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李楠专栏】我的可穿戴健康之路

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李楠

怕黑的李白

有句话说得好,男人心中始终潜伏着一种“玩具”情结,无论是小学生手里用木头做的刀剑、纸折的飞机,还是40多岁身负重担的男人“密室”里的收藏,或许都是童心未泯的表现。

男人永远不会长大,只是他们的玩具变得越来越昂贵和复杂,也不再像小时候那样通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喜好。

对我来说,医工专业出身加上常年在医院工作,我对可穿戴设备情有独钟,对它的要求也不仅局限在酷炫好玩,我更希望它能在个人健康领域有所作为。真实情况如何?在本文中,我结合自己的可穿戴使(败)用(家)史浅谈一点自己的感受。

一、智能手环篇

很多人的可穿戴之路始于手环,我也不例外。当小米手环把价格压到百元以内,一夜之间,似乎每个人的手腕上都多了时尚和智能的象征:手环。

在手环流行的日子里,我也尝(败)试(家)了很多产品,从外观和功能上来说大同小异。其中,佩戴时间最长的是下面这款,原因也挺简单:“蓝牙耳机+手环”合二为一的设计,既满足了我随时接听电话的需求,也解决了我的蓝牙耳机用完后的放置问题。换句话说,在我眼里它首先是一款蓝牙耳机,其次才是一个手环。

想来也觉得尴尬:在计步、睡眠等各种噱头相继褪去后,继续让我佩戴手环的原因居然是为了接听电话、收纳耳机这样一个原始需求。这应该是工业设计的胜利,手环的失败吧。

智能手环图1 某款将蓝牙耳机“藏”在手环里的产品

至于说好的健康监测呢?手环能记录的无非就是每天走了多少步,消耗了几百大卡的热量,睡了几个小时等等。然后呢?然后你自己看着办吧。

退一步讲,步数算不算一个指标?我理解,算一个社交和娱乐指标吧,因为大多数人记步的终点就是运动排行榜点赞。

所以,在手环这个层面,它带给我的更多是工作便利和社交娱乐,至于健康嘛,金玉其外。

二、智能手表篇  

智能手环和手表,本质是同一想法在不同层面的产品呈现。由于有了更大的显示区域,智能手表可以用来做更多的事。我入手智能手表的原因则是因为跑步:最初我只是在手机上安装跑步应用疯(瞎)跑,只关注配速和跑量,希望配速越快、跑量越大越好。

实际上这种做法容易适得其反。在接触到了MAF训练法(一种通过控制跑步心率来提升有氧能力的准专业跑步训练法)之后,我开始放下手机,戴上可以实时监测心率的运动手表,以便更好地矫正和优化自己的跑步。坚持下来受益匪浅。

智能手表图2 跑完步查看关键指标曲线图,已经成为我的习惯。

在智能手表这个层面,随着心率、血压这样更“接地气”的生理指标逐渐成为监测标配,可穿戴设备更加贴近健康、应用场景也变得丰富。更重要的是,这种监测+运动的运动方式代表了个人健康意识的提升:养成运动习惯只是第一步,进一步追踪和量化运动时的身体状态,并及时调整运动量,让身体保持在最佳状态,才是更重要的。

当然,遗憾和不满还是有的。抛开数据的丰富性和准确性这种老生常谈的话题,我更在意的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穿戴设备也是一种UGC(用户生成内容)。用户不断创造数据并上传到云端,却没有得到具有指导意义的反馈意见。让用户独自面对心率、血压这样略显专业的生理数据,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三、智能衣物篇

在我最初的可穿戴计划里,并没有考虑过智能衣物。市面上没有见到类似的产品,我也没想清楚智能衣物的产品逻辑:衣服毕竟是一个需要长期穿着的整件,不像手表、手环这样的配饰。智能衣服怎么穿、怎么测、怎么洗、舒适度等等,这些都是问题。

有些问题没想清楚,有些问题已经来了。不久前我身边先后发生两起运动猝死事件:先是在本地足球群里看到一位球友赛后在场边休息时猝死;紧接着又听闻一位当年与自己共事过的领导在跑完五公里后倒地晕厥,抢救无效而死。

这两件事让我把注意力转向了三“心”:心脏健康、心电信号和心电图。心脏是人体核心器官,心电信号是关键生理信号之一,心电图则是一项基本的筛查手段检查。在三“心”这个细分领域,应该有可穿戴的一席之地。

这时,朋友的创业产品,一款号称是市面上唯一买得到的多通道实时心电采集智能服装也上市了。我理(厚)所(着)当(脸)然(皮)管他要了一件来试穿。

衣服到手后,我赶紧拍了图片和资料发到某医工专业群,他们的第一反应是:这不就是个Holter(动态心电图)吗?

