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读者来稿 | 医院信息人“反躺平”秘籍

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石一三

某个夜班,凌晨一点,我对着电脑屏幕发呆。点鼠标点到手指发僵,可某临床科室的绩效报表数据还是对不上。科室已经催了三次,领导的微信消息在手机顶栏跳个不停,连楼下窗外的野猫都叫得比平时烦躁。

这场景让我想起刚进医院信息科的那几年,总以为“能扛”就是本事。直到30岁时,我差点因为连续加班、过度疲劳晕倒在工位上,才突然明白:光靠拼时间没用,得有自己的“硬技能”。

我在信息科待了这么多年,见过太多人刚来时干劲十足,后来被重复的报表、突发的系统故障、临床无休止的需求扯皮磨得没了心气,最后干脆“躺平”:反正就是修电脑、当“传话筒”、做统计报表,混着也能过。

但我想说,咱们这行看似琐碎,其实藏着能让你“站着挣钱”的机会。关键在于:先把一样本事练到精,再慢慢把周边技能串起来。兴趣才是最好的药引子,技能是最后的底气。下面重点聊聊信息人“反躺平”的四点“秘籍”。

一、“精通一样”很重要

我真正意识到“精通一样”有多重要,是在2010年。那时医院刚上电子病历系统,各科室天天来投诉“卡顿”,厂商派来的工程师查了半个月,说服务器配置不够,让我们申请换设备。那可是几十万的预算,领导根本不批。

当时我正沉迷于SQL数据库高级技术,下班就抱着书啃,周末还在自家电脑上搭虚拟机练手。我琢磨着:会不会不是硬件的问题?趁早上6点多没什么人用系统,我约了驻场工程师早早来到办公室,跟他一条一条查系统日志,最后发现是数据库索引没做好,大量冗余查询拖慢了速度。我用刚学的Shell脚本写了个自动清理程序,又优化了索引结构,到8点多上班时,系统流畅得像换了台新服务器。

那天早上,一个熟悉的临床主任特意在工作群中表扬,说“今天系统特别好,终于不用等半分钟才能打开病历了”。那种被需要的感觉,比拿年终奖还爽。后来院里有系统优化的活儿,领导第一个想到我,甚至厂商做升级,都会拉着我一起开会。

这就是“高能时刻”的意义:你在某件事上比别人强一点,机会就会主动找你。深耕单一技能不是“钻牛角尖”,而是在信息科繁杂工作中建立个人品牌的锚点。就像科室员工通过自学精通了Linux系统,从“修电脑的”变成“系统优化专家”,让每一次解决问题都成为个人能力的背书。

现在年轻同事接触的系统更复杂,Python、SQL、网络安全都是能深耕的方向。不用贪多,先挑一个你哪怕加班都愿意琢磨的领域,比如有人喜欢写脚本自动化处理报表;有人对网络排障特别敏感。把某项技能练到“科室离了你就手忙脚乱”的程度,就不会再觉得工作是煎熬了。

二、善用碎片时间,攒出大本事

刚工作那几年,我也总被杂事缠住:上午帮护士站装打印机,下午给门诊导诊台修扫码枪,晚上还得补白天没做完的统计。一天下来累得要命,却没做成一件“正经事”。后来我发现,碎片时间其实能攒出大本事。

我学编程就是从“等电梯”开始的。那时候手机上有个编程学习APP,每节课只有10分钟,我就利用各种碎片时间学:去食堂打饭排队时学语法,给服务器装系统等进度条时练代码,甚至陪老婆逛超市我还在默想“怎么用循环语句处理库存表”。

3个月后,我用学到的知识写了个小程序:把临床需要的“住院人次周报表”“药品使用排行”这些固定格式的数据,设置为自动抓取、自动生成Excel,还能自动发到科室指定人员邮箱里。以前要花两小时手动统计的工作,现在点一下鼠标就完事。

