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海纳医信CEO崔彤哲:基于云计算的第三方医学影像服务模式亟待政策和观念的突破

6年前二次创业

海纳医信于2008年成立,虽然公司的历程还不是很长,但是几个核心的创始人都是在美国留学、工作多年,专业从事医学影像核心算法的研究工作。其中,两位共同创始人早在80年代末就在GE美国医学影像总部,从事CT及MR成像的核心研发工作,并于1998年帮助GE推出了全球第一台多排CT。崔彤哲20世纪90年代末在美国硅谷开发PACS。“当时是作为核心研发人员,我开发出了全美排名第一的PACS系统iSite。”崔彤哲说。

创建海纳医信,也是崔彤哲的团队回国的第二次创业。第一次创业是在2002年,当时开发了基于网络的三维医学影像处理软件系统,在美国推出之后引起了很大关注。2004年,被美国一家上市公司以1800万美元收购。当时研发团队只有五、六个人,被并购也有些无奈,后续融资跟不上,国内的支持又拿不到,所以干脆卖掉。这次并购之后,团队被吸收到那家上市公司,崔彤哲作为该公司的全球研发总监又工作了四年。

2008年,几个人决定再次创业,成立海纳医信。这次创业,重点关注两大领域:

一是医学影像,包括PACS系统,也包括基于各类医学影像专科应用。比如传统的PACS只做二维的存储调阅,现在通过网络可以做三维处理。还包括移动终端的无痕迹的影像调阅,以及超声、内镜、眼科等传统PACS系统之外的医学影像科室的应用。其影像系统不仅在医院可以用,同时全面做成了区域影像中心的架构。即一个区域内所有医院可以联网,医学影像信息可以共享,专家资源可以共享。在北京,海纳医信参与了区域影像及远程的试点,三个区县已经在正式建设区域影像系统。其中,顺义区建成了北京市第一个覆盖全区所有医疗机构的区域影像平台。

另一个是远程医疗。基于海纳医信的核心的影像技术,针对远程医疗需求进行系统的梳理,同时与解放军总医院、北大人民医院建立了合作研发团队,通过三、四年的持续研发和改进,成品逐渐成熟。北大人民医院医疗服务共同体的远程医疗平台,已经全线采用海纳医信的产品,目前连接了全国上百家基层医院。中国武警总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一批高端医院,也与海纳医信有深入的合作。粗略统计,目前受惠于海纳医信产品和服务的国内医院超过400家。

凭借对产品技术先进性上的自信,海纳医信在2013年上半年开始了国际化市场的开拓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过去,海纳医信的海外市场成绩斐然。

首先,2013年7月份,海纳医信拿到美国FDA市场准入证,意味着其产品可以在美国正式销售。海纳医信在美国的第一家影像中心用户,也于2013年底上线试运行其产品并获得成功。美国一家知名的专业从事云计算的医学影像托管运营公司,已经与海纳医信正式签约,决定将其核心医学影像平台切换为海纳医信的系统。目前双方正在联合调试上线。“如果近几个月能够在美国成功上线,可能数十家影像中心的业务,就会逐步切换到我们的系统。”崔彤哲预计。

在东南亚,海纳医信于2013年建立了分销体系,覆盖五个国家。就在2014年7月底,海纳医信的系统刚刚在越南最先进的医院——由新加坡百汇医疗管理集团在越南胡志明市投资建设的城市国际医院(CIH)医院上线试运行,同时,涵盖越南全国的远程医疗会诊中心项目下半年也将试点启动。

在马来西亚,一个小规模项目已经正式签约并付款,近期上线应用。这个项目投入使用后,将会在吉隆坡建立一个涵盖30家医院和50位专科医生的远程诊断服务的模式。这个项目是跟当地一家上市电信公司合作,海纳医信提供核心医学影像软件技术。“下半年如果顺利的话,可能会有一个单体达上千万美金的项目顺利落地。我在想,这会不会创造中国医疗软件单个项目出口额的记录?”崔彤哲兴奋地说。

第三方影像服务急需政策和观念突破

不久前,中关村管委会牵头召集了创新医疗服务模式的研讨会。国务院、国家卫计委、北京市卫计委的相关领导以及中关村相关企业参会。海纳医信在会上做了一个“第三方影像服务模式”的汇报。

崔彤哲介绍,这种新型医疗服务模式,目前在中国基本是空白的,而在美国已经市场化并且非常成熟。美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单体虚拟医学影像中心,每天出报告2万例以上,400名专职影像专家为其工作,服务美国3000家医院。这些医院客户,有的是中小型医院,整个放射科的业务外包给这个影像中心。还有一类是大医院,服务其节假日、晚上的急诊病患。比如一些疾病类型的患者,如中风或者车祸等,到了医院后第一时间就需要做影像学检查。

海纳医信的汇报引起各级领导的共鸣。会后,政府有关部门已经专门到中关村、海纳医信公司跟进调研了近几年所做的一些试点应用情况,了解服务推广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难题,政策、制度的制约因素等。“在不久的将来,相关的制度和政策一定会有大的改善,行业面临一个大的发展机遇。”崔彤哲坚信。

他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国家要有明确的市场准入制度,比如建诊所,国家有明确制度怎么建立。作为第三方的医学影像中心需要明确的制度支撑。目前迫切需要一个明确的制度,没有制度无法推进,包括收费制度和医保支付制度等

“在数据的安全保障上,SaaS运营服务方需要跟签约医院、服务机构做明确的责权利的界定和约束。”崔彤哲认为,“要辩证看这个问题。现在很多银行数据都备份在云端,银行的数据安全性难道不比医院重要?实际上,很多医院内部放射科的主任都不想让临床医生拷走影像数据,这显然不是从数据安全性角度考虑的。因此,安全在技术上不是问题,关键是要制度保障,并打破观念上的枷锁。

 

1 2
赞(2)

评论 6

评论前必须登录!

 

  1. #1

    好多年前,日本的影像就传到重庆进行阅片了,技术与运营都不是问题。
    只是国内政策还没有明确,这确实是一个发展的方向。

    谭艺强10年前 (2014-08-12)
  2. #2

    云计算

    会春儿10年前 (2014-08-12)
  3. #3

    制度和政策的破冰谈何容易呀!期待吧。
    信息化其实某种程度上是在跟人抢饭碗,希望在跟学医从医的人群之间达成和谐。

    爱就爱乐10年前 (2014-08-12)
  4. #4

    第三方医学影像服务,呼之欲出?!

  5. #5

    远程阅片是日本将影像图像传到重庆的远程阅片中心,阅片工作主要由西南医院的医生组成。

    谭艺强10年前 (2014-08-19)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海纳医信CEO崔彤哲:基于云计算的第三方医学影像服务模式亟待政策和观念的突破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