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体标准《医院综合能耗数字化智慧管控运营规范》发布
本标准是医院能耗管理领域首个数智化标准,自2025年12月31日起实施。

本标准是医院能耗管理领域首个数智化标准,自2025年12月31日起实施。

为云胶片建立统一服务规范,既必要又紧迫。

征集截止时间:2026年3月31日。

课题涉及AI在医保相关系统中的应用、“一病一档”建设方案等内容。

分享实践经验、探讨落地策略,探寻医疗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路径。

坚持以“数据真实、系统可靠、全程可溯”为核心原则。

“一键式”技术+高质量结果,支撑CMR下沉服务,惠及更多患者。

已促成临床试验患者招募加速等多个合作项目。

已向国家医保局上传索引数据累计7264余万条。

AI医疗器械安全有效性评价体系初步成型。

未来的“好医生”需要掌握人工智能技术。

五个项目入选第三批药品智慧监管创新应用项目名单。

涵盖高质量评测数据集构建、专家裁判模型训练等技术角度。

中试基地将构建算力协调供给、数据集成开放、模型组合演进、应用高效开发的全栈式共性支撑能力。

会上为首批“医疗信创最佳案例”颁发证书,并启动“优医”生态计划。

覆盖AI症状问诊、医疗服务与随访管理等一体化专病闭环应用。

协会将合力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长三角方案”。

覆盖25000余种临床疾病、253类医学实体类型、416种医学关系类型、2000万余三元组。

核心系统采用全新架构,在健康云上云化部署。

信创联合实验室落户邹城市人民医院。

推动医疗AI技术的临床转化,形成可推广的“复旦中山经验”。

打造“京通”便民服务平台,集成“三医”服务。

标志着医疗领域信创建设从“可用”迈向“好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通过四级。

方案中的人工智能应用需实现嘉兴全市集中部署,覆盖市内所有公立医疗机构。

“粤医智影”依托先进AI模型,可自动识别肺炎、骨折、肺结核、冠脉钙化等多类高发疾病。

支持跨机构的患者数据共享,为患者提供连续性医疗服务。

新增17家六级医院、77家五级医院。

针对不同临床场景设立了医院端、患者端、基层医师端三大功能端口。

为生成式AI与医疗行业的深度融合搭建了交流合作平台。
最新评论
是的,这需要院内达成一致,领导层面须支持。
非常好,贴合工作实际,有学习借鉴意义。不少年轻人不愿意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做事。一是不学习,无能力,二是跟风躺平,做多做少,收入差别不大。
是的
思路很重要,行动更重要
售后服务(治疗,诊疗后有疑问需要咨询医护人员)很好啊,医院应该提供这样的渠道并且不需要收费吧,除非你是土豪,个人觉得,咨询可以有,收费较难接受,利益分配好像也很难合理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