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争鸣 | 孙建平:电子病历信息共享能否另辟蹊径?
如果能绕开“结构化电子病历”这个瓶颈问题,或将推动电子病历信息共享进程。
如果能绕开“结构化电子病历”这个瓶颈问题,或将推动电子病历信息共享进程。
实现电子病历系统建设与应用的螺旋式上升,而不是一次又一次地推倒重来,造成新的浪费。
只解决电子病历系统一个“点”的问题,还是不能连成“片”。
易用性、扩展性好,后期维护难度低,厂商配合度高。
电子病历和电子病历系统是两个不能等同的概念。
系统一体化程度与灵活度较高,且便于改造。
抓住医疗行业最本质的需求,聚焦核心能力,避免跟风、盲目扩张。
多院区的本质是集团化发展,必然涉及组织变革、管理变革、流程变革。
多院区业务管理模式差距非常之大,但对于信息化的需求是类似的。
明确互联网医院的价值、定位,再进行建设模式选择。
医院信息化工作应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来自HIT厂商的三个问题。
知名医疗信息化专家薛万国主任发问。
知名医疗信息化专家陈金雄主任发问。
知名医疗信息化专家刘海一主任发问。
管理信息化的本质是医院管理水平在信息化中的具体体现。
多关注系统间的接口,少干涉系统内部的实现。
找不到临床问题,CDSS也就失去了方向。
健康信息惠民要做到“面子好看、里子耐看”。
把握五个角度、五个关系,信息化建设“五步走”。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任务发生变化,信息中心也面临转型。
医院数字化转型艰难,必须有“CEO”的守护,更需要CIO的自强。
重构系统与生态应对快速变化、数据驱动组织流程变革、战略谋划彰显IT价值,是未来医疗信息化行稳致远的三个确定性要素。
从授权、培养、共识、结果四个维度,建原则、建系统。
数据一定要服务于某个业务场景的决策或行动。
项目不同阶段应由不同的角色来主导。
领导力(管理)就是整合资源来解决不确定性的事情。
把“想”的事情还给别人,把“钱”的事情攥在手上,把“技术”“安全”作为底线。
充分依托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手段,方可实现两条曲线的跃迁。
项目推不动,肯定是管理方法出了问题。
© 2023 HIT专家网
最新评论
运维能力弱或者经费较少的民营医院、二级医院及部分三级医院,倒是可以考虑应用全国统一电子病历,甚至是区域内的云HIS。
“你心中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应该是什么样的?”,非常赞同任老提出能有一个示范实验室的倡议。一个共同探索,共同交流的平台,各种思路在这里碰撞,各种技术在这里实践,能够运营起来就太好了。
及标准规范的基础上是否也要同时规范下医务人员的书写行为甚至是对病历书写的管理行为,对电子病历书写的规范认知也是制约电子病历标准化、规范话、共享等重要因素;电子病历系统毕竟是提供病历书写的工具,要看使用
信息化发展的这些年,大家都在追求“高大上”的东西,往往忽视了最基础的东西,基础不好,再高大上的东西都是在修修补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病历归档,是归档! 并不是为了为计算机处理信息提供保障,后者有数据管理系统支持。PDF格式是为了确保自然人视角确定,理解稳定一致。XML格式既不必要也不可行,因为病历包括患者的所有信息,是多模态的,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