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天津海河医院:突破影像调阅的速度瓶颈

电子病历、集成平台、存储平台、无线查房、PACS……多个关键性的全院级软硬件系统工程建设项目一气呵成,2012年,天津海河医院信息中心主任万振在忙碌中度过。项目实施中,他深刻感悟到:医生站要尽快调取图像,瓶颈不在网络的带宽(百兆千兆,关系不是很大),而在于图像存储的文件包很大,病人的ID在数据库——从数据库的索引去找到图像的存储区路径,再从存储区的路径找到具体的图像,很耗费时间。如此一来,存储方案的选择与优化就至关重要了。  

天津海河医院:突破影像调阅的速度瓶颈

来源:HIT专家网     记者 朱小兵

海河医院

  从热闹繁华的天津东站出来,驱车约50分钟,便可抵达天津海河医院。路上,问出租车司机是否知道这所医院,司机师傅爽朗一笑,操着浓重的天津口音说:“怎么不知道?非典嘛!北京有小汤山,天津有海河。”

  海河医院是天津市卫生局直属的三级综合性医院,2003年非典期间,由当时的天津肺科医院与中铁十八局附属医院合并组建而成,现为天津市公共卫生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天津医科大学附属海河临床学院、天津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在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海河医院信息科现有7人,学历构成包括2名研究生、4名本科生、1名专科。职称构成包括高工1名,工程师2名,助理工程师4名。

 2003年医院组建之初,上线了津微首佳的HIS系统。“我们的HIS经过10年没变,原因在于,HIS用得好坏,在于医院自身的积累过程,医院积累多年形成的、真正符合医院实际需求的流程及规则才是精华,而系统代码的改进是循序渐进的。所以10年来,HIS我们坚决不动。否则,则意味着流程可能要重新改造,10年的心血,就得推倒重来。”万振说。

 2006年,海河医院上线众智汇医LIS、北京中科体检系统,运行一直比较稳定。

 半年内完成IT系统的基础平台构建

 2012年,是海河医院信息化全面提速的一年。这一年,也是信息科最忙碌的一年。“信息科用了半年时间,把全院级PACS、电子病历、无线查房就完成了。实施速度很快,运行也很平稳。”海河医院信息科主任万振说。

  2012年5月,海河医院投资数百万元,对全院信息系统进行大规模升级改造。先是5月上旬,全院底层硬件部署完毕,包括服务器、网络硬件、主要还是存储平台。5月下旬,海河医院信息集成平台HIEP部署完毕,该集成平台也是由HIS厂家提供,软件集成平台建设花费不到100万元。

  2012年6月,仅用了一个月时间,海河医院就实施了全院级电子病历,系统由北京安博维提供,包括电子病历书写、电子病历质控、护理表单等。之所以比较快,万振认为还是与产品自身的成熟度有关,实施过程中几乎没有改过源代码。一开始医院很多临床科主任都提出了各种问题,安博维资深项目经理过来,将国内其他大型医院实施其产品中遇到的问题逐一分析介绍,虽然一开始也有很多类似问题,但是随后都得到了解决。如此跟医务人员沟通很直观,临床科室也都放弃了抵触情绪。结果,仅仅两个星期就部署完毕。电子病历经过半年多的使用,医生们感觉很好。

  2012年7月,海河医院实现全面无线网络覆盖。硬件采用 H3C,架设了100多个无线AP和控制器。紧接着上移动查房,采用配置较高的笔记本,独立显卡、4G内存。在移动护理方面,实施了病人腕带识别、无线输液管理系统。

 2012年9月,海河医院信息科与HDS一道,对医院存储平台进行了优化。之后,全院级PACS上线,采用上海岱嘉公司的PACS产品,包括放射、病理、超声影像。

 万振说,现在回过头来看,之所以一连串“动作”能够一气呵成,主要还是软硬件平台先搭建好,从一开始就想好整体规划,把软件基础平台做好。

“新项目的实施,最难的是与HIS的接口。有一阵子,我们几乎一天一个接口。”好在软件集成平台让万振特别兴奋,“集成平台有200多条通道,配置非常简单,如果HIS要取数据,只要简单配置即可。”

