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临床数据中心建设构想

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天津市肿瘤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郝尚永

临床数据中心(CDR)使用场景

临床数据中心(CDR)使用场景

天津市肿瘤医院信息化建设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医院信息化的水平在不断提升。医生工作站、PACS、电子病历等系统逐步建立完善,医院的信息系统中也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宝贵的患者诊疗信息。但现在这些诊疗数据分别储存在例如电子病历、PACS、收费、医嘱、药品、检验、病理等多个信息系统中,没有形成一个非常完整的有机整体。这些有价值的数据没有为科学研究、循证医学、教学活动等发挥更大的作用。建立完整的智能化临床数据中心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临床数据的特点:

临床数据是诊疗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数字、文字、图片、影像、视频等多种数据。记录了患者得基本资料、家庭信息、家族患病史、患者健康摘要、手术史、预防接种史、过敏史、月经史、生育史、历史诊疗记录、历史用药记录、体格检查、检查检验记录、检查影像数据、病程记录、诊疗记录、医嘱记录、费用记录、用药记录、手术记录、诊断信息、随访信息、组织标本信息、生物信息等。

1.多样性

这些临床数据有医嘱、用药、费用等结构化数据;有医务人员根据患者及家属口述、患者提供的诊疗历史记录、医务人员体查或照看患者而形成的文字描述;有从采用仪器检查或化验产生的数字、图片、影像、视频、声、光、电信号数据;有来自患者提供的历史的书面或其他形式的证据材料;有患者及家属提供知情同意或法律授权材料。

2.非结构化

相对于结构化设计来说,医务人员更愿意采用自由文本的方式来录入临床数据,尤其是剪贴、复制功能,或者是同样能够达到剪贴、复制功能的病历模板。

3.不规范

临床数据涉及范围广,患者症状多样,且因人而异。另外,我国医学标准工作滞后,即使存在相应的标准,医务人员在记录临床信息时,多是自由发挥。

4.涉及伦理、法律隐私和社会问题

医学伦理、法律法规遵从、患者的隐私保护、社会属性等,也是医务人员在处理临床数据时,不可避免的问题。

5.与科研要求脱节

临床治疗的数据录入和临床研究的数据处理的要求完全不同,临床治疗的数据录入是以治愈患者为直接目的,而临床研究的数据处理是以寻找某种疾病的一般规律为目的。临床治疗时录入的数据不能完全满足临床研究的要求;另外,由于医务人员个人的能力和医疗技术的局限性,使搜集到的信息无法涵盖临床所需要的所有信息。

建立临床数据中心:

通过建立统一数据接口和数据集成平台,将原有散在各系统的相关数据整理后采集到临床数据中心。通过对数据的解析、梳理和重构,例如根据单一肿瘤数据模型的建立,构建独立的临床数据平台。利用灵活的数据挖掘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重组,为临床教学、科研和循证医学服务。

临床数据中心建设目标:

(1)数据库通过接口,自动采集医院现有业务应用系统(如HIS、LIS、RIS、PACS等系统)的临床数据,集成到临床病种数据库中;

(2)必须完善现有系统中缺损的必要数据,并提高现有数据的结构化水平,实现患者临床数据从门诊到住院、随访等全面就诊治疗和愈后信息的集成;

(3)应支持ICD-10疾病诊断字典、SNOMED医疗术语字典、支持XML输出标准、HL7接口标准等;

(4)应建立各临床专科病种的病例随访体系,通过设置规范化的病例专科临床模板,能够实现病例的随访登记、随访提醒、临床数据的跟踪;

(5)从以患者为中心的角度,从时间维度、诊疗事件维度、主要疾病和健康问题维度等三个维度构成的立体视图,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纵向临床记录浏览,关注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临床信息;

(6)从以病种、主要体征和症状的角度,通过诊断、检验结果、主要体征和症状等多种条件进行组合的语义级查询,方便医生比较那些具有相近或相同的的症状、体征、病情的患者的临床记录,从而为医生罗列具有较大可能性的问题和诊断参考;

(7)在整合的临床数据库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基于疾病、治疗、卫生经济、医生、患者等各方面的主题数据集,为医务人员提供完整、统一的数据展现。

赞(3)

评论 2

评论前必须登录!

 

  1. #1

    数据采集是一个难点:
    1.系统众多,厂商众多,资料不全
    2.数据中心与业务系统的数据一致性难以做到
    这一点可以结合区域平台数据中心与医院业务系统数据同步可以看出,要做好是不容易的。

    谭艺强11年前 (2014-08-05)
  2. #2

    我们正在浙江地区着手解决这些问题,项目进行中….

    李岩11年前 (2014-10-2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临床数据中心建设构想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