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商用平板电脑成为上海嘉定区120急救标配:无缝填补“抢救黄金时间”信息盲区

来源:HIT专家网     记者:陈翠翠

上海嘉定区120急救中心

上海嘉定区120急救中心

“移动通信技术在院前急救领域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并且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谈起移动医疗在120急救中心的应用,上海嘉定区医疗急救中心主任戴臻显得有些兴奋,“现在,我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急救信息系统,指挥中心接到120报警的同时,就可以记录患者的关键信息,随即下发到出诊医生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上,医生第一时间了解到患者的患病情况,并远程指导患者采取自救措施;医院也可以随时获得患者最新情况,为抢救生命争分夺秒。

移动医疗,正如火如荼地渗透医疗领域的各个角落。目前,移动医疗更多的是注重院内的使用,但医疗信息化应用一直强调院前、院内、院后信息的互联共享。而院前急救如何运用移动通信手段,正在一些地区悄然投入实战运行。

弥补“抢救黄金时间”的信息空白区

上海嘉定区医疗急救中心主任戴臻

上海嘉定区医疗急救中心主任戴臻

上海市嘉定区医疗急救中心是嘉定区范围内唯一一家120院前急救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立医疗机构,下设7个分站。在上海市,一旦有病人或家属拨打120电话,随即由上海市急救中心统一调度指挥,再转到相应区域。嘉定区一旦接到相关指令后,就会根据病人的呼救地址就近派车,到现场后根据病人的情况,再就近送到相关医院。如此这一连串的动作,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是通过语音的方式来完成信息的传递。从区急救中心,到120急救车和医院,信息畅通与否是“抢救黄金时间”的关键。

戴臻介绍,据统计,从120急救中心接到电话,从派车到现场这段时间平均花费15-20分钟。这段“空白”的时间里,急救中心、医生、医院对患者情况的了解都极其有限,患者或者家属只能干着急,对于急症患者的救治极为不利。

2013年1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讨论通过《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就对院前急救的响应速度及各个环节的信息记录,并强调将“院前急救”前移,实现院前、院内的无缝链接。

2014年2月,上海嘉定区医疗急救中心启动新的急救系统项目建设,包括移动终端在院前急救的应用,4月建成投入使用,分别在急救中心、120救护车、医院三个点设定“信息端”,使整个流程更加规范透明、连贯。目前已经完成与6家二级以上医院联网,覆盖嘉定区整个区域。

HIT专家网记者在嘉定区医疗急救中心的指挥中心看到,工作区配备了电话、电脑等设备,工作人员正接听电话,并细心询问求救患者的情况,同时在电脑上做记录。指挥中心前方是一个巨大的显示屏:左侧显示的是出诊的信息,包括接诊的车辆、医生、患者的相关信息和实时的出诊车辆车内和车前视频画面;右侧是一个GPS卫星定位地图,动态显示区域内车辆的位置信息。

嘉定区120急救指挥中心设立了巨大的显示屏

嘉定区120急救指挥中心设立了巨大的显示屏

“这里显示的信息,在医院也可以看到,帮助医院随时了解病人情况。”戴臻介绍说,“一方面可以规范管理整个过程的急救行为;另一方面,在每个关键步骤都有信息记录,整个过程可追溯,有据可循,可以有效避免一些纠纷。现在的急救医疗资源仍然非常紧缺,目前嘉定区一共有急救车38辆,急救医生41名,平均每天接警80多例病患。新系统的应用,能够帮助更科学的安排调度,最大程度地利用医疗资源。”

平板成为急救车标配

在平板电脑上配套使用移动急救工作站

在平板电脑上配套使用移动急救工作站

现在,每辆急救车都配备一台平板电脑,确保每辆当班班车都有一套设备。在平板电脑上配套使用移动急救工作站,同时配备IP电话功能。这已成为每辆急救车的“标配”。如此一来,一方面可以随时和患者及其亲友保持联系,获取准确的地址,告知到达时间,安抚患者情绪;另一方面,对于突发疾病,医生可以远程指导,达到患者自救的目的。通过3G网络,把视频画面、病人的生命体征等信息同步推送到联网医院,医生在第一时间了解病人病情,同时,还可以远程指导急救医生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医院可以根据患者病情提前做好救护准备,为生命争分夺秒。

