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郑西川
作为人工智能技术杰出代表,DeepSeek为医学科研带来了新转机,有望成为推动医学科研新突破的重要力量。
当前医学科研痛点
数智化转型时代,医学科研领域正面临着传统研究模式诸多困境。包括:
1.科研思路与决策局限。在选题和设计研究时,科研人员受自身知识储备和传统研究范式的限制,难以开拓新研究方向;在科研决策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多方面的信息,很难全面精准把握,导致决策可能出现偏差。
2.数据采集与处理瓶颈。医学数据呈现出爆炸式增长,不仅规模庞大,来源极为广泛,格式更是复杂多样,给传统科研数据处理方式带来了巨大挑战。
3.真实世界研究困境。真实世界研究对医学科研至关重要,然而数据获取却困难重重。数据来源分散,涵盖医院电子病历、医保数据库、基层诊疗记录和患者健康监测设备数据等,整合难度极大。
DeepSeek:医学科研突破新推力
DeepSeek作为医疗科研提质降本的数字基座,其主要作用表现在:
1.语言组织处理能力。DeepSeek擅长文本统计、摘要生成、分类与总结,极大地提升了研究效率,特别是在语言翻译、学术总结等方面表现出远超人类的潜力。
2.深度学习与推理能力。能在海量医学文献、科研成果和临床数据中,为科研人员提供全新的研究视角。如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发现免疫系统与神经细胞的潜在关联,从而推动相关创新研究的开展。
3.实时收集分析数据能力。能结合最新医学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为医生提供客观、科学的决策建议。如在肿瘤治疗决策中,能依据患者的肿瘤类型、分期、基因特征等,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医学科研应用DeepSeek的策略
1.建立专属知识库
医疗科研机构可利用DeepSeek建立自己专有的知识框架,如按疾病种类、诊断方法、治疗手段等维度构建体系;然后利用其数据收集功能,采集各类医学相关内容并整理归档;接着通过服务端API创建索引,用医学数据训练基座模型,提升知识检索和推荐的准确性。
可以将知识库与内部办公软件、协作平台集成,方便科研人员使用,并定期更新优化,确保知识库的时效性和完整性。
2.打造医学科研智能体
基于DeepSeek基座和专属知识库,科研机构能构建多种医疗智能体应用。根据临床诊断辅助、医学影像分析、药物研发模拟等不同场景,利用智能体编排功能,快速搭建智能体。
如:临床诊断辅助智能体,结合患者多源数据提供诊断建议;医学影像分析智能体,快速识别影像异常;药物研发模拟智能体,预测药物效果和副作用,加速研发进程。
通过在线调试功能,不断优化智能体,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医学科研和临床实践。
3.多学科融合解放临床医生
DeepSeek及工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可承担数据清洗、特征提取和初步分析等基础工作,将科研人员从繁琐的数据处理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够专注于更具专业性和创造性的研究工作,如探索新的科研思路、设计创新实验方案等,从而显著提高科研效率和成果质量。
医学研究正朝着医学、工学和AI深度融合的方向发展,需要跨学科融合:医学提供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基础,工学提供先进技术手段和设备支持,AI 凭借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为医学研究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在知识层面,医学知识体需要融合工学技术原理和AI算法逻辑。DeepSeek为多学科融合提供了一个协作交互和融合创新的AI数字基座。
挑战与展望
DeepSeek应用潜力巨大,目前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突出。医学数据包含大量敏感信息,保障数据安全是关键。AI算法的可解释性也是难题,医学研究要求对结果有清晰解释,而复杂的AI算法决策过程难以理解,限制了其应用。此外,专业复合型人才短缺,也制约了DeepSeek应用推广。
随着医学科研机构大语言模型应用特别是智能体助手普及,AI技术将更深入地融入疾病早期诊断、个性化治疗和药物研发等环节,通过实时监测多源数据实现早期预警,根据患者个体特征提供精准治疗方案建议,助力医学科研体制突破,同时培养更多既懂医学又懂AI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在各方努力下,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及相关技术将为医学科研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简介】
郑西川,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计算机中心教授级高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CHIMA)委员,中国医药信息学会(CMIA)委员,上海市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信息学会上海分会常委,中国生物医药技术协会医药信息分会常委,《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特约审稿专家。
研究方向:①基于PACS电子病历的临床信息共享;②HL7/XML电子转诊相关技术及应用研究;③区域临床信息共享及协同医疗信息技术研究;④数字化医院的相关标准及实现技术。近年来,先后承担上海市“十一五”重大科技项目、上海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经济信息委信息化专项基金以及院级课题多项。发表论文40余篇。
【相关文章】

精彩不容错过!

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责任编辑:陈曦】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