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数字卫生城市:“3521工程”落地必由之路

数字卫生城市:“3521工程”落地必由之路

——2012数字卫生城市建设高峰论坛在厦门隆重举行

来源:HIT专家网   记者:朱小兵

以城市作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战略,尤其是以省会等中心城市作为核心,逐步辐射县乡村,进而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互联互通、实用共享的卫生信息网,成为当前全国各地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策略,这无疑是推动卫生部所制定的卫生信息化十二五规划蓝图3521工程落地的基本途径。

数字卫生城市的兴起,有其坚实的驱动力。近年来,老龄化、健康管理、看病难等挑战,已经成为老百姓和各级政府部门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而在当前各地兴起的智慧城市建设热潮中,数字卫生、智慧医疗,作为涉及民生的重要领域,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正是敏锐地洞察到这一新机遇,由福建省卫生信息协会、厦门市卫生资讯协会主办,厦门市智业软件工程有限公司承办的2012“数字卫生.智慧医疗——数字卫生城市建设高峰论坛”于9月26—28日在厦门市成功举办。来自全国的各大医院信息主管和相关科研机构的约400名代表,以及国内外医疗卫生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参加了本次活动。

福建省所有公立医院更换了读卡器,进行了信息系统改造,实现了一卡通,改变了“一院一卡、一人多卡”的局面。建立了省、市两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专网互联通、信息共享,为全省范围内的区域医疗协同奠定基础。

福建省卫生信息化:三年跨上新台阶

福建省卫生厅副厅长、卫生信息化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张守臣出席论坛并发表开幕致辞。他表示,数字卫生城市建设很有现实意义。医改进入攻坚阶段,卫生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之一。2010年以来,福建省卫生信息化建设在省委省政府重视的高度重视、福建省卫生厅的精心组织和全国卫生信息化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以居民健康信息系统为主线,全面推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张守臣介绍,福建省所有公立医院更换了读卡器,进行了信息系统改造,实现了一卡通,改变了“一院一卡、一人多卡”的局面。建立了省、市两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专网互联通、信息共享,为全省范围内的区域医疗协同奠定基础。依托政务外网建立了省市县乡四级互联的卫生信息专网,覆盖了全省各级医疗行政主管部门和医疗机构,接入单位达到1500多家,建立和存储了2500万份居民健康档案,就诊记录超过1500万份。开展了医疗机构之间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认,降低了医药费用。建立了儿童计划免疫系统和全省儿童接种数据库,能够实现“一地建卡,随地接种”,大大方便了群众。全省卫生系统的网底建设,取得了突破进展,卫生信息系统覆盖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所有业务,同时也做到了对基层医疗机构业务开展状况的实时监管。新农合系统实现全省覆盖,并且实现了跨区域范围的实时结报。通过药品监管信息系统,实现了药品从招标、评标、采购、用药的全程监管。

“我们也要看到,一卡通、居民健康信息系统,总体还是初级应用阶段。特别是在深度和广度方面,还需要做更大的努力。”张守臣说,“今年,国家下达了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补助资金7400万元。我省将在现有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的基础上,将信息系统延伸到村卫生室。这一任务相当艰巨。希望各级行政部门和各单位继续发扬前阶段的工作精神,把卫生信息化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他还特别对医疗软件企业提出期望:卫生信息技术产品有着市场,也有公益性的一面。因此要处理好盈利和社会责任的关系,将推动卫生信息化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张守臣表示,今年卫生厅还要推动全省医院电子病历建设、医院影像系统等领域的建设,要做到全省二级以上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和影像系统的全覆盖,任务非常艰巨,衷心希望福建省卫生信息协会在这些工作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据福建省卫生信息中心主任、省卫生信息协会会长俞建明介绍,福建省已经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省范围居民健康信息系统,总投资一亿元。主要包括七大业务系统,目前数据库的主要内容包括了:诊疗记录、体检报告、慢病管理、免疫接种、自助健康管理等信息。取得的主要成果之一是,实现了全省范围的就诊一卡通,以社保卡作为身份识别,作为医保结算凭证、居民健康个人信息的索引,可以通过卡号调阅居民健康档案和就诊记录;同时,该卡融合了电子钱包的功能,具有金融支付功能。每年可节省购卡费5000多万元。

同时,实现了信息共享利用,医疗信息进行了监管。比如在省属平台,可以看到每天就诊人数、收入、门诊排行、费用、病种排行等,还有门诊的费用统计、人均统计等、出院人均费用。实现了影像、检验、检查结果信息共享,避免重复检查检验。目前,全省出台了39项检查检验互认指标,其中,检查结果19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仅仅在厦门市,自2009年以来,通过检查检验互认,就为群众节省检查费用7000多万元。

