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陈金雄专栏】回顾展望系列之二:“互联网+医疗健康”砥砺前行

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陈金雄

知名医疗信息化专家 陈金雄

知名医疗信息化专家 陈金雄

2016年对于“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创业者来讲也许不是一个好年头,在经历2014年和2015年的资本狂欢之后,资本市场趋于理性,而自身的造血机制也就是商业模式尚未形成。宏观政策层面似乎一直都很宽容、很支持,但真正落地的政策比如价格体系、医保支付和电子处方等似乎总在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不出来。那些看似非常巨大的痛点却又总是难以撬动,大型公立医院对医疗资源的垄断、行政性的管理体系以及医疗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特殊性注定“互联网+医疗健康”前景光明但道路曲折。“京八条”取消医生手工加号、禁止医院和医生与商业挂号网络平台合作,直接导致一批以预约加号为核心的移动医疗项目撤退。就医160、好大夫和寻医问药等先后出现以组织优化名义的裁员或减薪,加深了外界对移动医疗前景的疑问。互联网医疗旗帜性人物、春雨医生CEO张锐的突然去世更是让这个行业充满了悲壮色彩。

正如互联网的泡沫一点也不会影响互联网对我们生活与工作所产生的作用一样,移动互联网作为连接人与人、人与服务的先进工具以及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其渗透到医疗健康行业并逐步改变着医疗健康的业务模式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016年“互联网+医疗健康”依然在砥砺前行。

站在一个行业观察者的角度,个人认为,2016年“互联网+医疗健康”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1、政策层面取得突破

医疗是政策性很强的行业,没有政策上的支持,“互联网+医疗”要想取得进展会非常困难。2016年尽管国家级的具体政策尚未出台,但地方性的政策法规还是取得了一定进展,贵州、四川等西部省份在互联网医疗政策推进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继2016年9月贵州省将远程医疗纳入医保,并明确远程医疗价格后,四川省更进一步。10月24日,四川省发改委联合省卫生计生委发布《关于制定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通知》,不仅完善了医疗机构间的远程会诊类、远程诊断类项目价格,而且新增了患者网上问诊的远程诊查类、远程监测及其他类项目价格。其中,远程会诊类、远程诊断类、远程诊查类实行政府指导价,远程监测及其他类实行市场调节价。四川省自上而下地从政策层面打破互联网医疗的项目价格、医保结算、收费标准等问题,并明确授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和四川微医互联网医院成为四川首批互联网医院。

2、互联网医院异军突起

2015年12月第二届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以后,大型公立医院对互联网的态度明显转变,“互联网+医疗”呈加快发展之势,特别是互联网医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除了乌镇互联网医院外,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广东省医院协会、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州总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和四川微医等医疗机构都先后推出互联网医院或云医院。年底,宁夏自治区和银川市更是以政府的名义分别与微医和好大夫合作,先后推出宁夏互联网医院和银川互联网医院。在此之前,仅有一些零星的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业务,如依托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建立的广东省网络医院、宁波市卫计委牵头建立的宁波云医院等。

据腾讯研究院&动脉网发布的《2016中国互联网医院白皮书》统计的数据,截止到2016年11月,全国互联网医院大军已经扩充到约36家。其中,已经实现落地运营(已提供PC端或者APP端服务入口)的共有25家,其他11家在2016年已经公开宣布签约在建。相信进入2017年,将有更多的互联网医院正式落地提供服务。自2014年广东省网络医院、2015年乌镇互联网医院等一批先遣部队落地之后,互联网医院建设进入高峰,有31家集中在2016年开工。

客观地讲,目前互联网医院还处于萌芽阶段,与医院总体数量相比,互联网医院所占比例并不高,而且能否真正发挥作用还有待观察。另外线上、线下医疗业务如何能够更好协同,作为医护人员要面临两套完全不同的系统,医院旧的孤岛尚未消除,新的孤岛又要来临。

3、医患服务应用更加深入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患服务系统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医院已经可以把分诊、挂号、取号、候诊、检查缴费、取检查报告、药费缴费等服务放到网上。除了患者服务和在线支付,疾病预防、健康管理、疾病管理,包括轻问诊、导诊,也逐步在移动互联网上开展。