 但是万振感觉软件平台也有一个小问题:“可能对服务器硬件要求高,实施平台后,服务器压力较大,性能低的话就撑不住。比如HIS和电子病历,HIS系统新入院病人的基本信息需要最快的传递到电子病历系统,传统方式为点对点调取视图,对系统的压力不大。现在加了集成平台后,每过2秒就需要检查一下HIS有没有新记录,这样不停地轮询,流程增加了一道后,流程及整体架构虽然更清晰了,尤其是接口众多的情况下管理很方便,但是服务器的负荷增加了。”

 突破影像调阅的瓶颈 

 对于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和处理,万振重点考虑了PACS数据,因为医院的结构化数据还没有对医院数据处理构成瓶颈。而医院影像科及病区医生们在一起交流时,讨论比较多的问题之一就是查阅图像的速度问题。

“通过实施存储系统优化方案,我越来越坚定:从医生站调取图像的速度,瓶颈不在网络,与网络是百兆还是千兆,关系不是很大,当然前提是PACS核心网络交换机的带宽及处理能力要足够高”万振说:“造成图像调阅的瓶颈在于:一方面,图像存储的文件包通常很大,假设系统每天建一个存储文件夹,可能每个文件夹有几万幅图像,组成存储文件包;另一方面,病人的ID在数据库,这导致一个图像调阅动作,先要从数据库查询到病人身份路径,再根据这个路径去找到图像,所以很费时间。”

 万振说,PACS系统的快慢,还应避免网络数据大流量双向交互。比如,每个医院的放射科可能按区域共享一套洗片机、阅片点,设备图像传输到洗片机是一个大流量数据流向,而阅片点调图像也是一个大数据流向,这往往会产生双向的大流量,从而导致洗片机上传数据很慢,后来万振将洗片、阅片设备的流量分别各走一个交换机,问题才得以解决。

 假设PACS图像达到了10T,而有的图像可能每幅只有几十K,这意味着文件的数量有数十亿乃至上百亿个。这样,要从如此庞大的文件包中寻找10种图像,假设找到1000幅,其实这些文件本身没有多大,但是找寻图的过程很费时间。“这就好比一个图书馆刚开始只有1000本书,你找10本书好找,以后图书馆变为10000本,再去找10本书,就难多了。”万振说。

 实际上,一些国际知名PACS提供商,也在其方案中自带了文件存储服务器,就是因为之前很多存储方案供应商解决不了PACS的需求。比如一个文件目录下的文件就达到几百个TB,或者存在多文件的协调问题。但是,PACS厂家自带的文件服务器的性能十分有限,这就是为什么后来HDS提供了高性能的(HNAS)来解决这些文件管理问题。

 万振注意到,一般PACS系统上线之初,影像调阅速度没问题,但是三年以后,还能保证一个很好的调阅速度的医院就很少了,好多医院随之出现PACS硬件整体升级的需求。为此,针对PACS系统,海河医院采用了HDS HNAS 高性能NAS集群解决方案,以有效解决PACS系统常见的两类问题:

 其一,性能问题。PACS在进行并发访问时,往往会遇到文件系统的随机IO性能瓶颈问题,如何解决瓶颈提高并发访问的IO性能是优化关键点之一;其二,文件系统容量和文件数量管理的瓶颈问题。传统的PACS系统由于文件系统的大小限制,在文件系统被写满后需要频繁更换和维护文件目录,同时面临无法管理海量文件数量的问题。

 传统的医学影像数据的存储包括在线、离线、归档三种模式。采用NAS技术后,海河医院的所有影像数据全部采用在线模式。而之所以全部在线存储,也是考虑到海河医院的病人特点——重复入院的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较多,这样病人在疾病演进过程中的影像数据可以迅速呈现在医生面前。即便数据需要归档,也可以通过NAS直接归档。

