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技术提高护理源数据采集能力
源数据采集是指收集病人在哪里起源的数据和信息。计算机系统更贴近病人是一个有效的前提,临床医生倾向于床边终端作为一种手段,来减少文书工作负载和提高对临床数据有效性,即在信息的发生点采集病人信息。
随着越来越多的设施和组织实现源数据获取系统,包括床边终端,移动护理等,这些在行业中逐渐被接受。移动技术必须符合特定的标准,它允许护士在病人的床边,与主要病人数据库和主要的护理计划系统或医院信息系统交互。有能力与现有的医院信息系统或区域电子病历交互,这种技术必须是小而紧凑,占用最少的病人床边的空间,并且便于携带。同时,它必须操作简单,有高分辨率屏幕来实现图形处理能力,支持各种数据输入方法(例如:条形码阅读器、生理探针、数码相机、自然语言或键盘)。由于病人并不总是呆在医院或床上,这种技术必须允许护士最大程度的流动性来输入数据。
目前,有三种护理信息采集设备。一是标准固定终端,就是在床边放一个标准键盘和监视器;二是专门为源数据捕获目的设计的特殊用途终端,固定在床边,而且有特殊功能键来完成数据输入,急救护理中使用的系统通常是这种类型的;三是手持便携式终端,不限于特定的空间,如病人在医院的房间。
总之,应根据设备使用的目的来选择合适的终端进行护理数据采集。
建立护理数据标准是临床信息标准化的重要内容
护士不断地使用心理活动,经常在不知不觉中,通过共同的特征分组数据来系统地组织信息。因为护理还没有公认的定义和收集护理数据的方法,早期的医院信息系统中护理数据没有被收集。例如,病人出院小结不包含护理交付信息,小结并没有显现出病人的住院期间护理贡献。病人出院小结需要包括护理工作量的数据、提供护理的人员(例:病人护理的护理成分,提供护理的类型,护理对病人结果的影响)。目前,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丢失了。护理信息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循证医学的部分,支持以证据为基础实践的数据是必须的。因此,随着全国健康数据库的发展增加,建设病人健康信息包括护理信息的地方和国家数据库是至关重要的。
在护理信息系统建设中,考虑护理实践的数据采集时各种概念连接,包括护理实践的术语、派生术语、语言等分类系统,参考术语模型和最小数据集,以及由此产生的反馈循环。护理数据标准建设是临床信息标准化的重要内容。
护理决策系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决策支持系统(CDS或DSS)是“任何计算机软件使用知识库(事实和/或规则)设计用于临床医生参与病人护理,作为临床决策的直接援助”。现在使用的大多数护理计划系统不是决策支持系统。护理决策支持系统为了支持护士,为他们提供信息来促进对病人的护理的理性决策。这类系统目前功能仍有限,护士在执行护理决策系统输出之前,应理性地加以识别,确保系统提供的是适当的建议。
基于知识的决策支持系统或专家系统,目的是推荐解决护理问题的方法,评判关于护理最有利的情况,专家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捕获或封装人类专家在一个特定领域的知识。专家系统的特点是利用人工智能原理,特别是专业知识的符号表示在指定领域做出决定;聪明地询问用户的能力;并纳入知识库系统对决策的影响的反馈。
护理决策支持目前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仍有涉及到法律责任未解决的问题,如使用患者电子病历时的隐私,机密性和数据完整性。集成到护理信息系统和医院/卫生信息系统的专家系统,通过源数据捕获通知护理推荐可能,显著影响护士的循证实践,提高病人临床护理质量。
【相关阅读】【郑西川专栏】智慧医院需要重视护理健康信息系统建设
【作者简介】
郑西川,男,教授级高工。1965年元月生,硕士研究生学历,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计算机中心主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 (CHIMA)委员;中国医药信息学会(CMIA)委员;上海市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信息学会上海分会常委;中国生物医药技术协会医药信息分会常委;《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特约审稿专家。研究方向:①基于PACS电子病历的临床信息共享;②HL7/XML电子转诊相关技术及应用研究;③ 区域临床信息共享及协同医疗信息技术研究;④数字化医院的相关标准及实现技术。
近年来,先后承担上海市“十一五”重大科技项目、上海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经济信息委信息化专项基金以及院级课题多项。发表论文40余篇。
是三大方面,没修改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