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 - 区域医疗大数据白皮书
P. 2
减少不同地区健康状况的差异。主要健康指标基本达到中 中国医疗行业中的“大”数据 等发达国家水平。 伴随着中国医疗卫生服务的信息化进程推进,必将产生大 • 到 2015 年,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使全国国民人 量的数据。这些数据主要来源于医疗业务活动、健康体检、 人拥有基本医疗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 公共卫生 9 项服务等医疗卫生服务。数据内容主要包括来 卫生服务可及性明显增强,地区间人群健康状况和资源配 自医院的大量电子病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采集的居民健 置差异明显缩小。国民健康水平居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康档案等。其中大量充斥着非结构化 / 半结构化的数据, • 到 2020 年,完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包括图像,office 文档,以及 XML 结构文档等。 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医疗保障水平不断 随着国家积极倡导的 3-5-2-1 区域医疗系统的建设,预计 提高。卫生服务利用明显改善,地区间人群健康差异 在全国会出现上百个医疗数据中心,每个数据中心都将承 进一步缩小,国民健康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载近 1000 万人口的医疗卫生数据并提供各种类型的服务。 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中国医疗行业 IT 解决方案 根据估算,中国一个中等城市(一千万人口)50 年所积 市场 2012-2016 预测与分析》报告显示,2011 年中国医 累的医疗数据量就会达到 10PB 级(来源:赛迪网)。而 疗行业 IT 花费是 146.3 亿元,比上年增长 28.9%。IDC 预 随着个人健康管理的推进,将产生越来越多的个人日常健 测 2016 年中国医疗行业 IT 花费市场规模将达 339.9 亿元, 康监测信息,这个数据的规模和增长速度将远超想象。 2011-2016 年年复合增长率为 18.4%。 从目前各地的医疗信息系统的建设来看,尽管数据已经电 发展智能医疗是全球大趋势,对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 子化,但绝大多数的医疗数据是处于归档状态。如果要想 革、解决看病难及看病贵的问题有着很现实的意义。中国 快速检索是十分复杂的,这些数据仍然分散的存储于不同 政府、医院近年来在医疗信息化领域投入较大,医疗信息 的业务系统中。过去不是没有整合这些数据的需求,而是 化水平得到迅速提高。但总体来说,中国医疗信息化水平 缺乏适合的技术手段。 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医院之间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全 单纯的使用传统的存储技术和分析处理方法,存在两个问 国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相关标准不统一等诸多问题。 题:一个是多样的和变化的数据格式,另一个是大数据量 卫生部于 2010 年编制了全国卫生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的数据获取速度。 简称“3521-2”工程。具体来说,“3”代表国家、省、 大数据在医疗行业的应用 市三级卫生信息平台;“5”代表医疗服务、公共卫生、 医疗保障、药品保障和综合管理五大卫生信息化业务领域; 大数据解决方案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场景众多。在中国医疗 “2”代表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两大基础资源库;“1”代 行业,大数据技术目前最具实际意义的应用在于居民健康 表卫生信息专网;后一个“2”代表信息安全体系和标准 档案数据的管理和服务。“健康档案是个人全生命周期的 规范体系。其中,市级卫生信息平台,即区域卫生信息化, 医疗 / 健康数据的管理 ”。 是卫生信息化的核心内容之一。 • 从医生及卫生行政管理人员的角度来看,全生命周期的 以“35212”工程为蓝图的信息化平台建设,极大地促进 健康档案调阅有着现实意义。例如,对于慢性病患者, 了区域内健康档案信息的采集和共享,国家在支持在上海、 以往病程的变化,治疗的过程都对医生诊断和处置有 浙江、安徽、重庆、新疆等五省(区、市)开展基层医疗 着重要的辅助作用。过敏史,不良反应这些数据对避 卫生信息系统建设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各地也积极开展基 免出现医疗差错和事故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信息平台的建设。从各地的 • 对于海量的医疗及健康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管理决 建设来看,积累了大量的健康档案数据。 策、监管实施,提供了更为科学的依据。 • 传统的临床科研往往基于抽样调查进行,而随着健康档 案数据的丰富可以大幅减轻工作量,同时提高科研数 据的质量和数量以及数据处理的效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