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HIT180独家】大美故事:北京市社区卫生信息化经验进青海

情况变化:两年之后项目启动

援建项目真正启动时,已经到2011年。在此过程中,基层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已经在青海全省推进。一些乡镇卫生院,也已经上了一些系统,如此一来,项目的实施难度反而更大了——许多卫生院的信息化建设,不再是一张白纸,存在信息系统整合的需求。

原来,2010年年底,西宁市卫生局接到省厅下达的任务,确定试点范围。2011年4月,在省卫生厅主抓下,项目在西宁市大通县回族自治州启动,系统覆盖范围两个乡镇卫生院、30个村卫生室。经过北京市政府统一招标,中软公司具体负责承建。青海省卫生厅负责监督、督导。据西宁市卫生局农村社区卫生和妇幼保健处处长樊新峰介绍,该部门有三项主要职能:农村卫生管理、社区卫生管理和妇幼卫生管理。2012年年初,将社区卫生、妇幼卫生管理这两个职能交给西宁市医管中心,因此处室的职能就是农村卫生管理,主要负责农村卫生规划、标准、监督、实施和指导工作。

省卫生厅信息中心赵春明、市卫生局农社处樊新峰、中软公司在卫生院现场查看应用情况

2008年年底,西宁市卫生局将信息化建设提到日程。2009年,作为打基础的工作,市局组织村医开展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培训,给乡镇卫生院配发一些计算机、打印机。2010年,借助省厅和中软公司开发的软件,摸索着上了一些应用。医改三年,借助全省综合卫生改革,建立健康档案,卫生厅配发了单机版的健康档案软件。2010年后期,借助新农合结算推广了一体化管理。

2011年8月,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再次派出技术团队,到青海省大通县实地指导,发现项目建设存在一些偏差:2009年做调研和方案设计时,青海省乡镇卫生院信息化建设还是一片空白;项目到2011年4月正式启动时,情况已经发生很大变化,许多乡镇卫生院已经实施了一些信息系统,加上还其他各种项目的支持,青海省基层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格局已经变得比较复杂了——信息系统出现了孤岛,乡镇卫生院信息系统也出现了数据不能共享的问题。

为此,项目组在王晖的主持下连夜开会,提出要对项目建设方案进行整改。时任北京市副局长邓小虹提出,让中软公司和青海省卫生厅信息中心去北京顺义参观学习。从北京考察回来后,项目组开始组织修改软件,中软公司实施团队积极配合,克服重重困难,吸收本地的力量。寻求各种途径,推动项目前进。

在青海省乡镇卫生院信息系统的设计思想上,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最早就明确,要做集中版的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信息系统,同时要兼顾上网条件,要考虑离线版。系统功能、流程设计,要紧密结合当地业务特色。王晖多次组织大家开会、画图、讨论。在总体架构和需求分析方面,青海省卫生厅信息中心介入很深。

实际上,在系统的开发中也碰到过困难。主要原因还是传统的思想和对业务功能的理解不够全面。中软公司在前期设计时,对当地的方言、业务理解都有过一些困难。“我们就和中软、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沟通修改。”赵春明说,“确实,中软的团队也很能吃苦。对于我们提出的改进要求,没有怨言,回去再修改。”

而乡镇卫生院的许多业务人员也不理解,一开始从基层的角度,医务人员是不大愿意用的。这需要项目管理方和实施方不断地努力,不断寻找切入点。在卫生院去部署系统时,省厅、县、乡镇人员有时候会去实地调研,卫生院才用一用系统。等到调研的人员一离开,他们就停止不用。有段时间,省厅觉得项目进度慢,就不停地去现场检查督导,并把这个任务“压给”西宁市卫生局,直接用行政手段考核。

樊新峰说:“系统开发上一些主要的问题去掉后,我们定期召集各县负责农村卫生工作的主任,检查每天通过系统能够调阅的数据,然后在全市范围内通报。”经过持续改进、督导,现在,青海省乡镇卫生院信息系统集中版已经在西宁市全面铺开,每天通过信息系统上传的业务数据都是实时的。

1 2 3 4 5 6
赞(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HIT180独家】大美故事:北京市社区卫生信息化经验进青海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