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任连仲:53岁大转行

 

 任连仲,天津蓟县人。我国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研制者之一,53岁从国防科大调到解放军总医院,带领团队出色完成“军字一号”工程研发任务。

任连仲:53岁大转行

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 朱小兵 

 

任连仲,1934年生于天津蓟县的一个农村。

 由于家贫、战乱,他很晚才上学。到大学时,他发现自己比城里的同学要大三四岁。“我小学只念了两年半,其中有几段时间每天还要先帮家里打柴干活。”

从不情愿中走来

 看到拖拉机翻地特厉害,少年任连仲萌发了学机械、造拖拉机的梦想。

1956年,任连仲进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按照苏联专家的要求,先读一年预科。一年之后,学校把这些预科生召集在一起分配专业。“任连仲,空军工程系!”他一听很高兴,心想终于跟机械干上了。到了空军工程系,系里又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划分专业方向。结果宣布:“任连仲,四科。”此时他发呆了,因为四科是无线电工程。“给我分到四科,根本不是自己想像的。”

 刚学完专业基础,班主任突然通知11个同学:“建设新专业需要,你们从现在开始担任见习助教。”11个学生被分到了10个教研室。这是任连仲根本没有想过的。“从专业划分到工作分配,这一路都不是自己想像的。”任连仲感慨。

早期的幸运

任连仲又是幸运的。我国著名计算机专家慈云桂先生,正是电子工程系副主任。慈先生创新思路极强,他提出,搞计算机不能光念书本,要学会自己造计算机。

任连仲觉得非常幸运。“计算机教研室组建不到一年,就成立了一个五人小组,开始造计算机了。”任连仲就是这个五人小组的成员之一。

 由于有国防科委的支持,能够拿到器材和设备。这样的条件,是当时一般教学单位无法获得。“我们还算争气,仅用了两年多一点时间,到1964年,就做出了一台完全自主研发的晶体管计算机——441B。”国防科委立刻下文件,要求所属高等院校、研究所,每家派一个分队到哈军工学习。来了近百名“学员”,好多都是教研室主任带队,让任连仲他们这批年轻人讲解这台新研制的计算机。

那段时间,学院的晒图室、打字室日夜忙碌。学习班结业时,各单位都扛着图纸资料回去了。不久,国防科委系统的研究所、高校、实验基地,全部都用上了计算机。同时,天津计算机厂开始量产。这是新中国第一批投入实际运行的晶体管计算机。

1970年,任连仲随学校南迁到今天的国防科大,期间一直没有停止各种计算机的研发。

53岁大转行

1987年,任连仲从国防科大调任三零一医院计算机室主任,这次“跳槽”,从专业到行业跨度都很大。“到了三零一,我都不敢说话,当了两年新媳妇。毕竟,搞信息管理不同于计算机系统,必须先熟悉医院业务。”

 一开始,任连仲抓紧熟悉各种语言,还自己编程。这时,一个同事跟他聊天:“40岁人干40岁人的事,50岁人干50岁人的事。”这句话让他恍然大悟。“室主任的重点不应该跟年轻人比编程能力,应该重点做好两件事:第一,组建精英团队;第二,争取有价值的课题。”

 凭借多年在计算机教育科研领域的人脉优势,任连仲很快从清华、国防科大招收了多名新生力量。国防科大来的第一名学生,就是现在的室主任薛万国。

 接着是做课题。之前,计算机室也有课题,主要是跟大学合作,系统多由合作方给出,而实际测试时很多地方不适用,需做大量修改。任连仲认识到,“可以跟外部合作,但必须自己主导。”

争取“军字一号”

 任连仲用了“很不容易”四字来形容争取这项任务的过程。他敏感地意识到,总后卫生部对全军卫生信息系统的研发思路发生了重大转变,即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发一套强大的医院信息系统。

“当时,我就想争取这个任务。要争取这个任务,必须先让分管信息化的傅征局长了解我们这支队伍。”于是,他在室里布置任务,针对医院信息化的热点难点,分头准备。然后,跟傅征局长打电话,请他来参加室里的沙龙。傅征局长爽快地答应了。

2011年4月,任连仲主任与福州总院陈金雄主任、本文作者在西安合影。

那天晚上,任连仲从食堂给每人要了两个包子,一碗汤。大家围绕医院信息系统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展开讨论。傅征局长认真地听,听完以后,做了一个发言。会后,立即把这个发言整理成文上报给主管副院长廖文海。廖院长看完后便对傅征局长说:“你在我们计算机室的发言很好啊。”不久,傅征最终把“军字一号”的研发任务定点在三零一。

“军字一号”的目标是军地都能使用。接到任务后,全室同志异常兴奋,热火朝天,集思广益,不分白天黑夜,还动员了外部的有用资源。系统研发实际用了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其中,约三分之一用于方案论证和整体设计,三分之一编制程序,三分之一测试和试用。

 至今,“一号工程”已经跨过了十多个年头。医院还在用,市场还在卖。三零一计算机室团队的实力、学术风气和工作作风,以及哈军工和国防科大优良传统的影响,无疑都给这套医院信息系统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链接:

三零一计算机团队是怎样炼成的

多年来,业界广为认可,三零一计算机室是一个能干的优秀团队。

任连仲主任对于这个团队,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以至于在他即将退休之时,朋友几次请他去做别的业务主管,都婉言谢绝了。

他认为,当好基层业务主管,一是要体贴自己的同事。谁付出了多少辛劳要充分理解,谁有什么困难,要放在心上,年轻人有什么愿望要知道。二是要要相信自己的同事。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和学术氛围,再加上能充分体现人生价值的事业,每个人都会发自内心地主动干工作。因此,他不主张上下班打卡。三是要知人善任。每个人的学识和长处不同,怎样发挥不同人的专长,是考验信息主管能力的重要方面。四要培育良好的学术风气。既要言传又要身带。早年,三零一与人大合作的项目申报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室里人都坚持老任要排在前三名里,但他执意不肯。时至今日,这个室,为论文署名和报奖排名,从未发生过争论。

 三零一计算机室的良好学术氛围,对它的效率和成果有着长远影响,最典型的是“军字一号”启动之初,薛万国提出,“要搞精品!”任连仲觉得这个口号很好,就极力宣传,鼓励大家树立精品意识,并最终把“一号工程”打造为精品工程。

任连仲:53岁大转行
图为2007年2月,解放军总医院计算机室组织的新老同事聚会合影。 【本文首次发表于2010年计算机世界报30周年特刊】

 

 

赞(6)

评论 1

评论前必须登录!

 

  1. #1

    任老师是我国医疗IT的前辈,也是医疗IT的领跑者。。。

    飞得更高12年前 (2012-12-1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任连仲:53岁大转行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