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走近火箭军总医院信息化建设

来源:HIT专家网      记者:孙鹏

lujingtai3火箭军总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卢敬泰

走进火箭军总医院信息中心的办公楼层,首先引人注目的是两台壁挂式的大屏显示器,火箭军总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卢敬泰对HIT专家网表示:“(显示器)显示的是全院网络拓扑图,医院整个交换机的链路都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如果哪个科室或办公室不能上网,在这里就可以显示,我们维护起来很方便。”事实上,这款实用性很强的IT运维应用,正是该院近几年上线的众多信息化应用之一。

火箭军总医院前身为解放军第262医院,于1955年正式建院,1999年更名为第二炮兵总医院,根据新一轮军改的统一调整,在2016年1月1日再次更名为火箭军总医院。从2010年起,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该院信息化建设明显提速,经过几年的发展,一批信息系统已经投入实际应用。

信息化建设的三个阶段

“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其实是与医院的整体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卢敬泰表示,从九十年代初开始算起,依据信息化应用规模和网络架构来划分,该院的信息化建设历程大致可概括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992年到2004年。“九十年代我们已经有初步的信息化了,2004年之前我们是十兆网络,部分门诊上了百兆网络,那时候信息化规模小,计算机很少,只有几十台。”据卢敬泰介绍,该院于2001年开始上线“军字一号”高级版系统。

第二个阶段是从2004年到2010年。2004年是该院新老领导层交替阶段,新的医院整体发展思路带动了信息化建设,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随着外科大楼的启用,开始在全院范围切换千兆网络。“那个阶段,我们先后上线了“军字一号”系统、医生工作站、LIS系统、远程会诊系统,小范围PACS系统等,基本上医院的常规业务全部实现数字化。”卢敬泰介绍,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门诊量开始增加,业务逐渐展开,信息化建设也随之加快。“这个阶段一直持续到2009年,2004年大概有200-300台的个人计算机终端,到了2009年接近1500台规模,这说明信息化普及程度和发展与医院整体发展分不开。”卢敬泰说。

第三个阶段从2010年后至今。“如果说我们2004年到2009年是积蓄发展医院质量效益阶段的话,那么到2010年以后我们的信息化建设就明显加大了力度。”卢敬泰表示, 从2010年开始,尤其是以2011年参加三甲医院评审为契机,此后每年信息化投入均接近1000多万,陆续上线了包括全院PACS、临床数据中心、手麻、重症监护、成本核算、核医学、脑卒中、人力资源、营养诊疗系统等30多个临床信息系统。

重视信息化队伍的培养

卢敬泰于1997年本科毕业后即进入火箭军总医院信息科工作,在2003年升任科室副主任,到2006年开始担任科室主任至今。拥有21年从业经历,早早就成为科室骨干的卢敬泰较早就意识到了培养医院信息化人才的重要性。

“我在2004年之前,什么事都亲力亲为,虽然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但从那时我就感觉到,光靠一个人根本就不能支撑整个医院信息化建设。”卢敬泰说,“所以这些年按照业务的划分,我重点从四个方面培养人才,然后逐渐形成四个类别的工程师,我的要求就是让每个类别的工程师做专、做精。”据其介绍,该院信息中心目前共有17名工程师,分为软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网络工程师以及系统工程师等四大类。

首先是硬件工程师,工作重点是对全院所有终端的故障性判断和维修,由于部队医院的特殊情况,涉及到数据的安全性问题,所以没有选择外包硬件,同时报废的计算机终端也会及时处理掉涉及数据安全的问题。

第二是软件工程师,因为医院每年都会上线新的信息系统,软件工程师的重点是了解并熟悉所有业务系统之间的逻辑关系、工作流程以及数据交换等。“新来的软件工程师,一般一到两个月就可以上手操作, 有环境、有实践,所以软件工程师的培训很快。”卢敬泰说。

第三是网络工程师。“由于网络工程师这方面比较专,很多命令如果不经常接触,时间一长就会忘掉,所以我会让网络工程师在外面培训机构学习,学完后回来做。”卢敬泰说。

第四是系统工程师,工作重点是对整个核心机房进行管理,主要负责所有服务器、UPS、核心交换机等运行状态的定时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在人员待遇方面,我们采取了特惠政策,对科室工程师申请了特殊政策,按照非现役文职工资,形成了人才队伍培养的一个良性循环。”卢敬泰表示,从整体上讲,医院信息化培养人才比较困难,除待遇之外,更主要的还是人性化的管理。

信息化建设一直在路上

据了解,目前该院共有四套网络环境,即医院内网、外网、军网以及远程医学网,医院整体信息化建设初步形成一定规模,针对一些具体科室或业务流程的信息化建设也是成果多多。

比如,专门针对血液科上线了生物样本库系统、针对营养科上线了营养诊系统,而上线的银医一卡通通过自主挂号系统为患者提供了自助预约、自助缴费和自助查询报告等服务。同时,除火箭军总医院本部之外,该院在北京还有两个门诊部,所以还专门建设了(电子病历)云共享平台,通过私有云、内网之间建云,再通过分布式存储的方式,在两个门诊部分别配备前置服务器,然后定期互相同步数据来实现就诊记录共享,这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很大方便。

对于医院自主开发系统这一问题,卢敬泰表示,该院信息中心目前承担的主要开发工作是接口,比如开发银医通、数据交换平台等接口。“对于医院业务系统的开发,我们基本不做,因为周期太长、难度较大,需要有架构师和明确的需求,如果确实有需要,会选择与厂商合作的方式。”卢敬泰说,“如果只靠医院自己去搞开发,我们这些资源是不够的,重要的是采购时选择确定好供应商。”

卢敬泰最后还谈到了对医学人工智能、医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前景。他表示,看好医学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落地应用,而且最先在放射科落地。

“LIS检查报告直接由设备出,除非试剂有问题,否则结果不会有太多差异性。”卢敬泰说,“但是放射科包括影像学诊断,每个人诊断结果差异性很大。如果人工智能系统能标识出,哪怕不出报告结果,只要有一些提示性或诊断性建议,最终再由医生审核、凭借经验加工并综合得出的结果可能更准确,所以医学人工智能在放射领域落地可能性很大。”

【责任编辑:孙鹏】

赞(2)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走近火箭军总医院信息化建设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