智能服装图3 一款可以测量心电的智能服装结构

的确,站在医工视角,这件智能服装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医院的动态心电图机,也就是Holter。在医院,大家都喜欢用“背着Holter”这样的描述,这一个“背”字,也凸显了动态心电图在使用中给患者造成的行动不便、体验感不佳、影响日常生活等问题。

传统Holter图4 传统的Holter需要这样“背”

那么,这件智能衣服的出现,仅仅是为了把Holter“穿”在身上?

带着刚才关心的几个问题,我开始使用:

首先是怎么穿?

对于跑步和踢球时穿过紧身衣的人,这件衣服并不陌生,没错,就是穿着紧身衣的感觉,不过这可能是我平生穿过最紧的紧身衣。这样的设计,应该是出于测量时让织物电极紧贴皮肤的考虑。

衣服上身后整体舒适度不错,五个织物电极并没有造成任何不适,只是在照镜子时可以刷出一些存在感。当然,在照镜子时我又发现了新问题,胸口这个“心扣”(说明书上就是这样叫的)有点儿太突出了,特别是当它工作时泛着蓝光,总会不自觉地吸引周围的注意力。

对于一件智能可穿戴衣物,可以长时间穿戴是最基本的要求,这一关算是过了。

接下来就是重点了,也就是“监测和测完了怎么办”的问题。在前面我已经表达过自己的观点,对于步数这种偏社交的指标,不测也罢;对于心率这种运动场景中的关键指标,测了我自己分析也行,毕竟简单;但对于心电图这样专业的核心生理指标,如果测完了还要用户自己去分析判断,那可就是“耍流氓”了。

庆幸的是,我穿上这件智能衣,用配套的手机应用跑了一遍流程,发现应用里提供了对测量结果的在线诊断和解读服务。如图所示:

kechuandai5图5 从测量到诊断,既是一小步,也是一大步。

为了验证灵敏度,我通过憋气、急促呼吸等手段,人为制造了几起异常。对此,诊断平台也发现并委婉地进行了提示:“信号不良,疑似异常”。

kechuandai6图6 此款智能衣服配套的应用,对我刻意制造的异常数据给出了提示。

这里有几个值得商榷的细节:

1、在一款面向患者大众的应用里,提到AI诊断这样的字眼好不好?最近跟一个朋友聊天时,发现对方并不知道AI是人工智能的英文缩写,建议还是改为更好理解的描述。

2、应用中的诊断类型只有“AI诊断”,而且诊断报告也比较简单。如果后期能增加医生诊断会不会更有说服力?再者,如果产品真的做大做强了,海量的心电数据单纯靠人工分析可能难以维系,人机结合的方式或许是最佳选择。

在另一款心电远程监测的产品介绍中,我看到了医生参与远程心电诊断的价格如下:

kechuandai7图7 某款远程心电产品中的人工收费项目和价格

从价格上来说倒是跟医院面诊相差不大,但是医患双方是否接受这种模式?特别是对于一份来自可穿戴设备的远程心电数据,医生在报告中能给出怎样的结论,用户习惯需要培养。

四、思考篇

回到开头的问题,可穿戴设备能为个人健康做什么?在我的案例里,经过从手环到手表,从步数到心率,可穿戴在我的生活中慢慢贴近健康;从手表到衣服,从心率到心电,可穿戴开始尝试打造个人健康管理闭环。

从定位上来看,我认为,即使是医疗级的可穿戴设备也不可能颠覆医疗,因为医疗的核心还是医院和医生,智能可穿戴设备只能是帮助医生做一些辅助治疗的事。因此在“硬件+心电算法+APP”的框架之外,如何搭建一个适用性强、用户体验好的服务平台,从而找到对自己最有利的商业模式,也是可穿戴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注:本文仅为个人意见,文中的想法、产品均不构成任何购买建议。)

作者简介

李楠,男,33岁。先后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和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计算机学院。入行十年,上过山、下过乡、带过兵、扛过枪,历经基层医院信息科、卫生行政机关等岗位,现就职于原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医务部。

【责任编辑:谭啸】

赞(1)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李楠专栏】我的可穿戴健康之路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