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李楠专栏】“2016年我遇到的移动医疗”系列之四:一个“轻问诊段子”背后的产品经

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李楠

怕黑的李白

跟两个同事出去办事,打车回医院。一上车我们便开始聊医疗行业的话题。过了一会儿,默默开车的司机师傅开口了:“先生,你们是那个xx医院的医生吧?”

我和同事相视一笑,说:“是啊,怎么了?”

在确认了我们的身份后,司机师傅一下子变得活跃了,先是夸奖了一番我们医院,然后很委婉地说:“你看我这个肩膀吧,前阵子打篮球受了点伤,这都一个多月了还是疼,而且是那种跳着疼的感觉,有点影响我开车啊。会不会是肩周炎啊?”

我心想:你真是好运气,坐在副驾的我那位同事刚好是一位运动医学科的医生。他先是简单询问了病史,又趁着堵车怠速的机会,让司机做了几个肩部动作,然后耐心地解答了司机师傅的困惑,并给出了自己的意见,甚至留下了自己的办公电话和上门诊时间(为我们医院的医生职业素养点赞)。

司机师傅听得认真,我同事讲得仔细,以至于最后车都停医院门口了俩人还在深入交换意见。

我不禁感叹:“一边开车一边医疗,有问必答,专业细心,这不就是传说中的移动医疗嘛!”

生活像段子般一笑而过,但事后一想,刚才在出租车上发生的这件事,其实是一个典型的“轻问诊”场景。更重要的是,它说清了轻问诊的几个关键问题。

1. 轻问诊到底是不是伪需求?

试问:当你身体有所不适、但又不确定是否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成本去医院就诊时,若是有一位确信来自三甲医院的医生从专业角度告诉你是否应该去医院、该挂什么门诊、做什么检查;或者告诉你不必去医院,只要通过简单的自我康复手段就可以恢复,这是不是很有价值的信息?

2. 轻问诊的定位

“轻问诊”是移动医疗时代才出现的一个新词,新得连我的谷歌输入法中都没有收录这个词组。

那么,轻问诊到底“轻”在哪里?

一是患者需求“轻微”:轻问诊最适宜解决部分人群的一些轻微病症的医疗咨询,这种症状甚至连亚健康都算不上,顶多就是不舒服而已;

二是咨询方式“轻盈”:线上轻问诊大大简化了患者去医院问诊的繁琐程序,做到了低成本、高效率、好体验;

三是咨询结果“轻率”:由于缺少了必备的检查手段和数据支持,大部分时候轻问诊只能为用户提供简单的咨询参考。

因此,现阶段轻问诊的最佳定位是:导医、导药、导流量,再多的“戏份”只会让轻问诊不堪重负。

3.轻问诊的拐点在哪里?

在文章开头提到的这个故事结尾,司机师傅为了表示谢意,主动免除了我们的车费。这说明什么呢?

第一,用户付费的习惯已经逐渐养成。无论是爱奇艺的会员也好、王者荣耀的皮肤也罢,用户逐渐明白:付费总会得到更好的服务或内容。

第二,付费模式充满了想象空间。既然前面提到的故事中,一位出租车司机愿意为一次面对面的医患咨询支付费用;那我们是否可以大胆地预测,随着患者跟医生建立联系,之后定向找他服务,逐步产生信任感之后,在其支付能力和健康意识均达到一定水平的前提下,他会想到用更高的付费去换取更高一级的服务方式和内容——专业和伴随式的私人医生服务。而可穿戴设备等硬件和技术的运用,会帮助医患降低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管理和沟通的成本,进而在服务和费用之间取得一个合理的平衡。

我想,这大概就是“轻问诊”的拐点吧。

【后记】

随着这篇文章的交稿,《我遇到的移动医疗系列》文章终于完成。对于我这样一个“懒癌晚期”患者来说,总算是对HIT专家网和大家都有个交代了,非常欣慰。

回到医院工作之后,我对移动医疗的认识,特别是体验,从纸上谈兵变成一种“浸润式”的体验:在很多场景,我都能遇到、听到或想到移动医疗。因此,便有了很多想法,最终以“四有”的原则选取了几个想法和案例与大家分享:

一是有期待:现阶段移动医疗更多意味着医疗场景的创新,下一步将不再局限于场景革命,而可以通过技术手段,给传统医疗业务注入更多新元素。这一切,都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和美好的期待。

二是有反省:任何一个行业在高速发展中都会产生泡沫,移动医疗也不意外,这其中有来自自身、资本和人性的需求。反省不仅为了将泡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更是为了行业的良性发展。

三是有思考:当我们聊移动医疗时,总习惯于把它和传统医疗对立起来,我们甚至认为前者是后者的“颠覆者”。实际上,移动医疗和传统医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四是有局限:这毕竟只是一套主观色彩很浓的用户体验日记,我的所见、所想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称其为“我遇见的移动医疗”。我相信,在我的视野和认知之外,移动医疗的从业者和创新者,正在这个新生领域为大家带来更多的惊喜。

作者简介

李楠,男,31岁。先后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和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计算机学院。入行十年,上过山、下过乡、带过兵、扛过枪,历经基层医院信息科、卫生行政机关等岗位,现就职于原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医务部。

【系列文章】

“2016年我遇到的移动医疗”系列之一:走出舒适区,走进盲区
“2016年我遇到的移动医疗”系列之二:将熟人问诊转移到互联网医院遭遇尴尬
“2016年我遇到的移动医疗”系列之三:一个伪需求的破灭

【责任编辑:谭啸】

赞(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李楠专栏】“2016年我遇到的移动医疗”系列之四:一个“轻问诊段子”背后的产品经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