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郭启勇:盛京医院的“双七级”之路

来源:HIT专家网     记者:陈翠翠

2014年4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以下简称“盛京医院”)顺利通过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认证的唯一“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评价7级”。紧接着,又于10月成功获得美国医疗卫生信息与管理协会(HIMSS)认证的HIMSS EMRAM 7级认证,成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双七级”医疗机构。

虽然面临一些争议,但是盛京医院对信息化的重视是不争的事实。而作为一把手工程中的总指挥——郭启勇,对于信息化给医院发展带来的最大效益,他的回答是:“医院最重要的是运营和管理,而信息化给医院带来最大的价值,就是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院长郭启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院长 郭启勇

“双7级”医院信息系统能否复制?

通过“双7级”评审的医院信息系统是否可以复制?

郭启勇认为,医院的信息化平台本质是管理、医疗流程同质化,从而实现管理输出,从这个角度看是可复制的。就拿盛京医院接管的医院来说,它们的信息化底子薄,甚至谈不上信息化。盛京的做法是,推翻原来的系统,平移复制成熟的信息系统。一个医院的信息化推翻重建,做这样的决定需要的是胆识,郭启勇坦言,“对于一把手来说,信息化建设本身就是一个挑战。系统是否能平移成功,关键是在实践中用起来,依靠管理去推动。”

正是基于管理的需求,医院在信息化建设当中首当其冲的是要消灭经年累月形成的信息孤岛。只有信息通畅,管理才能更优化。医院信息化建设起步之初,更关注的是HIS、LIS、PACS、财务等单个核心信息系统建设,由此产生的信息孤岛,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最为头疼的问题。而让郭启勇自豪的是,“盛京医院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必须消灭信息孤岛。这也是和其他医院最大的差别。”

盛京医院也曾面临信息孤岛难题。2009年,盛京医院信息系统改造升级,借助这次机会,以电子病历为主线,把整个信息系统变成树枝状、网络状的信息化架构,各个部门能够实现很好的关联,一举消灭院内的信息孤岛。

值得一提的是,盛京医院在系统集成上有其独到的优势,即其核心信息系统都来自东软医疗。但这也成为最具争议的地方:一方面,如果一家医院的核心信息系统来自多个厂商,信息孤岛就更多,集成难度就越大;另一方面,如果全部的系统都采用一家,有可能使得医院在系统的后续服务中处于被动地位。

但郭启勇认为,“不管用一家还是多家的系统,在建设理念上一定要强调这个原则。并不是说几家公司提供的系统就一定存在信息孤岛,或者同一个公司的系统就不存在信息孤岛。实际上,是因为理念上的认识使然,即使是同一个公司,各个项目协调不好,各自为政,信息孤岛同样存在。”

为什么如此重视“无纸化”?

HIMSS 7级评审对于无纸化有很高的要求:临床关键文档24小时,非关键文档72小时内入信息系统。也就意味着所有治疗的记录都要进到网络里,因为涉及科室众多,在流程和终端都要做大量的改进,这必将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为此,盛京医院下定决心:一定要消灭纸张,把无纸化应用到医院的每一个环节。

按照我国卫生部门出台的相关规定,电子系统产生的处方,必须打印出来由大夫签字或签章。盛京医院以往做手术,患者知情同意书以及各类申请单都是先纸张打印,然后再交由患者或家属签字。

盛京医院信息科主任全宇坦言,知情告知书无纸化是最困难的一个环节。最后决定采用“身份证+指纹”的方式来实现,这也是国内第一家使用该模式实现身份认证的医院。

在无纸化的基础上,盛京医院还建立了全院的实时绩效考核,实现所有的医疗环节可追溯、可查询、可分析。目前,盛京医院已实现门诊全流程诊疗无纸化,病人从踏入医院到治疗结束离开医院,期间所有的医疗活动都在信息化的监控之下。此外,还积极与沈阳市医保展开合作,病人的病历无需打印,直接打包通过网络发送给医保部门。

