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新年特稿】病理软件系统:冷门细分市场迎来春天

作为医学信息学领域一个相对冷门的细分市场,病理软件一直在不甚引人注目的角落默默成长。其在医学信息学领域中的地位,恰如病理科在医院中的地位,历史上长期不被重视,却在近几年出人意料地快速发展起来。

作为新兴且快速发展的细分市场,病理软件既前景诱人,又充满挑战。是做一个好猎手,还是成为一个好农夫?不同核心竞争力的软件厂商将选择不同的道路,共同组成这个市场的博弈体系,并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继续推动整体市场的成熟和发展。谁执牛耳?拭目以待!

病理软件系统:冷门细分市场迎来春天

——2012年中国病理软件市场的简要回顾和展望

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无锡市朗珈软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吴川江

HIT专家网朱总之邀约,就病理软件市场撰小文一篇与大家交流共享,旨在帮助大家粗浅了解下病理软件,权当抛砖引玉,为支持HIT专家网完成各细分市场深度分析系列贡献一隅之力。因病理市场亦冷亦小,故站在整体医学信息化角度进行思考的程度较少,文中难免有偏颇错漏之处,敬请业界同行及各位读者谅解、不吝批评指正。

回望过去:冷门细分市场迎来春天

吴川江

作为医学信息学领域一个相对冷门的细分市场,病理软件一直在不甚引人注目的角落默默成长。其在医学信息学领域中的地位,恰如病理科在医院中的地位,历史上长期不被重视,却在近几年出人意料地快速发展起来。

病理软件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并于90年代中后期,在“DNA分析”等概念的推动下,达到了第一个小高峰。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几乎是为医院所认可的病理软件的唯一代表,以高深的“图像分析”之名,行简单的图文报告之实,逐渐成为病理科的标配“设备”。

之后的发展中,病理软件分化出了两个领域。一是以远程会诊为方向,发展病理远程会诊软件和病理会诊专家团队。但近几年来国内外数字切片扫描仪厂家的蜂拥而入,已将病理远程会诊的重点由软件成功转移到硬件上来,以“数字化切片”或“数字化病理科”的宣传概念,硬生生开发出了一片设备蓝海。另外,由远程会诊技术延伸出去,软件厂商与显微镜厂商结合起来,又推动了高校教学市场“数码互动教室”的形成和快速发展,不过这就离我们“医学信息化”的主题更远了。

病理软件的另一个发展方向,是专注于病理科内部的流程管理,也就是现在常说的“病理信息系统(PISPathology Information System)”。在2002年前后,少数重视管理且思路超前的病理科主任,意识到信息技术可以在病理科的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思考和归纳了病理流程管理和质控管理的相关需求,开始推动业内厂商病理信息系统的研发和应用。这一阶段,是病理软件厂商的蓄力期,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和响应程度的不同、面向用户的服务意识的培养以及各公司内部对开发实施售前等不同岗位人才的积累等因素,对不同品牌病理软件的发展前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到了2005年前后,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市场已经接近饱和,但“病理信息管理平台”的概念又尚未被病理界和院方所广泛接受,病理软件行业面临着“市场小、价格低、需求多”的困境。多家公司进行了业务转型,坚持下来的小公司屈指可数。那时正是病理软件行业黎明前的黑暗。

然后春天来了。2009年,卫生部出台了《病理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31号 ),提出了病理科规范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各地也趁着政策东风纷纷成立病理质控中心。虽然《指南》中没有明确说要建设病理信息系统,但多项管理要求与市面上日益成熟的病理信息系统所宣传的功能要点不谋而合,因此客观上极大地激发了各大医院建设病理信息系统的热情。

2011年,为了指导三级医院的评审复审,卫生部接连出台了《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卫医管发〔2011〕33号 )和《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卫办医管发〔2011〕148号 )两份文件。特别是《实施细则》,用了10页的篇幅着墨病理管理与持续改进。作为对比,医学影像和临床检验部分分别用了4页和8页的篇幅,这从某种角度体现出病理流程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正日益得到认可和重视,并为各大医院病理科申请建设病理信息系统项目打足了底气。

于是在三甲评审的压力下,刚刚过去的2012年,病理信息系统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我个人认为,这仅仅是细分市场阶段性繁荣的开始。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病理科的地位正稳步提升,且这种提升来源于其专业价值正在被“恢复性认识”中。

前瞻未来:前景乐观

笔者对2013年的病理软件市场十分乐观,斗胆预测如下几点风向:

1、 市场上线项目数和整体销售额继续高速增长,而且尚不会到达高峰和拐点。

2、 软件与病理设备(硬件)的结合会越来越紧密,并且这种结合能力将反过来影响到软件厂商的市场推广。

3、 行业内品牌进一步分化,个别品牌将强化市场集中度,在区域市场会趋近于形成类似手麻系统的行业垄断格局。

4、 纵向合作将会强化,将会有更多“大而全”的公司与“小而专”的公司进行打包合作。

 