你们现在碎片时间更多:等系统备份完成的10分钟,去别的科室修设备路上的20分钟,都能用来学东西。不用追求“一次学透”,哪怕每天只弄明白一个小问题,比如“如何用VLOOKUP快速匹配数据”“如何设置快捷键,减少鼠标操作”等。积累半年,你会发现以前让你头疼的加班时间,一大半都能省下来。

记住,技能不是“专门抽时间”学出来的,是“见缝插针”用出来的。你用碎片时间练的本事,最后都会变成让你准时下班的底气。

三、建立“不被打扰的仪式感”

信息科的工作太容易被打断:刚打开代码编辑器,电话来了,“李哥,药房电脑蓝屏了”;正改到报表关键处,有人微信你,“能帮我连一下无线吗”。被打断多了,人就容易烦躁,更别说深耕技能了。

我后来摸索出一个“仪式感”:每天早上提前些到办公室,泡一杯茶,把手机调成“仅接听电话”模式,这点时间只做“需要专注”的事:可能是研究新系统的操作手册,也可能是改一段没写完的脚本。这会儿没人打扰,效率特别高。

有次要给绩效系统做接口改造,厂商给的文档有200多页,全是专业术语。我就用这“碎片时间”啃,每天吃透一个小模块,画一张流程图。三周后开会,厂商工程师讲接口逻辑,我直接拿出画好的图补充细节,他都愣了:“你比我们技术部的人还熟。”

大家可以试试给自己造一个“专注结界”:有人喜欢下班后留半小时,有人习惯午休时用会议室,甚至可以跟同事约定“除非系统崩了,否则这一小时别叫我”。关键是让周围人都知道:这段时间你在“充电”,不是在“摸鱼”。

这种仪式感带来的不仅是技能提升,还有心态变化。当你能主动掌控一段时间,而不是被工作推着走,就不会觉得“躺平”是唯一的出路了。

四、今天就能开始的“技能提升方案”

对抗工作倦怠的不是“躺平”,而是用技能构筑“可控感”。当你能通过代码简化报表流程、靠专业知识说服厂商工程师时,工作就从被动应付变成主动创造,这正是你的职场底气。

给大家一个立马就能用的行动方案:

1.花5分钟想清楚:“工作里哪件事最让我头疼?”(比如“统计数据总出错”“系统总出现故障但找不到原因”)

2.打开手机,搜一下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入门教程(比如“Excel数据校验技巧”“网络故障排查步骤”)

3.今晚睡前花10分钟学第一节课,明天上班就试着用一次。

不用急着成为“高手”,先让自己“比昨天强一点”。等你靠自己的技能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就会明白:咱信息科的人,靠本事吃饭,真的能做到“终身不后悔”。

最后想说,我现在还是会加班,但多数时候是“想把这件事做得更漂亮”,而不是“不得不做”。这种主动和被动的区别,就藏在你愿意为技能所花的每一分钟里。年轻人,别躺平,你的本事才是最靠谱的“靠山”。

【作者简介】

石一三(笔名),专注医疗信息化领域二十载,累计发表10余篇专业论文,主导研发并获得5项软件著作权。对低代码平台技术研究与实践颇有心得,当前主要深耕大数据、软件研发、人工智能领域,专注于临床业务与人工智能结合的场景化落地研究,致力通过技术解决医疗信息化中的实际问题。

此图片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HIT%E4%B8%93%E5%AE%B6%E7%BD%91%E8%AE%A2%E9%98%85%E5%8F%B7.png
关注HIT专家网微信订阅号
精彩不容错过!
寻求“商务合作”请扫码填写需求
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责任编辑:晓青】

赞(3)

评论 1

评论前必须登录!

 

  1. #1

    非常好,贴合工作实际,有学习借鉴意义。不少年轻人不愿意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做事。一是不学习,无能力,二是跟风躺平,做多做少,收入差别不大。

    180121868582个月前 (07-29)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读者来稿 | 医院信息人“反躺平”秘籍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