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李楠专栏】新一代HIS大讨论:重视用户体验设计

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李楠

怕黑的李白

案例一:“长不大”的表单

最近父亲身体不适,在我们医院治疗。我白天上班,晚上陪护。

夜已深,我走出病房,透透气。楼道的灯光已经自动调暗,在精心设计的色调渲染下,整个病区显得透亮温暖,似乎可以抚慰所有秘而不宣的忧伤。

病区

放眼看去,首先进入视野的都是信息化元素(这大概是一种职业病吧):过道吊顶上的LED屏、病房门口的指示屏和护士站背景墙上的大屏。常亮的屏幕像是告诉我,虽然已近深夜,但它们依然在履行职责;而我作为从业者,也在每时每刻关注着它们的表现;

再往前看就是护士工作站,作为整个病区的日常运转核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配置上我们也是优先考虑:护士站客户机全部换成了23寸大屏,墙上的黑板也升级成了更精准、效率更高的电子看板。

隔着环岛的围栏,我看到值班护士正在对着电脑屏幕进行操作,她的脸庞很贴近屏幕,这不是我希望的效果。

出于好奇,我走进护士站,想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

看到我过来了,值班护士起身,指着屏幕一脸怨气的跟我说:“李工,正好你过来了,我就问问你这个窗口为什么不能变大啊,白瞎了这么大的屏幕了,这么多医嘱要我核对呢,我还得一条条的拖来拖去。”

我笑着说:“你东北的吧,我也是半个东北人,东北人的女婿。我看啊,东北人不仅都是活雷锋,还老出美女。”

护士一愣,脸色明显阴转晴,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喜悦。

护士所说的窗口,指的是下图中左侧的表单,固定的“身材”让它在23寸的屏幕下显得有点突兀,留出的近三分之二的屏幕空白既是浪费更显得尴尬。对于不了解情况的人,甚至会以为这是一个仓促完成的毕业设计。

表单图1 在护士工作站看到的表单

此“屏”此景,让我想起了上大学时,大家都喜欢一屏多用:左边开个小窗聊QQ,右边开个小窗打网游,有些屏幕够大的同学,还可以在中间再开个小窗看电影。不同的是,那是灵活组合,这是固定僵化。

就这个问题我请教过专业人士,他们给出的解释是:开发者在设计之初没有考虑到后期的分辨率适配问题,在后续的维护中也没有解决。

就像一首歌中唱的:谁会不厌其烦地安慰那无知的少年。我也不愿意不厌其烦地解释上面这个存在了很久的HIS表单设计问题:

我刚入行那会儿,这个表单就长这样,只不过它跟当时的15寸CRT显示器以及Win98的风格很搭;

后来显示器越变越大、越轻薄,系统越换越快、越好看,可这个表单还长这样,慢慢地它就跟周围的屏幕、UI设计、系统风格不搭了。

所以我跟护士说:“这个问题我也在关注,一时半会也不好跟你解释。咱们还是聊聊你用的是哪款隔离霜吧,为什么天天对着电脑屏幕皮肤还这么好?”

上面说到的这个表单问题,只是影响用户的视角体验,也就是所谓的“面子”。那么,接下来的这个例子,可能就是所谓的“里子”问题了。

案例二:“深不可测”的下拉条

按照JCI的要求,我们医院门诊都落实了“一站式”医疗服务和“一人一医一诊室”,整体就医体验非常好。

那天陪踢球扭伤的朋友看病,洁净明亮的诊室里,就我、患者、医生三人。因为是脚踝扭伤,我也就没回避,正好是个学习和观察的机会。医生检查完病情说:“问题不大,先做个检查吧。”一边说一边摘下手套,准备在门诊医生站里开检查单,也就是下面这个界面:

表单(注:此图并非真实场景还原,仅供参考,不必深究细节。)

我抬头看了一下上面这张表单,发现问题所在:

右侧选择检查项目中的表单是固定排序的。也就是说,如果你要选择最底部的检查项目,比如“CT踝关节单侧平扫”,每次都需要通过拖拽或者点击将滚动条拉到底部。

当时诊室很安静,只听到快速点击鼠标的声音。医生要加快图中的黄色圈内表单到达底部的速度,以便他选择底部的检查项目。

最初我以为,发现这个问题只怪我这个旁观者“心细如发”。没想到在几天后信息科组织的一次面向临床科室的问卷调查中,有好几个医生提到了这个问题:有些医生常开的检查项目都集中在表单底部,一两个病人还好办,遇到病人多的时候,繁琐的操作让人烦不胜烦。

