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孙婧
医疗AI浪潮袭来,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规划与场景落地如何创新?医院信息科应如何锚定新角色?2025年11月14日—16日,由河北省肿瘤防治联合会医疗信息专业委员会与河北省抗癌协会肿瘤信息化管理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邢台市人民医院协办的“河北省肿瘤防治联合会医疗信息专委会2025年度学术年会”在邢台召开。
本次会议由邢台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刘登湘,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常务副院长(主持工作)何宏涛致辞。邢台市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郑中强,河北省人民医院信息管理处处长高伟、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医院院长助理、信息科/运营发展部主任赵思诺,邯郸市中心医院信息科副主任李星、邢台市中心医院信息科科长郭子健、秦皇岛市工人医院信息科主任宋超主持。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信息化专家做精彩演讲。
以不变应万变:守牢网络安全与合规底线
无论技术如何变革,作为信息人都要为医疗机构守住网络安全与合规的底线。
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才有分享了对医学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与风险治理的看法。他认为,医疗AI在做预测式应用时,要注重数据维度的完整性。例如,在某个诊断大模型训练时,无论如何增加训练数据量,其预测性指标却停留在“玻璃天花板”下,一是诊断准确率停滞在87.4%;二是可解释性指数低于0.45的临床警戒线。其底层原因在于所使用数据的维度:因为,ICD编码是二维特征向量。二维向量的数据,不能表达肺炎病例中“细菌感染→右肺上叶浸润→C反应蛋白升高”这种因果链的信息。
此外,王才有建议,为确保医疗AI应用的安全和有效性,还应关注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数据合规使用。AI应用使用患者数据,必须严格遵守授权范围内使用的规则。二是信息交换技术可靠。医疗AI系统与医院现有信息系统要进行集成,遵循医疗信息交换标准。三是符合AI应用规范。医疗AI使用前需进行伦理审查。四是做好责任界定,明确在使用AI产品时,医生、医院、技术供应商等多方的责任界定。
当前医院面临数字化转型与网络安全的双重挑战。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海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韩文报介绍,除勒索攻击、数据泄露这两大主要风险外,“接口与系统漏洞”“合规缺陷与管理漏洞”“系统中断与混合攻击”三类新风险不容忽视。
接口方面,2023年某三甲医院两个API接口无鉴权,被连续调用超10天,泄露4万条患者数据。混合攻击方面,勒索、供应链攻击、DDoS、设备停摆等多重威胁叠加的复合威胁应予警惕。此外,物联网设备的安全成为关注重点,未来应加强设备和供应链的安全防护。
“当然,网络安全最大的风险不是技术而是人。要始终检查系统的合规性,杜绝管理漏洞,这也是网络安全的底线。”韩文报强调。
主动求变:让信息化成为医疗AI生态创新的抓手
除了守正之外,还要主动求变。如何让信息化成为医疗AI生态的创新抓手,是当前医院CIO们的新议题。
在鼓励临床科研创新的背景下,临床试验信息化建设已是大势所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信息部主任衡反修分享了数字化技术驱动临床试验创新发展经验。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自2013年上线门诊免支付系统,2016年自主研发GCP(Good Clinical Practice,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工作站,到2023年升级GCP药房、建成基于质控报告的预警模型,2024年开通在线访视、DTP药物直达、智能筛选,医院临床试验信息化以解决急难问题为导向,逐步建设完善。
“信息科要善于倾听和理解临床需求,并提出解决方案;同时重视将临床试验信息化纳入医院统一信息规划范畴。”衡反修说。比如,临床面临不知道哪些患者是临床试验患者的问题。信息部的解决方案是,设计临床试验患者HIS入组程序,对患者打标记,临床大夫和护士看到患者醒目提醒,避免错误用药等行为。
在信息化建设加持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临床研究学科影响力持续强化,在全国GCP量值牵头榜、肿瘤专科医院榜蝉联第一。未来,临床试验正从流程管理转向AI驱动,将继续拓展虚拟临床试验等新生态。
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发展运营部主任兼信息中心主任吴庆斌介绍,为解决“分级诊疗难落实、医养体系待优化”等医改难题,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全面推进区域医疗健康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主要举措包括:
构建全域互通的数字基础设施。建成覆盖区、镇、村三级医疗机构安全、可靠的卫生专网和卫生健康云。目前全区医疗机构同一张网,利用200余条OTN链路,连接180个医疗机构。
统一核心业务系统与信息平台。全区公立医疗机构启用统一的核心业务系统和信息平台,形成“一个入口登录、多业务协同、一体化管理”的运行模式。截至2025年11月,已顺利完成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顺德区第五人民医院及全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核心系统上线,日门诊量超2.5万人次。
