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李楠专栏】我的可穿戴健康之路(2):技术和用户如何友好相处?

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李楠

怕黑的李白

年前写过一篇《我的可穿戴健康之路》,简单聊了聊自己近几年用过的可穿戴产品。原以为这篇拙作会在信息的洪流中一闪而过,没想到文章一经HIT专家网发出,便认识了很多对可穿戴感兴趣的朋友。其中有来自科研院校的研究者,还有可穿戴创业者,以及一些资深用户等。因为有你们的鼓励和支持,以及不同的关注点和思维上的碰撞,我决定继续把可穿戴健康系列写下去。

从2014年底入手第一代小米手环至今,我陆续购买和试用了近20款可穿戴健康产品。买得越多,想得越多。思考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从最初的漫无边际,到后期的抽丝剥茧,慢慢理清了思路和几个关键的点,本文主要以我用过的智能手表和手环为例,从用户心态和用户习惯的角度聊聊“可穿戴产品如何深入人心”。

用户心态的变化

大体看来,在使用可穿戴产品的过程中,我的用户心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跟风。管它能干啥,别人戴我也戴,在潮流面前不能落伍。

第二阶段:反思。戴这东西到底对我有啥用?有点想念我原来的传统手表了,至少不用频繁充电。

第三阶段:理性。我需要一款真正能给我的生活带来便利,同时为我的健康带来帮助的可穿戴产品。如果既做不到以上两点(或者其中之一),反而比非智能的产品使用起来更麻烦的话,那我还是别给自己添堵了。

用户习惯的思考

当用户心态进入理性阶段后,我把自己对可穿戴产品的想法进行了一番梳理,发现都绕不开四个字:用户习惯。

究其原因,可穿戴产品并不是一款完全创新产物,而是对传统衣物等加“电”和“计算”后的升级版。在可穿戴产品出现之前,很多用户都通过多年来穿衣戴表的经历,养成了一些“根深蒂固”的使用习惯。对用户来说,决定一款可穿戴产品究竟是“周抛”、“月抛”、还是“年抛”的关键因素,可能并不是技术,而是使用习惯。而这个“抛”之所以加引号,意味着是有去无回,而不是隐形眼镜的正常更迭。

如何尊重用户的使用习惯,并不是简单地照本宣科,而是要在准确揣摩用户心理的基础上具体分析:

1.应该继承的使用习惯

个人认为,对于高频的、通用的使用习惯,最恰当的处理方式就是继承发扬,而不宜擅自创新。下图是某款汽车对于P档的“创新式”设计,这样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在我对这款车进行试驾后,我和车评人的意见是一致的:创新精神的确应该推崇,但如果做得不好用,那意义不大。

linan1图1 某款汽车对P档位置的“创新”设计(转自汽车之家论坛)

回到可穿戴,以手表为例,看时间是最基本、最高频的功能,也是手表的“立身之本”。无论技术如何发展,产品如何设计,这个用户习惯必须无条件遵守和满足。

然而,在我用过的智能手表(手环)中,部分产品的屏幕默认是黑屏(个别手环甚至没有屏幕),只能通过手腕转动、手臂抬起或者按下表上的按钮,才能点亮屏幕获取时间信息。而转动手腕和抬起手臂的动作尺度,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亮屏的成功率。看时间这样一个在佩戴传统手表时很随意的基本操作,到了智能手表阶段,反而成了一个很刻意的动作,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科技进步带来的“用户体验负增长”。

一番试用下来,比较喜欢下面两种可穿戴手表的屏幕设计,兼顾了稳妥和创新:上图的设计中有无背光都可以看时间,下图则是把传统表盘和智能元素合二为一。

可穿戴

linan3图2 值得借鉴的可穿戴手表表盘设计(上图转自“什么值得买”网站,点击查看原文,下图转自京东商城)

再举个例子,很多人都有过由于身体不适而贴膏药的经历,这其中有两个共同的使用习惯:一是绝大多数人不希望把膏药贴在裸露的地方,以免被人看到引发话题和评论;其次,膏药会给身体带来不适感,时刻提醒你它的存在,因此很多人会抵触它。在试用可穿戴心电测量设备的过程中,我遇到过类似下面这种贴片式、粘贴式的产品,也给我带来类似“贴膏药”的困扰。

linan4图3 贴片式可穿戴心电测量设备(图片来源:产品官网)

相反,下面这种将测量电极和衣服合二为一的设计,更好地继承了传统衣服的使用习惯,既避免了粘贴带来的不愉快,还简化了步骤,即穿即测,个人认为更为合理。

linan5图4 某款可穿戴心电测量衣内部结构,电极片与衣服合二为一。

2.需要揣摩的使用习惯

尽管用户使用习惯“根深蒂固”,但随着产品从传统向智能转变,产品定位和原理都发生了改变,由此带来用户习惯上的改变,大部分用户会表示理解。但如何拿捏分寸,需要仔细揣摩。在改变和接纳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对用户习惯进行一种平滑的迁移,而不是带有顿挫感。