在Win95、Win98时代,Windows操作系统下曾有“智能ABC”这样一款自带输入法。虽然现在已经很难看到它的身影,但这个输入法中有一个小功能很实用:动态词频调整。输入法会记录你反复输入和选择的词组,并予以优先排序和显示。遗憾的是,这个很实用的功能,并没有被这款门诊医生站借鉴,尽管他俩其实属于同一个年代的产品。

试想下:这年头如果你使用没有联想功能的搜索框和输入法,是不是一场灾难?你会不会心生不满?所以,可想而知,上面这个问题一定会被很多医护人员抱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临床对信息科的印象。

思考:产品和项目是有区别的

我把上面这两个问题发到一个内部交流群里,试图听听大家的意见,看有没有可能解决问题,可惜无人回应。最后有个好心人可能看不下去了,回复我:这套HIS系统都20多岁了,能正常使用就够啦,知足常乐。

他说得挺对,一套HIS系统能持续运行近20年,这本身就是对其最大的肯定。可为什么都20年过去了,这套系统中依然有这么多隐性的“不便”,就像上面这两个例子,它虽然不影响功能的实现,但却让你觉得如鲠在喉。

我想,问题应该出在我身上,我不该用产品的眼光去打量一个项目,这两者还是有区别的。

先看目标:项目侧重于成本驱动,在有限的时间和投入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完成核心功能,旨在确保能用,顺利交付用户;做产品侧重于功能驱动,为了开发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功能不光要能用,还要好用,旨在成功黏住用户。

一个交付,一个黏住,凸显了项目和产品各自在目标上的保守和激进。

再看迭代:在成本驱动的前提下,很多项目的初始架构和功能实现上都是有先天缺陷的,你也不能指望每个客户都像我一样自带产品经理属性,在试用中给予开发者逻辑清晰、专业规范、有建设性的建议。即便收到了这样的建议,重新进行项目规划和架构设计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加上时间紧、任务重,项目越往后就越没有可能对已经开发完成的模块进行重构,只能一再地降低期望值,挑重点进行修补完善,顺手改一下版本号,冠之以迭代的名称。

对于产品迭代,最经典的莫过于马化腾那句著名的“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吧,我相信那不是一句鸡汤,而是肺腑之言。因为在一个开放的、充满竞争的市场上,一个产品哪怕是打个盹儿的功夫,就有被竞争对手反超的危险(也就在做项目这种封闭的、面向特定用户的市场里,你才有可能只顾努力、不看四周)。

最后看结果:项目往往做成了一锤子买卖,产品成就了一辈子生意。

总结:新一代HIS要重视用户体验

最近,HIT专家网连续刊发任连仲教授、衡反修主任等几位业界专家的文章,他们站在总揽全局的高度阐述对新一代HIS系统的期待,引发了很多共鸣。因此,我从自身工作和实际出发,写了这篇文章。由于才疏学浅,缺乏工作经验,文中定有不少纰漏,还请大家多批评指正。

医院信息化搞了这么多年,“以医生和患者为中心”的口号也频频出现,但归根结底,HIS是管理工具出身,做成了一个好项目,却没有完成从好项目到好产品的过渡。在移动互联时代,由于好产品层出不穷,用户体验日新月异,更显得HIS处境尴尬。

这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我们曾经为HIS的率先铺开而自豪,引得其他行业领域羡慕不已;如今,别人家都换了“信息高铁”,我们坐在绿皮车里暗自神伤。

如果要问我对新一代HIS系统的期待,我希望把它做成一个用户喜欢的好产品,仅此而已。

作者简介

李楠,男,33岁。先后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和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计算机学院。入行十年,上过山、下过乡、带过兵、扛过枪,历经基层医院信息科、卫生行政机关等岗位,现就职于原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医务部。

【责任编辑:谭啸】

赞(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李楠专栏】新一代HIS大讨论:重视用户体验设计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