作为急诊科的医生,无疑是希望能第一时间能掌握病人更多的情况。在没有使用移动终端之前,是通过电话沟通,无法获取病人的生命体征以及基本的检查情况,只能等到了医院再做检查和治疗,这就有可能错过抢救黄金时间。例如心肌梗死、脑卒中、中风等突发疾病,对抢救的时效非常苛刻,能否及时的确诊和治疗对病情影响非常大。如果能提前预判断病情,做好抢救准备,病人一到医院,就可以立即展开抢救工作。

在每个联网医院都设有“医院端”,当接到急救医生发送过来的信息时,会发出警报提示医院的医生。医生除了可以实时了解病人的生命体征外,还可以通过音视频询问病人的具体症状,远程指导急救医生采取专业的救护措施。

急救行业与其它行业的移动应用部署不同,终端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关系了救援的速度和质量。在目前的移动医疗市场,英特尔作为其中一个积极地支持者和倡导者,始终关注产品和技术的先进性、稳定性和可靠性,英特尔架构的商用平板电脑也开始在众多医疗机构中部署。在谈到嘉定区医疗急救中心进行设备选型时的需求时,戴臻表示,无论选取哪个品牌的产品,急救系统始终关注的是产品是否适用,是否真的能够满足急救人员的现实需求。

信息无缝链接,打造院内、院外绿色通道

设立在医院的急救系统终端

设立在医院的急救系统终端

上海嘉定区医疗急救中心急诊科科长徐耀伟介绍说,“以往接急诊,一边照顾病人,一边预报病人情况,经常手忙脚乱。平板电脑和新系统的应用,实现数据自动传输,把医生从单纯的人工的报告中解脱出来,更加专注地抢救病人,这一点的作用是最大的。”

从医院的角度来看,上海嘉定区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吴晓认为,危重病患的抢救,最重要的是保证院内、院外绿色通道畅通和信息无缝链接。IT从硬件、软件上,都提供了很好的支持,现在120救护车上能够实时传送图像和医疗信息,让院内即使了解病人状况,为抢救病人做好准备。这套设备在医院上线使用四个多月,为危急重症患者的有效治疗争取了很多时间,在临床上效果很明显。

“对于病情复杂的病人,急救中心医生可能没有专科医生全面,通过图像可以远程指导医生怎么做。另外,整个过程信息透明畅通,从病人踏进医院开始,整个绿色通道已经完全开放,对病人的及时救治,这是最能体现这个系统的价值的地方。”吴晓说。

在整个大的医疗领域里,戴臻把120急救中心比作一个“岛”,下一步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统一的平台,把“岛”和“大陆”连通起来。“平台建好后,若接诊信息无误,急诊医生可以直接通过平板电脑调阅病人的既往史,实现真正的卫生信息共享。这也是下一步应用要实现的目标。”

上海嘉定区医疗急救中心副主任顾建华表示,目前项目一期基本建设完成,在项目二期,将与区卫计委做一个平台,希望能够和电子病历、健康档案等打通,急诊医生和医院就可以直接调阅病人的基本信息和历史就诊记录,帮助医生更了解病人的病情。

“做这一套系统的初衷,是希望能够根据急救中心的实际业务需求,老百姓的需求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这个系统,不管从业务需求,还是从设备应用,都切实符合实际需求,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归根结底,实现两个功能,急救前移和无缝衔接。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戴臻对未来系统的完善,仍有很多的期待。

赞(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商用平板电脑成为上海嘉定区120急救标配:无缝填补“抢救黄金时间”信息盲区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