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集成热议之二】也谈集成促进数字化医院转型升级

【编者按】陈金雄专栏《集成促进数字化医院转型升级》在本网独家刊出,关于医院信息集成的讨论迅速白热化!这既有点在意料之中——因为我们深知此文是陈金雄主任多年从业实践心经的高度提炼;又有一些意外——没有想到一个看似不新鲜的话题,引发了众多医院信息化同仁的学术争鸣,譬如我们刚刚收到的这篇同样来自一位年轻的“资深”HIT从业人员——蓝色存在的投稿。

而陈金雄主任专门向HIT专家网发来邮件,表明他的开放立场:“学术文章,有不同观点很正常。此文是我本人的一点体会,都是一字一字写出来的,肯定不存在抄袭或剽窃行为,把握好这一点就可以了。文章有人看,有人争论,如果能够争得更明白,不是更好?另外作为一篇观点文章,肯定是指普遍情况,不可能包涵所有特例,比如传统的HIS以数据库作为集成方式,这是指普遍情况,不能否认10年前就有用集成平台或HL7来做集成。”

我们也已邀请陈金雄主任抽时间再次撰文对业界讨论的焦点予以解答回应。陈主任欣然应允。我们相信,围绕医院集成平台的讨论,并没有完结。“一石激起千层浪。”再次不免俗套地用这句话来表达此刻编者的感受。

 

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蓝色存在

昨日(910)HIT专家网刊出前辈陈金雄主任的《集成促进数字化医院转型升级》一文,引来微博上多方的关注和讨论。其中有从业者对集成平台全面推广的乐观期待,也有用户对集成平台能否真正落地的保留意见,甚至还意外地出现了一点点杂音:有位网友直指文章炒冷饭甚至剽窃,还引来某蓝V的转发。幸亏相关微博还没有被转发500次,否则就麻烦大了去了。

笔者初读此文,仅从“历史现状问题、需求目标任务、种类原则方法”十八个字中已感觉出作者行文的严谨。在看到某网友对文章的质疑后又看了两遍。笔者的观点是:对于文章“剽窃”一说,建议各位看官姑且一笑了之,不管你是蓝V、黄V或者不加V,守好自己的底线就行了。微博适合约会、约架乃至约P,但不适合讨论学术问题,尤其是展开。

也正因为此,我只能用冗长的文字来“也谈”了。

集成的前世

笔者认为中国的医院信息化已涌起了四波大潮,分别是:(1)窗口收费需求;(2)医保接入需求;(3)院内管理需求;(4)临床业务协同需求。

可以说HIS的概念产生于医院信息化的第一波大潮——窗口收费需求,集成的概念发源于第二波大潮——医保接入需求。当然那个时候的集成还不叫集成,而是叫接口。在目前临床业务协同需求的大潮里,“集成”是站在潮头的弄潮儿之一。

在传统HIS独步医院院内信息化应用的时代,医保接口成为了为数不多的集成需求。

尽管如今数据集成平台、信息交换平台等平台已经成为了当下的热门话题和应用,但我们还是可以从最初的医保接口上找到一点关联。

医保接口实现了两个异构系统的集成,甚至是跨部门(医院和社保局)集成。在界面集成层面实现了在HIS端调取医保算法函数或库文件;在数据交换层面实现了患者诊疗、消费、结算数据的交换。很多HIS系统开的第一个口、交换的第一条数据、整合的第一个界面多与医疗的接入有关。

正是因为医保结算的需求,才催生了传统HIS应用的普及。当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一方面是医保局方众多,一家医院需要接入多个医保局,需要开发多个医保接口;另一方面是无统一的接口标准,使得接口开发工作量大且应用稳定性差。导致HIS厂商医保接口开发和维护成本居高不下,转嫁到医院后使医院也感觉接口费这件事是个无底洞,而且还是双向收费。

这一现象持续了很多年,并且随着各类专业信息系统进入医院而日趋严重。当传统HIS不再是一家医院院内信息系统的全部的时候,各系统间的接口数量呈几何级的增长。医院被接口协调、接口费用、接口变更、接口稳定性搞得有苦难言,厂商往往也跟着暗自叫屈。而且多个系统还有不同的界面,甚至一个关联业务需要打开多个系统的界面。到底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一顽疾,于是很多人想到了集成和集成平台。

1 2 3
赞(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集成热议之二】也谈集成促进数字化医院转型升级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