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2014中美医疗信息化高峰论坛观点共鸣:质量和安全是医疗信息化的价值中枢

HIMSS评级的思路

2014年5月13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成功通过HIMSS7级。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顺利通过HIMSS 7级验证。这是国内信息化步入国际先进水平最有力的证明。然而,HIMSS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更多的只是一个“高大上”的概念。 HIMSS评级到底意味着什么?

HIMSS Analytics高级副总裁John P.Hoyt介绍,HIMSS电子病历应用成熟度评估模型(EMRAM)建立于2005年,目的是加速IT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其次是作为医院EMR发展的路线图,指导医院CIO更好地规划信息化,第三是辅助政府做决策。

美国正在驱动一场按质量付费的医疗支付变革。可以说,美国医院的IT系统是一个“支付系统”,所以医疗机构必须证明所使用的系统是有效和有意义的。John介绍,美国从2011年第二季度开始实行“支付系统”制度,到2014年第三季度,采用HIMSS EMRAM并达到7级的医院增长了209%,达到5级的医院增长了384%,整体信息化提升的速度非常快。目前,全世界的范围内大概有190家医院达到了七级。现在,亚洲有3个七级的医疗机构,其中有两个在中国——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盛京医院

“2010年刚开始做HIMSS评级的时候,很多人说我是疯子,现在越来越多的同道加入进来,已经没有那么孤单了。”王杉感慨,“2010年,我认认真真地填写HIMSS评价系统里的每一项内容,结果评分是4.421分。2014年达到7级的标准,在这个过程中,我很感谢HIMSS的理念,因为它告诉我们要做什么,达到什么。其核心理念很明确,即实现全员追踪、全程追溯、科学有效的分析,最终实现个体化纠正,知道是谁在什么时候,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做得正确与否,这是必须我们努力达到的。要实现这一目标,信息化是唯一的出路。但有一点要明确,信息化不能取代人,但是必须借鉴信息化工具。”

“对盛京医院来说,通过HIMSS七级是我们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全宇说,“今年5月份做预评估,当时评估验证官告诉我们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改善。10月25日,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全宇认为,中国电子病历功能应用评级标准,与美国HIMSS的评审的出发点不同,前者更多的是从信息化系统所实现的功能角度来考虑。“HIMSS是医疗流程完善的一种体现,它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但是HIMSS不是信息化建设的终极目标,我们要把这个思想切实地应用到医院里面去。其实我们在做信息化的时候就会发现,到头来还是殊途同归,最后要和国际的规范走到一起,我们做的只是其中一部分。”

北大人民医院在信息化建设上,花了很大的精力在系统集成方面,而盛京与北大人民医院最大的不同是,盛京医院主要的信息系统都由东软完成,在一体化上显然就轻松很多。“很多医院参观来问我们,你们怎么做集成?我回答说没有做集成。再问是几块‘拼接’的时候,我说我们用一块板,不存在‘拼接’问题。”全宇介绍,除此之外,盛京医院在信息化上也有自己的特色,例如各类电子申请单、患者知情告知书和同意书通过指纹+电子签名完成、自反馈系统等。

新加坡Integrated Health Chong Yoke Sin介绍,原来新加坡有6个医疗体系,各自为政。2008年把各个部门的IT部门整合成一个团队,摸清所有IT系统的家底后,前后花了三四年的时间才实现完全的整合和融合。现在,各个医疗机构可以看到彼此的治疗方案、用药等信息,80%的医院基本达到HIMSS 6级标准,将来希望能够达到七级。

大数据时代:挑战医院数据利用能力

如果说互联网时代打破了医院的信息围墙,那么,大数据时代,则是挑战医院对海量数据的应用能力。

美国医学会(AMA)主席Robert M.Wah先生介绍,美国医疗信息化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的发展,第一阶段是HER。2009年奥巴马通过一项高科技法案,投入300亿美元的医保补偿方案来鼓励医院购买医疗记录软件,而这300亿美元中,很大一部分是投入到病历的电子化中;第二阶段是HIE,即信息互换。第三阶段是基于第一和第二两个阶段的积累,利用信息平台做健康预测和决策支持。

今天所建立起来的医疗信息平台,不是单一的数据库,而是所有的信息都汇聚成一个数据群。医生、护士、医院、政府或者医保体系都把信息投入到这个群里,然后按需抽取,这就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前提是通过技术实现信息的可获取性。这也是我们正在努力做的工作。HIMSS正在不断的推动美国以及全球在这方面的发展,希望能够通过技术信息来实现信息互换,这样才能可以更好的实现这个目标。” Robert说。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王宇认为,信息化不是使医疗过程更便利,而是使信息化真正的服务于患者,不应该止步于医院的围墙。健康信息和医疗信息上升到了呼之欲出的程度,通过信息系统把所有医院和患者的信息都存放到一个大网络空间,如果这个体系运行起来将对健康保障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际上,中国的传染病健康系统已经局部实现这个“大网络”概念。王宇对此也很自豪,全国68000个医疗单位的信息,100%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8%的县级以上的医院,91%的乡镇卫生院都连在我的网络里。“如果说数据是资产的话,那我的资产要巨大无比。”

但这些数据怎么用?王宇介绍,目前中心将收集的信息用于治疗管理,每年追踪和管理治疗27万艾滋病患者,在系统里已经有非常详细的调查方案。每年跟踪治疗85.5万结合病患者,医院确诊后要至少要进行6个月的规范治疗,现在通过手机信息、电子药盒等方式提醒患者服药。下一步,我们也在努力推进对传染病患者实行全面的健康管理,与病人建立长期的互动,未来将逐渐推广变成一个全社会的健康管理模式。

王杉认为,现在医院面对的不仅仅是数据大小的问题,还有是数据如何整合、如何应用的问题。“信息化发展到今天,几乎所有的机构都面临整合的问题,尤其是有历史的机构。整合最难的地方不在技术和方案,而是改变利益关系和改变习惯。下一步该怎么走?其实在信息里潜在很多大数据,而这将给我们带来机会。”

1 2 3
赞(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2014中美医疗信息化高峰论坛观点共鸣:质量和安全是医疗信息化的价值中枢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