有福建省卫生信息专家表示,省市两级平台的建立以及各个系统的有效应用,将迅速积累大量的医疗卫生数据资源。如何充分利用这笔宝贵的数据资源,将是考验卫生信息化建设成效的重要命题,由此对信息标准、检验互认等技术、业务标准规范的建设和应用,提出了更为紧迫的要求。

以需求为导向的卫生指标体系研究,提高数据质量,建设数据仓库,在数据利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项目建设至今,总计完成194个主题,365个指标的建设。在决策支持、医疗行为监管、疾病监测预警等领域进行了有益探索。在卫生资源配置方面,可以及时、准确地把握全市、尤其是公立医院的医疗卫生资源的分布情况,促进卫生资源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之间、不同行政辖区之间的合理配置。在医疗业务数据利用方面,可以实施监测以公立医院为主的全市医疗卫生机构的门急诊、住院、医技、手术、药品等方面的医疗服务相关业务的开展情况。对把握医疗服务业务的工作量和费用、疾病诊断分布和排行、医疗费用构成等提供全面的分析支持。同时,在公共卫生、社区卫生服务、妇幼保健、儿童保健、医疗行为监管、疾病监测预警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数据利用:厦门模式内涵持续丰富

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厦门模式”也早已引起国内同行高度关注。厦门市卫生局副局长孙卫介绍了厦门市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在数据资源利用方面的新进展。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是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在区域内实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及相关卫生信息资源共享。目前,厦门市民健康信息信息通已覆盖占全市95%以上医疗资源的医疗卫生机构,免费为全市60%的人口建立了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全市居民拥有了自己可以自由查阅、管理、使用的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及时调阅共享这些信息,初步实现了提高诊疗质量、降低成本费用的目的;管理部门通过及时掌握辖区内居民的健康问题提高卫生应急和行政管理水平。

厦门市市民健康系统自2005年开始建设,2007年投入运行,作为重要研究项目加入了由卫生部、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牵头的国家级课题项目(科技部“现代服务业共性技术支撑系统与应用示范工程”项目之“军民协同共建医疗服务示范工程”课题),厦门市成为卫生部认定的“示范城市”,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成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自2010年以来,厦门市市民健康信息系统,按照卫生部最新标准和规范指南对系统进行再次全面升级,为全市海量医疗数据的有效利用,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目前,个人健康档案管理的人群涵盖全市常住人口的85%以上,其中社保卡297万,正式卡20万。收集的就诊记录达到5686万,其中绝大部分为医院门急诊记录。共收集各类报告累计达1亿6638万余份,数据量接近1.9TB。系统采用CDA文档格式保存结构化数据,便于数据的利用。

2009年,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营后,厦门市卫生局随即启动了对数据有效利用的研究探索。相比于同行业的建设情况,厦门区域卫生信息的有效利用具有以下几点优势:一是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基础良好,为市民健康信息系统提供了可持续性的运行条件,更促使数据的有效利用研究工作得到了良性的发展,可利用数据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二是上下一体化的建设机制,项目的建设得到了各类行政管理机构与各医疗机构的积极配合与支持。三是对区域卫生信息化的不断深入探索,各项功能的成功应用,使数据有效利用的目标与需求更加务实、精细,更加符合实际行政管理与科研需要,惠及民生,服务决策。四是多部门配合支持,在公安、物价、医保等相关单位配合下,成功实现了居民身份统一识别、医疗服务价格监管、医保服务项目标准统一,使数据有效利用上升到了市级民生水平。

目前,厦门市对于区域医疗数据的利用方面,重点开展了如下探索:

首先是明确目标任务:建立一个科学的项目推进组织;从卫生行政管理出发,进行需求研究,形成一套完整的   卫生指标体系;提高全市卫生数据采集的质量,提高数据统计的准确性; 建成面向全市卫生领域的数据仓库存储;从各种用户群体实际需要出发,逐步完善不同领域的数据应用实践。

其次,建立组织保障。领导挂帅,为系统的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建立由高校、市医疗卫生管理/业务专家、承建单位共同组成的学习型项目推进委员会,为项目建设提供科学的方向。建立专业化的数据利用研究组织,进行各类数据的研究应用的开发工作。建立一套科学的的管理方法与专业的项目运营团队来保证项目不断发展。

第三,稳步实施。以需求为导向的卫生指标体系研究,提高数据质量,建设数据仓库,在数据利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