 万振说,经过反复测试,随机选取位于医院内不同楼层的30台终端,同时调阅近600张影像,目前30秒之内肯定能够呈现出来。如果一幅影像只有五六十张图,则一点查询按钮就全出来了。即便遇到多文件的协调,譬如30个影像文件同时传,5-6秒钟肯定出来了。且所有图像原文件均已传输到本机缓存,即使拔掉网线仍可浏览图像。

 虽是初次部署全院级PACS,海河医院的很多放射科医生从其他医院轮转回来,也都反映:还是感觉海河医院的影像调阅速度更快。

 PACS存储解决方案

 海河医院所采用的HDS HNAS解决方案之所以能够大幅提升文件管理性能,核心在于其专利技术FPGA是一项并行处理技术,确保了IO访问性能,解决了多个医生工作站并发访问的性能问题。同时,HDS HNAS可提供超大规模的文件共享和管理能力,如单个文件系统可支持128TB,单个目录可支持1600万个文件,从而大大简化了PACS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在天津海河医院项目中,针对所有系统的业务数据,HDS 通过将数据增量备份与另一台HUS100存储中实现了高效数据保护。一旦主存储平台出现问题,可以快速将备份数据启用为业务提供服务,避免了传统备份方式中需要“数据恢复”的漫长过程。同时,由于此方案的数据保护是基于优化过的存储平台进行的,从而解决了传统PACS系统数据备份的难题。

“为什么选HDS,因为它是做存储的专业厂家。”万振不假思索地说。海河医院采购时设计了24TB的PACS存储容量——按照海河医院现在每天新增不到10GB的影像数据量,一年大约新增3TB,可以存储8年的数据。

“我们选择了HDS HNAS存储,通过镜像方式对数据进行保护。医院现有数据还是以PACS为主(结构化数据30GB,非结构化数据1TB),未来,我们准备采用HDS存储HIS数据。”万振说。

  万振在关注虚拟化技术,并且HDS也提供了虚拟化解决方案VSP、VM。他表示,2013年可以考虑非核心模块的虚拟化,但是HIS核心业务还不敢上虚机。目前,海河医院HIS和电子病历系统都运行在两台IBM小型机上,负载均衡,相应的数据备份采用了飞康的CDP,以增量数据为核心,通过软硬件一体化的技术实现。“对于纯软件实时备份,我们有担心。”

 回首2012年急剧提速的海河医院信息化建设,万振认为,医院IT投入的价值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提高了临床效率。自从实施电子病历和集成平台后,临床医生们多次反映,以前为了书写病历,可能要熬到晚上9点才能下班,现在4点半就基本写完大部分病历,节省下来的大量时间可以更好的用于临床诊断。同时,可以快速查看电子化验报告结果,不用等报告,而且对于结果的比较很直观。

 第二,促进影像调阅的共享,优化了临床医生的阅片流程。PACS上线后,临床科室医生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要去放射科借片子、催片子,并且病人历次的图像信息均可呈现,可以很直观的进行比较。

 第三,集成平台将多个业务系统无缝链接。在电子病历系统中,其它临床信息系统的文字数据可以直接使用,无缝插入电子病历。在电子病历的质控功能帮助下,医生一写完病历便可提交,直接归档到病案室,病案室可使用电子病历质控模块进行病历检查。

 第四,无线查房提升了工作效率。医生可以直接在床边查看电子病历并下达医嘱,节省时间,间接创造价值。

 第五,方便管理,数据统计分析更便捷。通过平台可抓取任意程序模块的基础数据,进一步进行相应处理,得出规律,直接知道管理决策。

赞(0)

评论 1

评论前必须登录!

 

  1. #1

    HDS的东西确实还不错,这几年产品进步很快。飞康的CDP数据保护很好,可以做到任意时间点的恢复。 :guzhang

    HIT草根11年前 (2013-02-25)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天津海河医院:突破影像调阅的速度瓶颈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