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陆国咪专栏】论互联网医院慢病复诊与家庭医生签约制的一体化协同机制

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陆国咪

陆国咪

《医共体、医联体建设要谨防出现新的“数据孤岛”》发表以后,引起一些专家、同行的热议,比较集中的主要有两点:

一是互联网医院网上常见病、慢性病复诊与基层社区家庭医生签约制的关系,如果互联网医院的常见病、慢性病复诊是由大医院医生主导的,是否重蹈覆辙?造成新形式下的网上大医院人满为患的新业态?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制会不会受到冲击?三甲医院通过互联网手段造成对病人新的虹吸效应。

二是对影像、检验等结果互认有不同看法,认为同质化难度很大,特别是上级医院对下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不信任,但也提出只有互联互通了,数据能够交换与共享起来,才谈得上真正的互认。

我很享受各位专家、同行精辟、深刻的讨论,也触发了我写此文的激情,把一些个人的陋见说出来向各位讨教。

建立一体化协同机制

医改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提出了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制、医联体、医共体等,今年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我认为,这些政策和措施的核心是重置医疗资源,借助现代信息化手段,通过流程再造,使医疗资源配置更趋均衡、合理、安全、有序、高效,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社区医疗机构能力提升,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上名医,从而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

对互联网医院网上常见病、慢性病复诊与基层社区家庭医生签约制的关系的担忧,虽然有其合理性,但我们完全没有必要纠缠于谁来主导,应持积极、开放、共享、共赢的理念,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团结协同、互联共享。

从医疗资源配置最优化的角度,我认为可以建立这样一种模式:基于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和其他实际证明可行的互联网医院与家庭医生沟通平台,以家庭医生签约制为基础,以分级诊疗为导向,整合家庭医生常见病、慢性病管理和互联网医院网上常见病、慢性病复诊(以咨询、会诊为主)的一体化协同机制。从医疗卫生信息化的角度和技术可行性来看,这个一体化协同机制完全可以建立起来,并能发挥意想不到的1+1>2、多方共赢的效应。

一体化协同机制的四大好处

1、各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这就要求建立不同层阶、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标准统一,不仅具备数据的收集、存储、统计等功能,且能起到中枢交互作用,让跨区域、跨层阶医疗机构之间互联互通,信息实时共享,能授权进行实时互操作(实时视频交流、咨询)的区域数据中心和人口健康信息平台。

当然也可应用医联体、医共体内的局域网或通过接口与互联网医院实现点对点的操作,但我更倾向于通过区域平台实现双方的协同。目前各地大多建立了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但互联互通水平低、互操作功能弱,尤其是跨区域、跨层阶网络屏障制约了跨区域、跨层阶医疗机构间的信息共享与机构间的协同,需要各地行政部门化大力气对平台进行升级改造。

2、有了一体化协同机制后,基层社区家庭医生对常见病、慢性病人的服务和管理也就有了更好、更强、更多的技术依托和支持。对一些在中基层难以诊治和处理的常见病、慢性病,不仅可以通过医联体、医共体解决,也可以求助于互联网医院,由互联网医院提供双向转诊、远程会诊服务,构建“重症上转、康复期及慢病稳定期下转”的有序分级诊疗格局,使过去的点对点变为点对面。

选择空间的增大,既使家庭医生可调配资源增多,服务能力提升,吸引力增长,家庭医生责任制更好体现了健康守门人的职能,群众就医满意度提高,并通过数据随患者的上转下传形成连贯的诊疗数据闭环,使病人的健康档案更加完整,管理更为规范。

3、有了一体化协同机制后,群众就医有了家庭医生的指导、协助,更加有针对性,变无序为有序,上级医院和互联网医院诊治更加髙效。

实事求是地讲,在大多数情况下,基层社区医生完全处理得了常见病、慢性病,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到三级医院就诊,否则也是对优质医疗资源的浪费和践踏。一些常见病、慢性病的确达到社区医生难以诊治的地步,完全可以通过家庭医生的指导推荐、精准预约,运用信息化手段更加方便地予以解决。

如一个社区(镇乡)有几千个糖尿病人,其中部分出现眼底病变、心血管病变、肾脏病变等症状,通过家庭医生,根据不同症状联系相对应的上级医疗单位科室(含医联体、医共体、互联网医院),如眼科中心、心内科、肾内科等,约定网上会诊日期、时段,既解决了群众就医难,实现家门口看名医,又大大提高了就医效率,上下互动,做到治管一体。

4、医学影像、检验、心电、病理等远程质控、会诊、共享中心,一般往往由区域内规模、技术力量、基础设施最大、最强、最好之一的医疗单位牵头,标准化程度高,其出具的结果或由其远程监控的结果应该具有很强的权威性。

结果互认,既大大减轻老百姓就医负担和国家医保支出,又提高了诊治效率,更为上下级医院互动,尤其医联体、医共体内,发挥一体化协同机制优势,奠定了基础。当然,严格的质量标准制定和保证体系的建立,实现不同层阶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的同质化,在全国范围来讲,还需要漫长的路要走。

【作者简介】

陆国咪,中国卫生信息学会理事、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健康档案和区城卫生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卫生信息学会基层卫生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区域卫生信息化和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管理和研究工作,曾在《中国卫生信息管理》、《中国数字医学》、《中国公共卫生管理》、《中医药管理》等杂志发表多篇论文。

【责任编辑:谭啸】

赞(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陆国咪专栏】论互联网医院慢病复诊与家庭医生签约制的一体化协同机制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