项目建设至今,总计完成194个主题,365个指标的建设。在决策支持、医疗行为监管、疾病监测预警等领域进行了有益探索。在卫生资源配置方面,可以及时、准确地把握全市、尤其是公立医院的医疗卫生资源的分布情况,促进卫生资源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之间、不同行政辖区之间的合理配置。在医疗业务数据利用方面,可以实施监测以公立医院为主的全市医疗卫生机构的门急诊、住院、医技、手术、药品等方面的医疗服务相关业务的开展情况。对把握医疗服务业务的工作量和费用、疾病诊断分布和排行、医疗费用构成等提供全面的分析支持。同时,在公共卫生、社区卫生服务、妇幼保健、儿童保健、医疗行为监管、疾病监测预警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比如在疾病监督预警方面,厦门市疾病预警数据库主要是根据现有数据、实时监测数据或未来的预测数据与预警条件进行比照,对符合对应条件的情况发出警示或反馈。警示和反馈的形式有多种,可以并存或叠加,可以同时计算并显示若干种疾病的单独走势和整体走势,达到以往所不能及的效果。如传统数据库仅能反映出糖尿病发病呈上升趋势。然而,ICD10中糖尿病却被细分为66种,这是因为每种类型的糖尿病的原因和它们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不同,其预防及治疗方案各异。因此,有必要弄清各种类型的具体发病情况及其对总体发病趋势的贡献如何。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依靠新的数据库才能完成。

孙卫副局长深有感触地表示,厦门数字卫生城市建设的实践表明,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化为卫生行政科学管理开辟了崭新的途径和领域,同时也发现了医疗卫生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临床和公共卫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的实际应用案例说明了信息化建设为提升卫生管理水平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持,同时也对卫生行政管理及医疗业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客观上促进了管理水平的迅速提升。

智业软件在厦门政策和平台优势的有力支撑下,在过去的15年大步前行。2007年以来,一直以HIS作为主业的智业软件,通过抓住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建设机遇,在医疗卫生信息化领域崭露头角。2009年新医改确立卫生信息化战略支撑地位,3521蓝图的战略构想逐步确立,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迅速升温,由此给智业软件迅速向全国挺进提供了巨大机遇。仅仅在2011年,该公司在全国的分公司数量就增加了一倍。除去福建省全省推广智业软件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方案外,智业软件在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竞得不同层级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标案。在庆典仪式上,厦门智业举行了融资签约仪式,这是该公司成立15年来首轮融资。

数字卫生城市:HIT产业新机遇

本次论坛期间,本次活动的承办方厦门智业软件工程有限公司迎来了15周年庆典。作为一家在厦门本地起步、发展、成长起来的企业,智业软件在厦门政策和平台优势的有力支撑下,在过去的15年大步前行。2007年以来,一直以HIS作为主业的智业软件,通过抓住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建设机遇,在医疗卫生信息化领域崭露头角。2009年新医改确立卫生信息化战略支撑地位,3521蓝图的战略构想逐步确立,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迅速升温,由此给智业软件迅速向全国挺进提供了巨大机遇。

仅仅在2011年,该公司在全国的分公司数量就增加了一倍。除去福建省全省推广智业软件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方案外,智业软件在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竞得不同层级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标案。

在庆典仪式上,厦门智业举行了融资签约仪式,这是该公司成立15年来首轮融资,在发展的关键时刻寻求战略合作,引入两家极具潜力的合作伙伴:厦门信息集团和杭州胜辉投资有限公司,将为智业牢牢抓住数字卫生城市建设新机遇带来更大支撑和保障。庆典过程中还举行了智业软件向厦门市爱心护理院捐赠中小医疗机构托管平台系统的捐赠仪式,以及厦门大学软件学院向智业软件授予智业软件教学实习基地的授牌仪式。

依靠HIS起家的智业软件也进一步对自己的产品战略进行了规划。将其主业划分为“数字卫生城市”、“数字化医院”两条主线,并且分别梳理细化了这两个领域的产品内涵和交互关系。在“数字卫生城市”领域,智业软件确立了“65416+N”的解决方案——六大目标、五大应用、四类对象、一个专网、六大平台、N个数字卫生城市应用系统;在“数字化医院”领域,则确立了“3114+N”的解决方案——三大目标、一张卡、一个平台、四大应用、N个数字化医院应用子系统。其中,电子病历系统作为数字化医院的核心临床系统,智业软件重点加强了研发投入,产品全面升级到新版本。

前所未有的市场需求,一方面给智业公司带来快速发展的机遇,另一方面也带来人才、管理、资金等各方面的挑战。智业软件公司董事长梅国赠表示,“我们将始终以敬畏之心面对客户和市场。如果哪天客户对我们的产品进步、服务体验感到不满意,你们可以毫不犹豫地抛弃我们;而我相信,面对挑战,我们也必将像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赞(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数字卫生城市:“3521工程”落地必由之路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