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专访芬兰LIS供应商myLab董事长Esa:如何玩转医生临床诊断所需的70%信息

以下是HIT专家网记者与Mylab董事长Esa、新任CEO  Samuli的访谈实录。

HIT专家网:LIS的价值在哪里?

芬兰Mylab Oy集团新任CEO Samuli Niiranen

芬兰Mylab Oy集团新任CEO Samuli Niiranen

Esa:如果LIS坏掉了,芬兰的医院将不会发放任何药物。临床医生日常有70%的信息都与检验相关。95%的数据是自动发送,包括下医嘱,检验报告等,在提供优质的检验服务的同时,节省了人力。LIS系统基于人工智能引擎,自动审核上千条规则。这些规则的形成,正是源自实验室当中的最优秀的检验医师的经验、知识,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系列算法。所以,我们把检验的知识做进了LIS系统。检验信息化在芬兰是人工智能领域非常经典的案例。

HIT专家网:LIS产品如何划分和换代?

Esa:我们现在是第六代LIS,面向整合的实验室机构,第一次把实验室不同的小组,微生物、病理、血液,全部放在一个系统里。这是因为实验室内部不同小组工作开始自动化协同。临床一个诊断过程,要看全方位的检验信息。

第六代LIS的最大核心,是支持临床基因诊断学。基因检测越来越多,实现个性化检验,支持个性化药物。临床医生做决策,70%的信息是来自检验,未来这个比例会更多。同时,第六代也是支持移动终端的,便于医生随时随地获取信息。

在芬兰,LIS经历了六代的更迭,其更新的背景一方面与计算机技术创新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检验设备、临床诊断医学模式的进步息息相关。

第一代:基于纸带打孔计算机开发。

第二代:将检验仪器和计算机连接,实现检验信息的传输。

第三代:基于小型机环境。

第四代:医生工作站版。

第五代:网络化环境。

第六代:集成化、云化、移动化。其中,集成是最大的特点。

HIT专家网:Mylab对于全球化战略有着怎样的考虑?

Esa:2005年,我们预见到芬兰国内的市场增长有限,必须扩张到其他国家。但是,美国、英国、德国,却发现这些市场很饱和了。一些新的机会应该来自新兴国家,中国、印度、巴西、南非。我们首选锁定中国、印度。2007年,我们通过伙伴了解到中国将启动新一轮医改,中国政府在考察北欧的医疗模式。我们决定应该投资一个有希望的国家。

中国是一个非常与众不同的市场。实验室至少有20年的历史,大部分实验室还在医院内部。检验技术与世界并没有什么不同,硬件都很先进。但是,实验室大都在医疗机构内部,好像90年代的芬兰,也许这种格局在中国会持续下去。但是,我们认为,芬兰的医疗资源集中化,在全世界发生了,中国也会如此。

初到中国,我们最大的惊讶是:这边有很多小的LIS公司,很多的竞争对手,价格非常之低。

HIT专家网:中芬医疗实验室的差别是什么?

Esa:上世纪90年代,芬兰同样检验产能过剩,可以做两个芬兰实际的需求量。设备只有一半的使用率,每个医院、诊所都有。随后发生了一系列转变:第一,当时Mylab产品开始帮助一个实验室服务几个医院;第二,每个地区设立一个实验室就够了,检验资源走向集约化,慢慢被医疗机构所接受;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医疗保险的支付报销更加严格。经历了欧洲金融危机之后,芬兰的医保不再盲目报销。这样,如果成本不够低的实验室,就很难存续了。于是,芬兰的实验室从高峰时期的1500个锐减到现在的150个,95%的实验室消失了,而且还在减少!

HIT专家网:关于SaaS模式,LIS数据的存放和安全保障?

Samuli:数据的安全保障分为两类情形。大部分客户使用它们自己的数据中心,同时,我们向芬兰云服务提供商租用了资源,量身定做,通过专网提供一些服务。这些数据中心、云中心都必须在芬兰。现在主要的困难是规划的问题,而不是安全的问题。

HIT专家网:在中国,LIS价格很低。兰博医信怎么做?

Esa:在中国,我们要推广新模式。我们希望,产品的价格和质量成正比。就像中国战国七雄,最后秦国统一天下。资源集中,成本集中,办事更高效。中国政府也在鼓励大型检验集团,我们也一直在帮助检验集团运行。这一模式,对兰博医信中国的发展很重要,是否走向集约化,决定了我们在中国的命运。如果检验室还在医院内部,我们没有任何核心竞争力。

关于产品的本地化,我们在找到可能性。我们在考虑全球化的产品。我们现有的本地化产品,都是针对中国医院开发的,我们需要针对全球布局。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正在为床边诊断系统做准备。检验项目会有分类,检验信息需要集中化管理。

1 2
赞(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专访芬兰LIS供应商myLab董事长Esa:如何玩转医生临床诊断所需的70%信息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