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复旦肿瘤医院王奕:医院数据平台的应用成效

在临床和科研方面,医院数据平台的应用效果明显。医院将不同厂商的异构信息系统数据,汇总到以临床病人为中心的临床数据中心,然后面向特定病种的数据结构,创立单病种数据库,同时,通过统一随访平台完善病例数据的结构化程度,提升单个病例的数据质量,维护数据的完整性。在此基础上,便可以便捷地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挖掘和临床决策支持等。在创立数据库的过程中,数据的缺失、不完整、结构化问题都将被解析和修正,同时,科研随访平台会对数据进行二次补充,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质量。对于每一位病人来说,由信息平台的总索引可以方便地找到与自己相关的各类数据(如下图)。

“2003年至今,我们医院HIS、电子病历、免疫组化、超声等各方面的数据都进入了单病种数据库保存。关于乳腺癌的病例大约有19.2万例,肠癌病例2.4万例,胃癌病例1.6万例,规模远远大于国外同类医院。”王奕介绍。

单病种数据库在临床、科研、随访方面都有巨大价值。临床上,主诊医师可以随时得知已做手术数量、临床试验数量以及病人情况。医院通过数据平台提供病人360°完整展示(包括患者信息、手术记录、检查报告、用药记录、诊疗小结等信息),将医生关心的热点进行了重组和整合。其完整度史无前例,便于医生全面掌握病情,也便于患者查询个人信息。

科研上,数据平台实现了以疾病为中心的数据建模,汇聚了完整的科研随访信息,提供了队列研究、临床挖掘的工具。随访时,无论是协同随访、常规随访还是临床试验随访,平台都能及时对科研数据进行补充和完善,信息共享,有效减少资源的浪费。

由于科研和随访往往密不可分,而数据平台打破了原有的信息沟通障碍,从而大大提高了效率,节约了人力。比如,之前是由各个科室分别找病人医疗随访,外科关注手术,内科关注放疗,化疗科关注化疗,经常对一个病人多次随访,病人不胜其烦;而且信息没有统一的保存标准,信息共享差。

“以前,临床在研究课题的时候,还需要单独做随访。假若随访一年内100个三阴乳腺癌的病人,单是寻找到病人就需要3-5天,再加上录入,医院每个随访工作人员一天只能录入3-4份问卷,十几个环节下来,费时费力。现在应用了统一信息数据平台之后,我们只需要一个临床统计师的角色就可以了。”对此,王奕深有体会。

 

采用随访系统后优化流程及角色

此外,数据平台在管理应用中同样效果显著。数据平台可以将门诊预约信息化,评价其精确性,进行平均预约时间、挂号时间的统计计算,对预约系统做出评价。在统一的平台上,患者的门诊、复诊、处方、药品、医嘱等信息完整汇总,一目了然。医保费用、医技工作量、医疗矛盾等也都一一记录在案,有据可查。

医院数据平台还可以提供全局的抗菌药物使用信息,建立数据仓库和抗菌药物数据模型。目前,复旦肿瘤医院布置了12个终端,日均查询次数300余次,数据总量6GB。从而用于抗菌药物的使用监控。

另外,基于医院数据平台建立的医院标准化运营数据仓库,可以为医院决策者提供全方位的决策警示和支持,在数据挖掘和BI展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谈到对医院数据平台的规划和展望,王奕说道:“未来2-3年,我们最关注的是临床科研随访的应用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决策支持。”

 

1 2
赞(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复旦肿瘤医院王奕:医院数据平台的应用成效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