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内容服务部 龚晨 孙婧 姜浩
5月25日,由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CHIMA)主办的第27届中国医院信息网络大会(CHIMA2023)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
走近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蓝色浪潮雕塑,其上的0和1代表着这是奔涌向前的数字化浪潮。而浪潮之上的CHIMA的LOGO,也寓意着医疗信息化业界同仁直面挑战,勇立潮头浪尖。
下面,就请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感受CHIMA2023的首日风采。
关注标准,“管用并重”
信息标准与标准化问题,是CHIMA2023首日的研讨重点之一。
“中文医学术语标准的开发,是一项涉及专业广、规模宏大、时间持久的知识工程项目。”在25日上午的《信息标准和互联互通》拓导课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副会长胡建平介绍了中文医学术语标准的开发与应用现状。
我国中文医学术语标准借鉴SNOMED CT等术语体系,采用自主设计的技术路线,目前已著录80万个术语,构建了丰富的实体语义关系,并在一些医疗机构进行了落地。该标准体系与现行其他医学词表或目录进行融合或映射,可满足病历书写、病案编目、DRG付费等多场景应用需求。
胡建平谈到:中文医学术语标准开发要“管用并重”,搭建了中文医学术语协作管理系统,面向实体机构和个人提供术语服务与软件工具;并积极探索推进术语在互联互通、医学研究、医学人工智能等场景的应用。
HL7(Health Level 7)在医疗健康数据交换和信息模型标准领域已耕耘了40余年,不断适应医疗健康领域的数字化变革而发展。作为HL7创建的下一代标准框架,HL7 FHIR(Fast Healthcare Interoperability Resources)一经推出就受到全球医疗信息界的广泛关注与应用。25日下午,在由HL7中国委员会举办的FHIR开发者大会上,HL7中国委员会主席刘海一表示,FHIR应用发展迅速最核心的原因在于标准面向信息系统接口的开发人员,使得他们能够方便地应用标准开发出各种接口,以解决大多数医疗信息交换的问题。
为此,HL7中国委员会在本届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FHIR白皮书》,系统地介绍了FHIR的基本规则、核心定义、应用设计方法、接口实施方式等内容,旨在让开发人员能够较好地了解FHIR的核心内容与应用方法,从而助力建设适合我国环境的医疗健康信息交换标淮体系,进一步提高我国整体医疗健康信息共享互联水平。
医院CIO成长之路虽远,行则将至
“兔子羡慕乌鸦整天坐在树上无所事事,于是学着乌鸦坐在树下‘躺平’,结果被路过的狐狸吃掉了。”在《信息中心管理与实践》拓导课上,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信息部主任李振叶分享了一则寓言故事,借以说明医院CIO永远不能停下自我修炼的脚步。
现阶段,医院的高质量发展目标对医院CIO本身的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摆在医院CIO面前的却是升迁空间有限、与领导沟通困难、IT规划频繁变化等障碍。数据显示,中国医院的CIO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健康状况堪忧,有37%以上的医院CIO患有中度以上焦虑。李振叶认为,缓解焦虑的最佳方式就是持续进行自我修炼,并提出9项修炼内容:高效沟通、组织协调、换位思考、学习能力、工作技巧、良好心态、适当宽容、责任担当、感恩的心。
对此,曾辗转设备、信息、门办、质量管理等多个部门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信息处处长朱晨也深有体会。他将医院CIO成长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对内,找准学习方法,在技术知识、法律法规、管理基础、医院规划等方面与团队共同成长;二是对外,改善沟通方式获取信任,躬身入局、充分对话、及时反馈,有效完成目标项目,以提升相关方满意度。
“信息人需要学习工匠精神,沉下心来想事,弯下腰来做事,持续改进,打造并打磨精品,而非孤品。”朱晨如是说。
新技术应用,润物细无声
“未来,就是传统行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在云端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处理大数据。”回顾过往十年医院上云的探索与实践,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信息网络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包国峰认为,医疗云的来袭不是暴风骤雨式的,而是一场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并介绍了国内医疗云服务的主要特点:首先,均是针对医疗行业,实现互联网+医疗健康、区域医疗协同、云医院或专业领域(如云影像中心)的云服务;其次,IaaS为主的云服务逐渐被医疗机构接受,以公有云厂商和电信等IDC服务商为中坚,为医疗机构或云医疗系统服务商提供基于IaaS服务的云平台,如云数据中心机房、云灾备或机房设备的云托管服务;第三,SaaS为主的医疗云服务占据半壁江山,以互联网+医疗健康云服务、区域影像云服务案例最多,传统HIS产品开始转型云架构,云HIS服务正在突起,并且已有成功案例。
“近年来,医疗大数据平台的可及性问题有较大改善,但可用性问题仍然存在。”在《医疗大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拓导课上,浙江大学教授、浙江大学医疗健康信息工程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吕旭东做《医疗大数据:从可及到可用》的演讲。
吕旭东认为,“数据驱动+需求牵引”是医疗大数据平台建设的两个方面,二者的有机结合可促成可及性和可用性问题的解决。建议以临床研究、临床预测等应用需求为导向,整合数据处理和碎片化的数据分析工具,开展数据分析平台建设,可实现医疗大数据的方便、高效利用。
目前浙江大学构建的医学大数据平台与多家医疗机构联合开展了专科专病真实世界数据研究。基于平台提供覆盖研究全流程的一体化临床队列研究平台,无需进行数据的导入导出和额外的数据处理工作,大部分操作不需要人工进行,提高了研究过程中的工作效率。数据转换和抽取等步骤可直接配置实现,降低了数据处理的门槛,可辅助研究人员更快速、轻松地利用真实世界的数据开展临床研究。
ChatGPT的横空出世,让医疗IT行业直面技术变革的巨大冲击,AIGC、大语言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与相关垂直应用也备受关注。在“医学人工智能实践分享会”上,左手医生创始人张超现场演示“诊室听译机器人”。机器人能理解医患沟通内容,并解析生成结构化的电子病历,节省医生“写”病历的时间,从而提高接诊效率。
CHIMA2023主论坛将在明天开幕,更多精彩,明天与您不见不散!
【责任编辑:秦勉】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