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医疗保障基金智能审核和监控工作的通知》
明确到2023年底前,全部统筹地区上线智能监管子系统。
明确到2023年底前,全部统筹地区上线智能监管子系统。
《北京市互联网诊疗监管实施办法(试行)》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新增八级机构1家、六级机构8家、五级机构80家。
临床知识库应及时更新,更新周期一般不长于半年。
开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信息互通共享三年攻坚行动,推进智慧医院建设与分级评价工作。
系统可满足病历书写、病案编目、医保付费等多场景应用需求。
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将院内护理延伸至院外。
牵头医院要将至少三分之一的门诊号源和四分之一的住院床位资源下沉。
“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和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为期3年。
依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充分运用医保智能监管子系统。
行动计划提出28项具体措施和5个专项行动。
鼓励定点医药机构应用“两库”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医药服务行为。
促进健康医疗数据高效应用、合规流通和共享。
基本覆盖所有二级公立医院,6成参评医院电子病历水平达3级。
17个区域、66家医院参加测评,6个区域、19家医院获评五级乙等。
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共享交换与保障体系建设。
各地应按照属地化原则加强数据质控,探索运用数据质量作为系数对指标结果进行调整的应用机制。
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医疗集团内应设置信息技术和管理部门,探索建立智慧医联体。
支持具备条件的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牵头组建医联体。
充分利用信息化等技术手段,提升各院区间一体化、集约化水平。
明确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的数据统计口径。
坚持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赋能实体经济。
在2020年版基础上进行“更新式”修订,主体框架和内容不变。
进一步发挥互联网医疗服务的积极作用。
加强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门诊电子病历互联互通,推动有序双向转诊。
到2025年,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应用平均水平基本达到4级。
运用医疗质量管理工具和信息化手段开展日间医疗质量管理。
申请截止日期为2022年12月31日。
本文件为GB/T 28827《信息技术服务 运行维护》的第8部分。
最新评论
作者回复:平时绩效略有倾斜,年终有院长奖励。
杨主任我想咨询你下,开发人员绩效是怎么分配的?
你好,看咱们内容基本都是公立医院交流,1.是否有民营医院交流 2.是否有民营与公立混合同行交流 3.是否有TOP10厂商的架构室与产品经理交流 4.是否有医院筹建内容交流,包括从图纸到业务系统上线全过
目前看内容主要是公立医院体系的相关论坛,1.是否有民营医院相关交流,2.或者民营与公立医院混合的行业交流;3.再有就是是否有厂家架构室或者产品工程师层面的交流,4.是否有新建医院筹建完备的内容交流,包
接口费的根本问题是市场经济,商业第一,系统厂商利益最大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