电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由于各种传感器和实时监测功能的加入,智能手表待电周期较传统手表显著缩短是必然。但周期缩短的底限是多久?我认为是一周,而不是一天。理由如下:

首先,一天一充(对于重度用户甚至更频繁)太影响智能手表监测数据的连续性和丰富性,丢失的可能是像睡眠、熬夜这样核心场景的数据。相比之下,一周是大多数人工作和生活的正常周期,期间基本上涵盖了工作、加班、睡眠、运动等多个场景,数据+场景才有参考价值。

其次,从传统手表基本不考虑充电,到智能手表几天一充,甚至一天一充,这个跨度太大,大到用户会考虑替代的解决方案。与手机相比,手表的替代成本基本为零。以我为例,我早上出门时,如果发现智能手表没电或者电量不足以支撑一天的生活记录,戴上传统手表就走了。问题是,我可以接受从智能手表退回到传统手表的“返璞归真”,创业者愿意接受自己辛苦打造的产品在用户心中逐渐失宠么?

实际上,如果可穿戴手表的充电接口像手机那样通用,我完全可以考虑在上班路上利用车充为它充电,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足以让它“满血复活”。可现实中,很多可穿戴手表采用了专用的充电底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充电场景,加上缺少明显的低电量警示设计,没电罢工说来就来,几乎不给用户留下任何的缓冲余地。

当然也有善解人意的厂家,下图是我在某品牌运动手环的微信公众号上看到的一款新产品宣传图,USB直充设计让我爱不释手,如果真实数据和宣传一致,相信是一款很有竞争力的产品。

linan6图5 某款即将上市的运动手环设计图。

与充电相比,交互这件事则更考验产品对用户习惯的揣摩。传统手表跟用户之间基本没有交互,几乎不会主动触发交互去提醒用户感知。相比之下,智能手表(手环)可以通过主动推送和震动(声音)提醒跟用户进行交互,在交互的频率和内容丰富程度上,远胜于传统手表。

如果将产品人格化,那传统手表就是一位“低调安静的守门人”,而智能手表则是一位“能说会道的美男子”。

可是,言多必失,自古真理。不恰当的交互设计和逻辑层次,会给用户体验带来很多负面体验。

来看一个经典例子:很多智能手表(手环)都有久坐提醒这个功能。这个功能的出发点挺不错,也很实用,久坐伤身是公认的事实。个人理解,监测久坐的算法也不难,久坐的反义词就是记步,一旦手表(手环)一定时间内检测不到记步,那就可以认为用户处于“久坐”状态。难就难在功能实现时对用户习惯的揣摩和预判。我在戴智能手表午睡时,经常被手表的久坐提醒给震醒,至今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

方案1:摘掉手环睡觉

不妥。因为午休一般在集体宿舍,智能手表的震动闹钟提醒,既方便自己又不打扰别人。

方案2:关闭久坐提醒

不想。我自己花钱买的“久坐提醒”功能,关乎健康,凭什么说关就关?含着泪也要用到底。

方案3:手动开启智能手表的勿扰模式(这也是我目前采用最多的方式)

不便。开启勿扰模式有两个方法:一是设置勿扰时段,二是手动开启勿扰模式。看上去很简单,但实际是这样的:

很多智能手表(手环)只能设置一个勿扰时段,这意味着午间和夜间两个睡眠时段,我只能一个选择性“勿扰”,另一个战略性放弃。当然,战略上放弃的也有战术上的补救方法,那就是手动开启勿扰方式。值得回味的是,在午睡躺下后,我会把iPhone放在枕边,顺手一拨手机侧面的静音键,全程盲操作实现一键静音。然后,抬起左臂,按照下面步骤开启我手表的勿扰方式,如下图所示。这可能是我见过的入口最深的勿扰模式。

linan7图6 我现用的运动手表开启勿扰模式的步骤。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相比起iPhone的简洁来说,我这款运动手表开启、关闭勿扰模式的步骤过于繁琐。以至于每次睡觉前,我都想唱一句:简单点,勿扰的方式简单点。

【总结】

案例还有很多,限于篇幅不再赘述。背后的道理都是相通的:作为产品经理,在设计可穿戴产品时,既要尊重显在的用户习惯,更要揣摩内在的用户心理,这一切都是为了在降低用户使用产品时的思维负荷。具体操作时,要在操作界面上减少专业思维,使所有传达产品信息的都避免复杂的模式,尽量不反其道而行之,避免用户的潜意识行为被打断,提升用户体验的平滑度,也增加你的可穿戴产品在用户身上停留和存活的时间。

嫌这段话太深奥是吧,一句话总结:先尊重用户的使用习惯,再想着培养用户的健康习惯。(注:本文仅为个人意见,文中的想法、产品均不构成任何购买建议。)

【作者简介】

李楠,男,33岁。先后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和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计算机学院。上过山、下过乡、带过兵、扛过枪,历经基层医院信息科、卫生行政机关等岗位,现就职于原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医务部。HIT专家网2017年度优秀专栏作者。

【责任编辑:谭啸】

赞(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李楠专栏】我的可穿戴健康之路(2):技术和用户如何友好相处?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