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部门发文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明确时间进度
到2030年,基本实现常见检查检验结果跨区域、跨医疗机构共享互认。

到2030年,基本实现常见检查检验结果跨区域、跨医疗机构共享互认。

医院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辅助诊断的,执行与主项目相同的价格水平,但不与主项目重复收费。

30个典型案例入选,归属7个类别。

共计4个大类、13个小类、84个应用场景。

申请截止日期为2024年11月29日。

四部门印发《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监测指标体系(2024版)》。

这是中央层面首次对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进行系统部署。

免费向定点医药机构和生产、流通企业开放。

进一步完善我国数据安全管理法律体系,为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医保基金监管的颗粒度更细,需要人、机、技并重,多措并举。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通知》。

各级各类医院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做好相关信息的采集、保存、分析、反馈。

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安装应用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上海市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

《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参考标准》与《关于加快推进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的通知》发布。

医疗机构应为患者提供便捷的移动应用,向患者提供病历查询、下载、分享等信息服务。

不适合按DRG/DIP标准支付的病例,医疗机构可自主申报特例单议。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2024—2025年持续开展“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的通知》。

加快实现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电子病历等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首页的信息动态归集和共享。

重点推动各地统一县域医共体信息系统。

CHIMA开展这一课题研究,旨在推动、引导行业重视运营数据的规范建设,少走弯路。

推动健康医疗领域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推进医疗服务事项“掌上办”“网上办”。

要求推进医联体内信息系统统一运营和互联互通。

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部署实施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

北京市印发《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24-2026年)》。

在81个城市开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在全国县级层面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

鼓励电子病历数据合规应用于创新医药企业研发。

修订后的标准将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能力划分为6个等级。

运用信息化手段强化医师信息管理,全面掌握医师执业相关信息。
最新评论
是的,这需要院内达成一致,领导层面须支持。
非常好,贴合工作实际,有学习借鉴意义。不少年轻人不愿意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做事。一是不学习,无能力,二是跟风躺平,做多做少,收入差别不大。
是的
思路很重要,行动更重要
售后服务(治疗,诊疗后有疑问需要咨询医护人员)很好啊,医院应该提供这样的渠道并且不需要收费吧,除非你是土豪,个人觉得,咨询可以有,收费较难接受,利益分配好像也很难合理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