无纸化不仅给院内带来了效益,同时也提升了医院服务的质量。现在,在盛京医院就诊的患者每完成一个就诊流程,都有短信通知患者下一步做什么,包括缴费、检查结果等都有提醒。“虽然只是一个很小的细节,成本不是很高,但患者体验会提升很多。为患者服务,一定要拿出实际的行动来。”郭启勇说。除此之外,盛京医院还积极推行一卡通的应用,70%以上的患者用身份证就诊;全面推行预约诊疗,实现诊间付费,为患者提供便利的医疗服务。

另外,通过无纸化积累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及时发现可以调整的环节,减少缩短非医疗等待、就诊时间。例如平均就诊时间分析,基于门诊电子病历实现抗生素使用管控、处方点评等。

移动医疗能否解决医疗本身的问题?

2014年,移动医疗的浪潮此起彼伏,并且在短期内,确实也让人看到了显著的成效。但郭启勇认为,“移动医疗只是个医疗本身带来了信息传递的便利,并不能真正解决医疗本身的问题。即使现在远程医疗解决了边远地区看病难的问题,类似检验、影像的数据只是提供诊断辅助,但医患面对面沟通的医疗模式,目前仍然很难去撼动。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移动医疗在信息采集、传递上的价值显而易见。例如通过移动查房、PDA的应用等媒介,让医生能随时随地调阅患者的信息。”

郭启勇介绍,盛京医院在没有上PDA之前,护士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写护理日志。启用移动终端后,患者的信息采集和记录也变得简单快速,护士的工作负担大大减轻。医生做手术,原来需要术后才能完成病历书写、下医嘱,现在通过手术室的移动终端,手术结束就可以下医嘱。“PDA是把更多的时间还给护理,还给医生和患者。”

目前,在盛京医院的部分病区,已经装机500台联新移动护理终端,同时配合患者身份证加指纹识别器,以帮助护理人员开展患者的身份核对,确保安全用药,甚至安全地使用护理设备等。

此外,盛京医院还利用“手机+PDA”的方式实现自反馈式管理,即利用信息化手段,把数据库里的信息形成链路,使用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实现交互。但这个信息链路的前提是要有底层医疗数据作为支撑。

通过自反馈系统,可以很好地实现危机管理和医疗质量管理。例如住院患者的记录没有及时完成,就及时发送短信提醒,如果在限定时间内还没有完成,则向上级发送短信。现在,在每个病房都设置一个质量管理员(病房副主任兼任),看质控短信就可以知道病房质量情况。目前,住院部设置了51项监控内容,并且每年都会调整和增加。

盛京医院信息化建设究竟花了多少钱?

作为医院的一把手,郭启勇也常常被问到,信息化投入的问题。他认为,信息化的投入很难用数字衡量。

“信息化带来的效益,在经济上的节省只是其价值的一部分,信息化给医院带来的最大改变,是流程上的改变,是管理成本的下降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郭启勇说。盛京医院的人员比前十年增长了两倍,但管理人员却只增长了不到20%。

在IT投入方面,一般要求信息化投入占医院收入的1%,但实际上盛京远远没有达到。2013年盛京医院的支出是40亿元,但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约1000万。如果升级服务器和系统,相应地会增加300-500万。现在盛京医院信息中心14人,打印、耗材、屏幕等维修服务采取招标的形式外包,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员来做。

郭启勇认为,信息化最根本的是分步实施,循序渐进。一是先从简单的做起,逐步投入完善、提高;二是信息化是一辈子的工程,需要持续改进。信息化建设就像是结婚,要买车、买房等,用得不好的还得换。要过好日子,还得双方(医院和厂商)一起维护。信息系统比设备更具挑战性,设备坏了可以直接换,系统换了相当于“离婚”了,伤筋动骨。即使是医院内部的信息系统升级,也是一个生病到康复的过程。

盛京医院信息化能有今天的成就,并非偶然。“首先,很关键的一点坚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其次是选择国内企业。第三是和厂商的距离,出现问题能够快速响应。我们很幸运,在沈阳有一家东软。”郭启勇说。

赞(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郭启勇:盛京医院的“双七级”之路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