蚂蚁金服于2014年5月底推出未来医院计划,当年总共才签约37家,但到2016年底,未来医院已推广到750多家三级医院。

有些医院已应用得相当深入,温医附二院提出:“让手机成为随身携带的自助机,变自助缴费为自动结算,把普通的结算平台,提升为医患之间沟通渠道。”据该院信息中心徐苗桑副主任在南湖论坛透露,温医附二院支付宝服务窗日访问量已达1.5万人,日交易金额突破110万元,累计服务患者逾54.8万人。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与腾讯公司合作,完全依托微信平台,患者端依托微信服务号,可轻松体验办理虚拟就诊卡、分诊咨询、网络门诊、线上付费、检查预约、住院床位预约、药物配送、慢病随访等服务,还积极开创纸质报告快递、智慧停车、医疗金融分期等深度运营服务,满足患者就医不同场景的需求。医生端依托微信企业号,可开展移动办公、病人管理、院内查房、网上诊疗等业务。

分析国内医院互联网应用现状,我们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以妇女和婴幼儿为主体服务对象的医疗机构其互联网应用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过综合性医院,比如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华西第二医院、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以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等,说明高频、刚需和年轻化是互联网医疗成功应用的几个关键要素

另外,微信服务号和支付宝服务窗等公共入口平台的使用频率远远超过医院自身的APP,说明医疗总体上作为低频和偶发的事件,公共服务入口是更好的选择,微信“小程序”推出后,把服务号与“小程序”衔接,应该会成为大部分互联网医疗应用系统的不二选择,蚂蚁金服“未来医院”计划会受到更大的挑战。

4、移动医保支付稳步推进

没有支付方式的改变,医院的就诊流程就无法得到真正的优化。福州总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之所以在PC机和自助机时代能够在门诊流程优化方面成为全国的楷模,被称为“不用排队的医院”,就是因为采用了一卡通和预交金缴费模式。移动支付无疑让医院的诊疗流程可以得到更好的优化,但在全民医保时代,如果医保患者不能实现移动支付,移动支付的使用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我们很欣喜地看到,2016年移动医保支付也取得一定进展。

2016年3月,邵逸夫医院开移动支付之先河,联合浙大网新突破了医保网上支付难题,通过医保卡与手机绑定实现无卡移动结算,省医保患者可用手机App“医快付”医保付费。

武汉市中心医院在全国首家推出了“人脸识别”医保支付,患者在家里也能完成看病缴费,就医流程将变得更加安全、快捷。据了解,在刷脸功能背后,有强大的人脸识别技术做支撑,根据人一生当中不会随着年龄变化或者不会发生太大变化的面部特征进行精确核算。为保证医保账户的安全,医保在线支付需要银行卡金融身份+公安身份证信息+医保身份信息三重比对确认身份;采用基于人体生物学特征的人脸图像识别技术,传输过程信息加密;集成到医院统一移动互联网应用APP,全流程无缝连通。

深圳市更进一步,是全国率先在整个城市开展医疗保险移动支付试点的城市。该项目与支付宝、微信、平安壹钱包三家支付平台合作。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只要进入合作方的支付平台,绑定加载金融功能的社会保障卡,就可以通过手机完成医保的门诊挂号和缴费。市民可以分别在支付宝、微信的城市服务功能中,找到绑定社保卡、挂号及缴费的入口。平安壹钱包的用户则可以在合作医院的APP中,直接使用平安壹钱包绑卡及付费。

5、“互联网+分级诊疗”乘势推进

2016年医改进入深水区,公立医院改革步伐加快,分级诊疗、医生多点执业、民营医疗机构开发以及按价值付费等政策相继推出,分级诊疗在县域提出的目标口号为“大病不出县”,有省市提出县级就诊率要达到90%。政府在强势推进分级诊疗,公立大医院第一次有了危机感,原来无需建渠道,现在懂得渠道的重要性,于是各种医联体层出不穷,其实上面提到的互联网医院也基本都有医联体和分级诊疗的功能。另外,我们也看到“互联网+分级诊疗”已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宜昌无疑是“互联网+分级诊疗”做法的典型。

