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IT专家网 供稿:武汉儿童医院
9月4日,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简称:武汉儿童医院)与武汉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武汉云)共同成立“妇儿健康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并发布国内首款专注于儿童抽动障碍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的专病大模型——“智动”AI大模型。该模型可提供智能问答、症状问诊、健康科普和疾病管理等一体化服务,帮助家长在孩子出现异常行为时及时进行评估和科学应对。
AI问诊嵌入医院便民服务小程序
“您好!我是您的AI健康小助理!”点开武汉儿童医院便民服务小程序,在诊疗服务页面,即可点击进入“智动”大模型,市民可直接向AI助手咨询,也可以直接进行抽动障碍和多动症的AI症状问诊。
尝试提问:“孩子总是眨眼睛,会不会是抽动障碍?”在答完小助手要求的六道测试题后,大模型进行症状问诊分析,建议对孩子的症状进行记录,并推荐相应的专科和专家。按照指示,轻轻一点即可进行专家的预约就诊。
这是武汉儿童医院与武汉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的“妇儿健康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正式启动后,迈出的坚实第一步。未来,“智动”大模型还将逐步纳入呼吸道慢性疾病(如哮喘)、肾脏疾病、癫痫等多种儿科专病,方便市民就医。
AI赋能儿童抽动多动早筛早诊
国家卫生健康委确定2025—2027年为“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进一步提高儿科、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增强群众获得感。
武汉儿童医院副院长、神经中心学科带头人,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学组抽动障碍协作组(中国抽动障碍协作组)组长刘智胜教授介绍,现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儿童抽动障碍患者约1000万,患病率约为2.5%;儿童多动症患者约2300万,患病率超过6%。
很多孩子表现为频繁耸肩、眨眼、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等行为,这些症状可能是抽动障碍伴有多动症的临床表现。超半数以上抽动障碍患儿共患有多动症。但由于症状复杂多变、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加上基层地区评估资源相对薄弱,许多患儿未能被及早发现和干预。
“开发‘智动’AI大模型,为家长提供了便捷可靠的初步评估途径。”刘智胜教授介绍,家长使用“智动AI问诊助手”进行症状问诊,通过语音或文字描述孩子症状,或上传视频。系统将基于百万级高质量医学知识库和真实临床数据,结合多模态分析技术,可生成初步症状报告并提供智能导诊建议。
该模型的研发依托湖北省儿科医疗联盟、湖北省儿童神经发育障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中国抽动障碍协作组,深度融合国内外临床指南与最新科研成果、国内外权威专著、专家共识等,并集成阿里通义千问大语言模型的技术支持,将实现覆盖患者智能问答、AI症状问诊、健康科普教育、医疗服务与随访管理的一体化专病闭环应用。
院企协同,创新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
除发布“智动”AI大模型外,“妇儿健康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还致力于推动医疗质量管理智能化。基于华为昇腾国产算力,实验室研发了“围手术期AI质控智能体”,可对手术关键环节进行自动化核查与风险预警,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提升。
武汉儿童医院院长陆小霞表示,实验室致力于搭建一个连接临床需求与前沿科技的创新平台。以妇儿全生命周期健康为主线,以主动健康管理为导向,通过将人工智能技术精准应用于妇儿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随访全过程,实现服务前置、风险管理前移,全面提升诊疗效率与患者体验,促进医防融合与院内外协同。
武汉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钟收成表示,在“健康中国”战略与“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指引下,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的融合已成为破解民生难题、推动行业升级的重要路径。“妇儿健康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既是院企协同创新的生动实践,更是以AI技术赋能民生、温暖城市的坚定探索。“人工智能+医疗”的协同创新体系,为妇儿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未来,实验室计划结合武汉“数字江豚”城市IP,打造“小智豚”江豚医生形象,并研发陪伴机器人等产品,将医疗健康服务延伸至家庭场景,构建更有温度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新模式。

精彩不容错过!
【责任编辑:晓青】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