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汇溪湖会议快讯】侯岩:关于加快卫生信息化的思考

来源:HIT专家网       记者:朱小兵

卫生计生委规划与信息司司长侯岩

卫生计生委规划与信息司司长侯岩

1月30日,由辽宁省医院协会、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联合主办的汇溪湖医院信息化论坛在沈阳市举行,卫生计生委规划与信息司司长侯岩应邀出席并发表演讲。她演讲的主题是《关于加快卫生信息化发展的思考》HIT专家网记者在现场发来以下演讲要点(未经侯岩司长本人审阅)。

2014年,体制内信息化建设有序开展,卫生信息化成绩可圈可点。社会层面,移动互联网纷纷进入医疗。当然,我也听到一些言论,如“卫生信息化建设和前些年比,2014年有些退潮。”尽管我不这么看,但也说明,现状跟不上社会需求,与社会力量进入医疗行业的创新发展相比,体制内的建设,可能还比较缓慢。但是,我们的方向日益清晰,基础不断筑牢。

2015年,将迎来加速发展时期。根据卫生计生委《关于加快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到2015年底,我国将建成四级平台,要普及居民健康卡,推动异地就医,利用信息化开展健康咨询等服务,加强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强化监管和科学决策。因此,2015年的卫生信息化任务十分明确,但也十分紧迫。

2015年,我认为,卫生信息化必须围绕三个重点,实现三个“两手抓”。

第一个重点,顶层建设。

一手加强人口信息系统平台建设。使得各个系统、三大数据库,基于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全面采集,和相关部门对接共享。加速国家平台和区域平台建设。利用社会力量,抓公有云、私有云。同时,抓政府数据的分级有效开放,与社会数据的融合共享。数据的挖掘应用,能够真正支撑服务和管理决策需求。

第二个重点,充分发挥信息化的驱动作用,在应用上下功夫、见成效。

我们一手要抓强化信息化对卫生计生工作的监督决策的技术支撑作用,包括考核、公立医院绩效、药品招标、监控追溯、精细化管理。同时,一手要抓强化信息化对全人群健康管理、看病就医的技术支撑作用。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仅仅以大医院作为服务中心的模式,一定要转型到依靠基层,分级转诊,全社会全人群的服务模式。因此,信息化要发挥基础作用,推动远程医疗、检查检验中心、居民健康卡的融合。移动互联、可穿戴设备的应用,这也是目前国际趋势。在医院的服务,要在信息化基础上进行流程优化,甚至再造。

前天,卫生计生委召开了三年改善医院服务的行动计划。但是,现在很多方面还有分割。信息化建设和服务模式的转变,现在还是两条线。很多时候,信息化建设推进中,还没有与服务模式的转变有效结合。管理方法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进行创新,都有待加强。我希望各大医院院长,既要关注院内信息化建设,也要关注区域平台的信息化建设,实现资源聚集、优化配置、互联互通,居民健康档案能够与电子病历互联互通。现在缺少共享,大医院相对而言还是一个一个的孤岛。这是需要逐步加快的事情。

第三个重点,夯实信息化发展的基础。

要一手抓培育新的增长点,云计算、物联网、可穿戴等新技术、新业态发展迅速,在医疗领域有广阔的空间。各个领域的业务需求,非常强烈。社会也有很强的进入医疗行业的动力。作为行业主管部门,有责任为社会需求搭建平台,我们始终有开放的态度,欢迎社会力量加入,真诚地合作。

同时,要一手抓信息标准和安全环节。确保互联、有效应用、标准化建设至关重要。原卫生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已经发布了200多个标准。孟群主任稍后也要做专门介绍。我们正在进行梳理完善标准的目录。不仅要重视信息技术的标准,还要加强业务的标准,统一语义和内涵,做到科学的决策。同时,要推动标准的落地、应用,积极开展测评、认证。我们也鼓励第三方进行测评。

但是,我要明确一个观点:我们反对中国的医疗机构参加国外机构的营利性的等级测评,完全没有必要把它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一个标志。

我们要更加重视行业信息安全。我们正在进行行业信息安全规划,形成立体的方案。既要加强等级管理,也要加强数据的管理。我们以前重视硬件,现在更要加强数据的安全管理。形势变化很快。这里,很重要的不在于运用什么技术,最关键的点是信息流和数据的管控,一定要始终有安全意识,落实责任措施,切实保护公民隐私和行业信息安全。

再次感谢大会的机会,再次说明,上面是我个人的一些思考,来参与会议主题的研讨。感谢主办方,也谢谢大家的耐心。

赞(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汇溪湖会议快讯】侯岩:关于加快卫生信息化的思考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