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er Hospital 3.0时代:知识发现
在第二阶段,信息平台的集成主要解决了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融合,业务流程虽然已实现闭环,但是业务流程和用户体验的融合度还没有发生质的飞跃。当系统的整体架构进化到基于统一的领域模型时,信息从产生到聚集,整合的是信息的整个的生命周期。这时,数据的融合进入一个新的高度,而数据挖掘和分析将迈入第三阶段——知识发现阶段。
“在第三阶段,无论是业务系统,还是集成的体系架构,行业对于医疗数据分析挖掘的能力,都会有较大的飞跃。”刘立宇说,“北大医信对于Smarter Hospital 3.0的研发已经启动1年半,预计在2015年度会在试点医院上线使用。”
刘立宇认为,在2.0时代,信息平台解决的是各个子系统和数据的集成,但各个子系统还是一个“黑盒子。当进入到Smarter Hospital 3.0时代,基于2.0建立起一整套领域模型的规范,可以做的事情更加多。“3.0时代也意味着医疗行业进入到大数据的知识发现阶段。大数据最大的特点不是‘4V’,而是在海量数据中去发现相关性,然后根据相关性受到启发,不断迭代,得到价值。”
北大医信基于CDR汇集的临床数据,其中包括几亿条的临床数据,400多万的患者的信息,做了一些数据分析框架的探索,比如,基于医疗大数据建立疾病、症状、检验检查结果、用药等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构造医疗知识图谱,称为“疾病星系图”,把不同的疾病,症状像天文里面的星系里面一样,代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核心是利用大数据发现关联关系,基于大数据量化的知识,应用场景比如说疾病探查、辅助诊断等。
在市场策略方面,刘立宇表示,北大医信将计划用两个“轮子”来推动,第一个轮子是:经过今年对信息平台产品的优化升级和进一步产品化,把集成的标准和平台产品开放给合作伙伴,实现第三方可以交付,从而加速推广速度。第二个轮子是:在商务模式上做改变。在方正集团的支持下,北大医信可以对医院合作伙伴采取BT的模式,即先投入再分期的偿还,使有建设需求的单位更早的进入数据利用时代。
另外,北京大学在2014年已经正式成立北大医疗健康大数据研究院。北大医信将与北大9家附属医院、13家教学医院一起与这个大数据研究院形成一个具备北大特色的“产学研用”的创新模式,加上北大医信在全国众多的客户,希望能够把它们形成联盟,逐渐发展形成一个全国性的,在中国很有影响力的医疗大数据的网络。
“当然,数据的利用,知识的发现,不是一个公司、一个医院、或一个机构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一定是需要一个联盟的协作,甚至是跨界一起来持续地推动。医疗大数据是很热的一个词,这不是北大医信一家公司或者北大独家的事,而是需要整个行业的协作,希望大家有一个开放的心态,一起推动中国医疗大数据的伟大事业。”刘立宇说。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