夯实数字化转型的坚实基础。启动顺德卫生健康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建设,目前完成已上线医疗机构的首批历史数据入湖(过去5年数据),入湖数据总量17.2亿条。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诊疗与管理。在一体化系统基础上搭建AI智能辅助功能,在病历书写、影像诊断、临床决策支持、智能随访等场景为医生提供助力。
筑牢互联互通与信创之基
人工智能时代必将以高质量数据为基础,后者则要看互联互通与信创工作的地基牢固与否。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信息中心主任梁志刚解读了医院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方案及申报要点,认为医院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1.加强平台建设、梳理业务流程:平台建设要真实、符合实际业务,特别注意同一业务多源头多消费的情况。平台建设应健壮、可靠,建设过程中要能够反复验证平台数据准确性、完整性。
2.加强数据治理,按照互联互通相关标准进行数据改造。在定量检查中,有对数据元的数量、质量的相关要求。如不进行数据治理,则很难通过相关评测。在定性改造中,相关闭环数据、基于大数据的辅助决策、科研等,均需要良好的数据质量进行支撑。要做到统一基础数据、统一患者主索引、统一资源调配、统一系统管控。
3.总分数要高于对应级别分数,不要卡着等级分数申报。“总之,实事求是。医院普遍达不到的定性指标不要自我夸大,容易引起评审专家好奇心,最终经不住质疑。”梁志刚提醒。
“要对医疗信创有信心。经过实践,信创方案在可靠性、易用性方面没有问题。”浙江省人民医院信息化与人工智能部副主任陈朝晖介绍了集团化医院信创改造实践。
浙江省人民医院以富阳新院区建设为契机,上线信创云平台。富阳健康云为主中心(基础设施全面信创),本地超融合作为核心业务容灾中心及承载非信创应用,浙江健康云作为互联网业务中心和同城容灾中心。富阳院区信创云的基础设施以C86芯片为主,信创系统占比84%。
为何选择上云?陈朝晖认为,首先是稳定可靠,支持99.99%可用性。其次,医院专属,性能有保障。第三,安全合规,满足医院等保和测评要求。第四,弹性灵活。信创技术存在不确定因素,上云可以规避技术风险。另外,按需租用,避免一次性投资风险。
当然,终端信创改造也存在问题,如信创CPU存在多架构指令集差异,导致基于X86架构开发的软件需要重新编译优化;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存在驱动缺失或版本不匹配问题。陈朝晖认为:“信创改造是一个持续迭代的过程,需要多方合作共同推进。”
会上,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妇瘤科主任樊晓妹,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医疗设备与计算机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巍,河北省中医院信息中心副主任杨青峰,沧州市中心医院数智中心副主任胡胜利,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信息中心主任杨国杰,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信息管理处高级工程师吴学工,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信息管理处副处长毛智,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医院院长助理、信息科/运营发展部主任赵思诺,信息科科员李可欣,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信息管理处科员张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痛中心主管护师张磊,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信息管理处科员高阳,深州市医院信息科主任李世华,河北省人民医院信息管理处科员梅映雪,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信息中心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李杰,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医院信息科/运营发展部科员何怡晖分别就“人工智能在医院的场景落地与能力建设”“医院网络安全体系构建”“医院互联互通平台建设”等主题进行了分享。郑中强主任在总结时表示,希望各位同仁珍惜此次机会,让会议成果成为推动医院发展的动力源泉。
会议同期还举办了河北省首届医信工程师辩论赛、河北省首届网络攻防训练营培训及竞赛活动。辩论赛由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CHIMA)委员、CHIMA全国辩论赛策划人张毅,和CHIMA青年委员、CHIMA全国辩论赛策划人吴坤担任主席,吸引了来自石家庄、邢台、邯郸、秦皇岛、唐山等地区多家医院的青年才俊参赛。
网络攻防训练营由河北省肿瘤防治联合会医疗信息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吴学工任营长,邀请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王兴岭老师授课。
附件:河北省首届医信工程师辩论赛、首届网络攻防训练营比赛获奖名单

精彩不容错过!
【责任编辑:晓青】
HIT专家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