北大人民医院集成展现病理系统

新的挑战

由于病理软件市场起点较低,因此上升空间巨大。机遇在前,提供病理信息系统的乙方们自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但挑战随之而来:

1、 病理有其独特的专业性,这对不熟悉病理的软件厂商形成了天然的门槛。如何集中开发和实施力量来提供符合用户需求的病理解决方案,将是希望从病理软件市场成长中分一杯羹的厂商们需要面临的首要挑战。签了合同不等于能验收,验收了不等于能推广,推广了几年不等于能顺利收场,我们看到已有多家厂商进行了不能算是成功的尝试,也看到了不少大医院陆续做出改弦更张的无奈之举。

2、 对于专业的病理软件厂商来说,则面临另外的现实挑战,即实施能力与项目数量之间的冲突。由于这类厂商通常规模不大,而病理实施人员的培养周期又相对更长,短期内项目实施能力难以飞跃增长,因此在面临快速膨胀的销售需求时,如何保证整体实施效果将是其面临的主要课题。

3、 再往前看,病理软件市场维持三到五年的市场景气不成问题,但接下来病理信息系统也会有市场接近饱和的一天。如何不断发掘产品内涵以强化竞争优势?如何储备前瞻性的核心技术以引导市场需求?这些问题如何解决,远比开发出一套病理软件、建立起一个实施队伍、多签了三五单病理合同,更能影响软件厂商在病理市场的后续发展。

总体看来,作为新兴且快速发展的细分市场,病理软件既前景诱人,又充满挑战。是做一个好猎手,还是成为一个好农夫?不同核心竞争力的软件厂商将选择不同的道路,共同组成这个市场的博弈体系,并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继续推动整体市场的成熟和发展。谁执牛耳?拭目以待!

【延伸阅读】

你可能不知道的“病理”

Ø 病理为医之本。“As is our pathology, so is our medicine. ——William Osler1849-1919),现代临床医学之父”

Ø 病理诊断是疾病的最终诊断,被称为疾病诊断“金标准”。

Ø 在中国,病理科被划入医技辅助科室。而在发达国家,病理科是标准的临床科室,病理医生是“doctor’s doctor”。

Ø 从病人标本被送至病理科,到出具最终的病理报告,需要经过登记、取材、脱水、浸蜡、包埋、切片、染色、封片、病理诊断(三级检诊)、免疫组化或特染、入库归档、会诊借还片等多道工序。

Ø 与放射、检验等其它医学检查不同,病理检查最核心的工序,如取材、包埋、切片、诊断,都只能依靠病理医师和病理技师通过手工和脑力劳动来完成,无法由机器取代。如果要加上一个时间定义,则是“过去、现在、及可预见的未来”。

Ø 病理镜下图像的价值,比绝大多数人以为的更低。因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仅仅是该病例几个或几十个蜡块切出的其中一张切片上的极小一部分,无法代表整个病例。另一个原因是,与放射、超声、内镜影像不同,这些医学影像代表了病人本次检查所留下的原始数据,但病理检查的原始数据则是由病人送检组织制成、需要长期存档的蜡块和切片,而非病理镜下图像。

Ø 通常情况下,临床医师不关心病理图像(大多数人也看不懂病理图像),他们更关心病理诊断结果,或者病理科为什么没有按时发出病理诊断结果。例外的情况出现在科研领域,如果临床医师要写关于某种肿瘤疾病的文章,就一定需要附上病理图像,这也是目前病理医师少有的价值体现之处。

【编后】感谢无锡朗珈的吴川江先生在百忙之中专门为HIT专家网撰稿,对病理软件系统这一具有独特地位的临床信息系统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分享了其个人积累和洞察。我们也欢迎业界各个领域的专业软件解决方案商当中的专家踊跃投稿,分享您对市场发展的看法及判断(HIT专家网编辑部 投稿邮箱:public@HIT180.com )

赞(3)

评论 3

评论前必须登录!

 

  1. #1

    转帖网友反馈:康宁张荣祥:”2005年前后,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市场已经接近饱和”,这个观点不敢苟同,恰恰相反,以数字病理切片为核心的病理图像分析系统会将市场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层次。看看APERIO被谁收购。

    hit201211年前 (2013-01-10)
  2. #2

    回网友康宁张荣祥:2005年,还没有病理切片全数字扫描仪出现,当时市场上的“病理图像分析系统”也不是现在您所说的病理全数字图像自动分析系统。文中也特别说明,PIS和数字切片扫描现在已是两个独立发展的领域。Leica收购Aperio,在业内看来,和“软件”、“信息系统”等概念无关,而是硬件厂商之间的整合,类似Thermo收购Shandon和Microm。 :baoquan

    蓝色川江鱼11年前 (2013-01-10)
  3. #3

    好文,学习了

    jieouyang11年前 (2013-01-1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新年特稿】病理软件系统:冷门细分市场迎来春天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