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届医学人工智能大会将于9月26-28日在济南举办
以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为核心议题。
以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为核心议题。
覆盖25000余种临床疾病、253类医学实体类型、416种医学关系类型、2000万余三元组。
构建一个覆盖广泛、协同高效的病理诊断AI生态。
“微服务+异构”(即外挂大模型)的方式具备多种优势。
图像一次性合格率上升至98%,报告平均撰写时间减少4分钟,报告准确率提升至96%。
“病历文档→PDF→OFD”不是最优路径,“病历文档→PDF”已经让大量信息永久丢失。
“粤医智影”依托先进AI模型,可自动识别肺炎、骨折、肺结核、冠脉钙化等多类高发疾病。
人工智能最该发力的领域,应是人类不愿投入精力的重复与繁琐环节。
应对数据隐私、算法偏见、模型可解释性等挑战。
医院信息化工作是人干出来的,AI只是工具。
“医学AI发展到今天,为什么一直在发布,临床总是不应用?”
时间:7月3日下午13:30-17:30;地点:国家会议中心。
下一代医疗IT系统的特质:未来HIS可能是大量智能体的存在。
信息部门搭好平台,临床专家团队“登台唱戏”。
医疗大模型的应用体会:“四个不能”与“四个特别”。
系统的功能能力、功能形态、集成模式、数据架构、基础设施等都将受到影响。
这是北京信创工委会卫生健康行业工作组自4月正式成立以来举办的第二场学术活动。
注重AI与业务流程优化的全新组合,奔着患者问题去、跟着患者问题走。
请您来答:医疗行业的算力建设与应用模式应当怎么选?
冷静对待,做好基础设施、模型选择和系统方面的规划。
由HIT专家网学苑主办的“2025年医院人工智能应用专题培训班”成功举办。
在医院门诊推动多智能体应用协同,需要系统规划的顶层设计。
制定公立医院运行管理行业标准,输出公立医院运行管理人工智能“安贞方案”。
“常州市全诊大模型医疗人工智能工程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医院信息部门需从单纯的“技术支持者”转型为IT“战略规划者”。
5月22日(星期四)14:30-17:00,在线直播。
充分调动临床科室的积极性,为AI应用铺垫好舞台。
AI是CHIMA2025的关键词与高频词。
为AI在医疗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安全应用筑牢根基。
这是北京信创工委会卫生健康行业工作组举办的第一次学术活动。
最新评论
是的,这需要院内达成一致,领导层面须支持。
非常好,贴合工作实际,有学习借鉴意义。不少年轻人不愿意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做事。一是不学习,无能力,二是跟风躺平,做多做少,收入差别不大。
是的
思路很重要,行动更重要
售后服务(治疗,诊疗后有疑问需要咨询医护人员)很好啊,医院应该提供这样的渠道并且不需要收费吧,除非你是土豪,个人觉得,咨询可以有,收费较难接受,利益分配好像也很难合理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