据新华社记者王自宸、梁建强在湖北宜昌调研发现,当地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助力医改,通过联手健康之路(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搭建“互联网+分级诊疗转诊协作平台”,实现了预约挂号、导诊、转诊、家庭医生电子签约、随访、咨询、慢病管理等多项医疗服务信息的电子化、平台化,实现了市、县、乡三级诊疗机构信息无缝对接,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挂号难、转院难、结算难、缴费难、报销难”等问题,使县域内就诊率达90%,基本实现了“大病不出县”的目标,探索了分级诊疗改革新路。

新平台实现了各层级医院的信息连通,后期报销也不用患者发愁。基于“分级诊疗转诊协作平台”,所有的就诊信息都在平台上由乡、县、市三级医院的主治医生同步共享,新农合办公室同步审核,信息流、服务流和财务流的统一,让患者真正实现安心治病。

据健康之路负责宜昌项目的负责人介绍,宜昌分级诊疗能够取得成功有以下几个主要因素:

一是职责明确。政府到位但不越位,与社会力量合作。政府出政策,企业做平台。

二是系统支撑。建立“互联网+分级诊疗转诊协作平台”,新农合政策与系统打通,其报销完全基于转诊系统。

三是夯实基层。2015年由财政投资近亿元,为乡镇卫生院添置彩超、CT等先进设备。基层有能力,有意愿,接得住。

四是规范先行。按市、县、乡三级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制定了324个病种转诊目录标准。各级医疗机构各司其责,清晰明确。

五是巧用杠杆。不强制,但采用不同的医保报销比例,有序引导老百姓先去基层。对于通过“分级诊疗转诊协作平台”进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患者,其在基层医疗机构报销比例最高可达90%-100%,转诊到县医院、市医院的报销比例分别可达75%、65%。如果不通过平台直接前往上级医院就诊,报销比例则下调至40%。

六是构建体系。依托健康之路建立强大的线下服务体系。

6、“互联网+健康管理”期待转折

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指出,人的寿命15%是遗传因素,10%是社会因素,8%是医疗条件,7%是气侯环境,剩下60%取决于个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因此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健康管理的重要性。但国人总习惯于做紧急的事情,而不喜欢做重要的事情,如果把健康管理当作是重要的事情,而看病则无疑是紧急的事情。我们总是很不情愿地在生病的时候去求医生,而不习惯在健康的状态下如何去管理自己的健康。这也是为什么扁鹊能成为神医、而他哥哥却默默无闻,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面对“非典”和地震能够众志成城、而对雾霾肆虐却麻木不仁。

2016年也许是个转折点,国家卫生医疗战略转型,《“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制定,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召开。在2016年8月19日至20日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健康已经成为国家的战略。

习总书记的这番讲话让我不禁想起了由本人主编的《互联网+医疗健康》一书中对健康管理的阶段性描述(见下图)。这幅图正好也指出,2016年是从“以患者治疗为核心”阶段迈向“以实时检测和疾病预防为核心”的健康管理阶段的转折年。

图1 用户健康管理转变三阶段

图1 用户健康管理转变三阶段

2016年,“互联网+健康管理”还是取得一定进展,首先是认识的提高,并逐步付诸行动,学界在努力。其次是产业取得进展,健康类的APP或系统下载量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微信运动,每天晒步数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体检机构逐步改为健康管理中心,通过“互联网+”更好为健康人群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比如平安好医生健康管理涵盖了呵护女性、关爱男士、孝敬父母以及肿瘤筛查等内容,家庭医生还会根据体检报告为用户量身定制专业的指导建议,积极调整生活方式,不断管理好健康资源。

如果把慢病管理也作为健康管理的组成部分的话,据艾瑞2016年中国互联网慢病管理行业洞察报告,艾瑞分析认为,中国互联网慢病管理处于如下阶段(见https://wx.abbao.cn/a/7237-7ce7ef994d4d60ac.html):一是处于前流量时期,获取用户是重点(见图2);二是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投资以种子天使轮为主;三是血糖管理为互联网慢病管理最受关注点。

