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龚晨
【编者按】
2021年10月,上海市数字医学创新中心在瑞金医院正式揭牌。日前,上海市数字医学创新中心专职副主任朱立峰接受HIT专家网访谈,介绍了由瑞金医院承建的上海市数字医学创新中心的发展历程及目前取得的主要成果。
2020年底,上海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要求进一步推动“经济、生活、社会治理”全面数字化转型。2021年5月6日,上海市领导考察瑞金医院便捷就医数字化转型建设试点进展,并给予高度肯定,要求进一步推动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数字化转型发展。
在此背景下,上海市数字医学创新中心的筹建提上日程,由瑞金医院具体承担建设任务。2021年10月27日,上海市数字医学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在瑞金医院正式揭牌。
打造数字医学领域“四大高地”
创新中心的使命,是紧紧围绕患者就医痛点、难点、堵点,聚焦数字医疗服务、数字医学技术、数字医院管理,集聚优质医、研、产、学资源,深入推进医疗数字化转型,打造国内领先的数字医学创新平台。
创新中心的目标,一是研究数字医学标准;二是建设数字医学技术研发基地;三是推动数字医学成果转化;四是打造数字医院典范,形成数字医学领域智库高地、技术高地、产业高地与示范高地,努力为全国数字医学发展提供更多实践经验。
创新中心首先开展的工作是协同信息中心推进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应用的扩展延续,如智能分诊导诊、诊后管理、入院登记、数字床旁等。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后,创新中心逐渐形成四大重点方向:
多模态临床辅助决策与应用方面,通过自研与合作,创新中心发布了瑞金医学大模型、病理大模型等,打造了体检总检报告辅助生成、出院小结辅助生成、智能文档识别、虚拟化标准病人智能辅助教学等应用;建立了跨院区智能影像平台,在覆盖影像、超声、内镜、电生理等模态基础上,已纳入30个影像辅助诊疗、智能标注、模型训练工具,形成跨机构的AI工具调度能力,支撑一体多院区及跨机构的统一应用。
元宇宙医院建设方向,搭建了数字孪生运营管理平台,打造了医院“H大脑”;持续投入研发“瑞金医学数字人”,从解剖人向生理人、物理人推进。
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方向,搭建瑞宝健康管理平台,打造RuiWatch智能手表,通过AI健康助手,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疾病预测和健康干预方案,以及健康咨询和报告解读等服务。
智能医疗器械研发方向,承担或参与研发智能代谢舱、康复机器人、智能轮椅、远程门诊“瑞视盒”等。
此外,创新中心还开展了行业研究,举办医疗生态大赛,形成多项有关智慧病理、智慧手术室、智慧病房、元宇宙医院、健康医疗数据要素相关的地方、团体标准和研究报告,连续三年举办“数字医学技术及应用创新大赛”,每年吸引超过100个境内外团队参加。
目前,创新中心的项目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整体布局,聚焦医院核心需求与中心确认的核心发展方向,挖掘具体应用场景;二是寻找有热情、有意愿的临床或者管理科室试点,共同探索应用场景;三是以示范应用带动,在更大范围推广复制。此外,创新中心承担了一部分市级任务和人工智能行业研究的工作,如协同承担卫生健康领域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特色基地(上海)技术中心等。
创新中心与信息中心是协作关系
创新中心的成立,是希望以瑞金医院为依托,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模型、元宇宙、物联网的创新应用。
成立初期,创新中心的主要工作是延续、深化医院前期数字化转型工作和项目,并进一步探索中心发展方向。2022年第一季度,创新中心招聘了一些人员之后,主要负责前期项目,如跨院区智能影像辅助诊断平台建设等。
2022年年底,ChatGPT上线,掀起了新一轮人工智能热潮,创新中心也在这一时期聚焦到多模态临床辅助决策、医学大模型的研发应用、元宇宙医院等工作重点。
2023年年中,创新中心进一步招募人才,壮大团队,形成了以算法研发为核心的技术团队、合作研发的项目团队以及行业研究团队。团队成员来自于国内互联网、人工智能企业,也包括一批国内外名校应届毕业生。
瑞金医院的数字化发展水平一直走在全国医院的前列。早在2000年,瑞金医院信息中心就开始了以核心系统自主研发与其他系统生态引入相结合的信息化建设模式。
朱立峰自1999年开始进入瑞金医院信息中心工作,参与了瑞金医院信息系统的一线开发、项目管理、发展规划等工作,在信息中心获得锻炼、积累经验。20多年间,朱立峰参与并承担开发了瑞金医院多项信息系统,也参与和承担了一些市级项目和科研课题,包含申康医联工程项目、上海市健康网项目、特大型城市居民全程健康协同服务医院集团应用示范、面向肿瘤及慢性疾病的医疗大数据知识挖掘系统示范应用研究、经信委人工智能创新专项等项目。
在各种项目的开发实施管理过程中,朱立峰深谙医院信息系统架构,并逐步接触、负责一些创新应用的研发与实践工作,对医疗信息系统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有了更多思考、研究和实践,在创新中心筹建过程中也参与了一系列工作。创新中心正式成立后,朱立峰调任创新中心专职副主任。
朱立峰认为,从开发数据资源的角度看,创新中心是数据的消费者和使用者,而信息中心是管理者。
创新中心的职责,更倾向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衍生能力与公用能力的研发与输出,很多能力也会和信息中心紧密合作、共同研发。比如,在医院已有CDSS系统上延伸能力,构建病历辅助生成、大模型能力供给等服务,由信息中心做前端接入后供医护使用。而医院的传统信息化业务——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系统开发、维护、安全管控、数据管理等,则由信息中心负责。
创新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瑞金医院很早就意识到,数字化、智能化研究创新对于提升患者体验度、医者感受度、管理者掌控度至关重要,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
而这也正是创新工作的确定性。创新中心的前期工作及成果,不断惠及患者、医护人员和医院管理者。通过便捷就医服务29个场景建设,全面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实现“一部手机走医院”,有效缩短就医时间,保障患者对自身病情的知情权;通过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提升平台科室的医疗服务水平和诊疗效率,也提升分院服务能力,扩大医疗资源的辐射能力;通过建立数字孪生运营管理平台,实现医院整体运营态势的监测,提升运营效率、管理精细化程度及决策水平。
例如,创新中心开发了远程门诊“瑞视盒”,放在福建三明的医院。三明的患者可以在当地医院像预约当地医生那样,预约瑞金医院的医生。通过这个盒子,瑞金医院的医生在上海就可以通过视频看诊,同时可以在不进入三明医院内网情况下就在三明医院平台上开处方、病历等,患者挂号、检查、检验、付费等整个就医过程完全没有变化。实践表明,引入新的技术手段,可以有效提升区域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范围。
但是,创新工作也存在不确定性的一面。首先,医疗人工智能的发展是通过技术驱动还是需求应用驱动?当前更多的是以技术来驱动,如何才能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第二,如何调动算力、数据、语料库,为智慧医院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第三,怎样形成自主研发与合作创新为一体的协作机制,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促进良好的产医融合发展模式?第四,如何形成真正的转化落地,做好全市医疗机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支撑的角色?第五,怎样进一步优化团队的组成,提升中心研发能力、转化能力?
“这些问题,都是我们正在思考与探索的。”朱立峰说。
医院数字化转型,创新如影随形。2025年4月,北京友谊医院医学数智创新中心正式揭牌。头部医院设立“数字医学创新中心”,能否蔚然成风?

精彩不容错过!
【责任编辑:陈曦】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