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徐苗桑:用好AI工具,医院信息部门要做好能力建设(附视频+课件)

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李崇铭

“DeepSeek激发了医疗机构对AI应用的探索欲,实践案例争相涌现。但AI应用落地不能生搬硬套,需要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学人之‘鱼’不如学人之‘渔’。医疗信息化行业最应该关注的是如何用好DeepSeek,释放AI潜能。”

2025年4月,在HIT专家网主办的“AI时代的医院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培训会”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温医大附二院)信息中心总监徐苗桑介绍了医院在AI智能医疗、智能服务方面的实践进展,并分享了数智化时代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微信扫描二维码,观看讲课视频

AI赋能“更简单、更智慧的医疗”

AI驱动正逐步成为智慧医疗建设的新趋势,智慧医疗应用逐步从聚焦功能拓展到聚焦体验升级。“这种角度的转换,类似于游戏《星际争霸》中从国家到星球的视野变化,让我们看到了智慧医疗发展的更多可能。”徐苗桑认为,面对人工智能日新月异的发展,医院信息部门的关注重点不是模型大小,而是大模型“智能涌现”带来的能力提升。

“‘让看病更简单、让医疗更智慧’是医院信息部门的使命。”徐苗桑认为, DeepSeek火爆出圈,但本质上仍是大模型,其整体技术范式并没有颠覆,如何解决模型幻觉等问题有待深入探索。“如何在场景中更好地使用DeepSeek”是当前应重点思考的问题。温医大附二院本地化部署了DeepSeek V3、R1等模型,并按场景进行AI应用探索:

在智能医院方面,“多场景AI医院助理”集成规则、制度及操作说明等,作为面向医院内部工作人员的智能客服,降低了常见问题的沟通成本。

在智慧医疗方面,信息中心整合大模型知识库,在HIS系统上线“多场景AI医生助理”,可基于实时更新的知识内容进行跨领域整合与全局性思考,为医生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温医大附二院正探索“病历草稿生成功能”,基于文本理解和实时听写处理能力,AI整合患者病历、检查检验报告,提取关键信息,总结病程,在几秒钟内生成病历草稿,供医生修改后引用。

“围绕这一功能,我们和医院质控部门进行了沟通。有人对AI应用比较焦虑,认为AI应用可能是对人性的考验,担心医生会对AI生成的内容全盘接受。”徐苗桑介绍,该功能目前仅在儿科等科室进行试点应用,让医生有更多的时间聚焦与患者与患儿家属的沟通。

温医大附二院还尝试借助AI实现VTE、TNM自动分期等量表的自动预填写,通过医生审查确认的方式减少填写工作量;充分发挥自研能力,探索AI助手与HIS业务场景的深度嵌合等。

在智能服务方面,医院小程序患者端上线“智能医助”功能,可提供健康咨询、就医导诊、报告解读等功能,成为“服务找人”的新载体。面向医生,“HI医生移动端”上线“HI小助”版块,其中的语音转文字形成备忘录、自动润色等功能使用率较高。医院还与厂商合作,为有尝试意愿的医生打造“数字人分身”,可实现语音解答、诊间屏展示等。

温医大附二院探索医疗AI应用全场景矩阵,计划将更多应用场景持续拓展至诊疗流程智能化、报告智能处理、数据治理体系、智慧管理等方面。如:智能科研助手ChatPaper,对上传论文PDF进行解读,用户可通过对话的方式更高效地获取信息;智能IT运维,可根据上传的图片、语音完成自动报修,并根据值班人员等分工进行分派。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信息中心总监徐苗桑

坚持能力建设,把握AI时代的医院话语权

面对DeepSeek引发的AI热潮,徐苗桑认为,医院信息部门应该从技术角度进行客观评价与统筹规划,其中,算力与模型的部署问题值得关注。医院信息部门可基于应用场景选择AI调度策略,以减少AI应用成本。

比如,针对患者端小程序、健康咨询、科普问答等应用,可采用云端API调用模式,无需本地部署即可持续获取最新的大模型能力;对于涉及高敏感度数据的电子病历解析、医学影像分析、个性化诊疗辅助等应用,应采取本地化部署,确保安全合规,降低数据泄露风险;对于智能问诊、数据处理等临床辅助应用,可采取云端API与本地化部署相结合的混合模式,更好地利用计算资源。

“面对智慧医院各类建设目标,我们选择‘做加法’,将坚持自研与外购相结合,保留信息中心的自主能力,主导系统的修改和迭代。”徐苗桑说。

历经20年的团队建设,温医大附二院信息中心/大数据中心,已从最初的3名维修人员发展至目前55人的“大家庭”,并按照需求管理、开发测试、实施运维、网络数据安全进行了分组。“我们始终坚持自主研发,团队近半数是开发人员。”徐苗桑说,自研模式的灵活、自由为医院近20年的高速发展提供了便利;合作自研的模式,能够确保信息中心的自主性,保证院方话语权,本地化运维也更加可靠及时。以HIS重构为例,温医大附二院的思路是打好基础架构,在医院打磨流程的基础上发挥厂商技术优势,打造特色、规范、高质量的新一代HIS系统。

在医疗AI浪潮中,温医大附二院信息中心将继续探索,实现医院业务优势与厂商技术优势的“1+1>2”。“医院信息化工作是人干出来的,AI只是工具;团队是带出来的,能力的提升需要日积月累。”徐苗桑说,医院信息中心要有一颗“技术”的芯,避免技术空心化,还要作为连接科室需求与系统功能的桥梁,做好管理思想的“搬运工”和实践者。

【课件下载】

【精彩回顾】

陈妍妍:五大平台,构建AI创新转化的“同济方案”(附课件)

田宗梅:以小见大,医疗大模型应用需“精雕细琢”(附视频)

复旦儿院葛小玲:理性看待AI浪潮下医院信息部门的机遇和挑战

仁济医院郑涛:因地制宜拥抱新一轮医疗AI热潮(附课件)

北京友谊医院王力华:医学数智创新中心“四招开新局”(附视频+课件)

于雪梅:如何借助信息化实现“合理用耗”?

此图片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HIT%E4%B8%93%E5%AE%B6%E7%BD%91%E8%AE%A2%E9%98%85%E5%8F%B7.png
关注HIT专家网微信订阅号
精彩不容错过!
寻求“商务合作”请扫码填写需求
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责任编辑:陈曦 版式:明超】

赞(1)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徐苗桑:用好AI工具,医院信息部门要做好能力建设(附视频+课件)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