图2 2016年中国互联网慢病管理行业发展周期

图2 2016年中国互联网慢病管理行业发展周期

“互联网+慢病管理”面临如下挑战:一是慢病患者的依从度较低;二是主要围绕提供数据监测服务,未能给患者提供成熟的慢病管理方案帮助患者缓解病情;三是商保尚未介入,社保能力不足,患者付费意愿不高,慢病管理主要支付方依然不明确;四是机构之间的信息流通受阻,慢病诊断和管理数据服务脱节;

对于互联网慢病管理未来发展,艾瑞提出如下对策:①服务模式多种类,细分服务多样化;②多维度数据收集和积累是核心基础;③慢病管理方案是核心竞争力;④市场潜力巨大,会员服务费、慢病管理方案、数据服务和广告等是主要盈利模式;⑤抓住院外医生是核心竞争力;⑥患者教育是关键;⑦用户激励是手段。

7、“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发展曙光初现

2016年“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充满悲壮色彩,但也并非毫无进展,产业的发展还是有不少闪光点。

一是独角兽企业露出峥嵘。5月19日,中国平安旗下O2O健康医疗服务平台“平安好医生”宣布,完成5亿美元的A轮融资,估值30亿美元,成为中国互联网医疗领域最大的独角兽公司。平安好医生于2015年4月上线。截至2016年5月,注册用户达到7700万。

一呼医生获得全球科创100强的红鲱鱼大奖,快速转型得到肯定。作为今年中国唯一获得红鲱鱼奖的项目,一呼医生的模式和表现得到国际创投圈认可,成为2016中国移动医疗圈的一道亮色。

二是医疗O+O闭环逐步形成。一方面,实体医院拥抱移动互联网,建设互联网医院。另一方面,互联网医疗也开辟线下诊所,还跟医药企业全面展开合作。如丁香园的丁香诊所、杏仁医生的WeWork工作室以及微医的百家全科中心和平安的万家诊所计划等。春雨医生与阿斯利康、辉瑞与杏树林先后达成战略合作,打通从健康管理、网络问诊、导诊、候诊、诊断、治疗、移动支付、电子处方、药品配送等全部环节,整个就诊完成了O+O闭环。

三是盈利模式展现端倪。据Dr.2 在“移动医疗被看衰唱衰?错!你不在一线拼杀,怎能感知真实市场!”一文透露,就医160在2016年10月、11月、12月的业务突飞猛进,净营收都超两千万元,Q4当季就应该越过平衡点开始盈利。好大夫2016年业务大幅增长,营收过亿元。尤其从Q3、Q4之后,特别是互联网医院落定宁夏之后,把原来医疗咨询升格为诊疗之后,收费大幅提升,并且连带药物、随访会诊和飞刀,并开始向全国市场做规模化营收。

行业龙头平安好医生宣称营收破10亿元;微医宣称营收破12亿元,并且分出各个板块的比例,线上做流量,利润来自保险;还有趣医网完成巨额融资,创始团队全身压上,率先跑出;深圳华康的业务同样非常扎实;春雨虽然收缩线下,线上优势依然明显。

【作者简介】

陈金雄:医疗信息化长期耕耘者、探索者与布道者,《迈向智能医疗》、《互联网+医疗健康》与《互联网+基因空间》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互联网+医疗健康》丛书主编。

兼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疗信息化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数字医疗技术分会副会长、中国医药信息学会电子病历与电子健康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等职。

先后被《计算机世界》评为推动中国信息化突出贡献奖,被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评为中国信息化年度优秀人物,被《IT经理世界》评为中国优秀CIO ,被中国IT价值联盟评为全国最有价值CIO。2009年,被美国《信息周刊》评为全球50个优秀CIO。

【责任编辑:谭啸】

赞(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陈金雄专栏】回顾展望系列之二:“互联网+医疗健康”砥砺前行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