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心医国际:来自大连的HIT黑马

来源:HIT专家网    记者:石晨露  朱小兵

近年来,尽管医疗IT行业不断洗牌、整合,但新生代企业却如雨后春笋般,其中更不乏给人横空出世感觉的企业。成立于2010年6月,总部位于大连的心医国际数字医疗系统(大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心医国际”),近两年频频出现在同行面前,就带给业界这样的冲击力。

近日,HIT专家网有机会在心医国际北京运营中心专访该公司董事长王兴维和CEO邰从越,进而有机会了解到这家新兴HIT企业的创业来历和战略思考。

厚积薄发:医药团队转型HIT创业

2014年11月,心医国际北京运营中心正式搬迁到位于北京朝阳CBD万达广场的两层写字楼。清新开放的办公区和专业严谨的产品方案演示区,彰显出心医品牌的高起点和志在必胜的雄心。

“我们用了不到5年,做了很多公司10年甚至15年才能完成的事情。”邰从越说。

与一般HIT企业的创始团队大多出身于IT背景不同,心医国际的创始人和核心团队,大多有着多年医学临床背景和医药企业高管经历。

心医国际数字医疗系统(大连)有限公司CEO 邰从越

心医国际数字医疗系统(大连)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兴维(左)和CEO 邰从越(右)

心医国际董事长王兴维和CEO邰从越都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大学期间,两人就曾是院学生会的最佳拍档,毕业多年之后再次选择聚首创业,颇有些命中注定的味道。

2002年,两人带着出色的工作履历,先后从供职的第一家大型国有企业选择离开。邰从越开始进入跨国药企做职业经理人,而王兴维则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创业历程,选择进入一家医药企业做联合创始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创业历练和成长后,王兴维曾萌生邀约一起创业的想法,而当时的邰从越认为,自己在职业生涯发展学习和专业积累等方面还远远不够,个人选择创业的时机还不是很成熟,不过他积极建议王兴维调整业务方向,去做与医疗设备器械代理相关的业务。

事实证明王兴维是个天生的创业者。说干就干,6年时间把医疗设备代理业务做得风生水起,让人刮目相看。2009年,他又开始有了新的创业想法,希望从做传统贸易向新兴领域转型。在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之后,决定做跟医疗软件服务相关的业务。

大致有了一个公司的雏形规划后,2010年6月,心医国际正式注册成立。王兴维开始用自己真诚的创业理想和合伙人机制寻找一起创业的伙伴。首先找到的是技术合伙人,并且很快围绕其搭建了一个核心研发团队,然后又从自己身边的人脉资源中找寻到了销售、人力等方面的创业伙伴。但一路创业走来的王兴维更清楚,如果想做一家真正的百年企业,他必须为公司找到一位具有大视野、全面管理能力和全国市场运作经验的掌门人。这时他想起了他的老拍档。

2011年春节,当时已是知名跨国药企高管的邰从越从国外出差回来,两人相约见面。自然是酩酊畅饮、彻夜相谈。这一次邰从越竟欣然应允了老同学的邀约,这样的结果着实让王兴维始料未及。第二天酒醒,他担心酒后说话不算数,还特意打电话确认了一遍。“我想那天毅然让我做出决定的原因有三个:一、绝对是我们多年深厚的感情,这太重要了。二、我相信我们同是有些理想主义的人,他道出了我们内心彼此认同的那份理想和情怀。三、我当时也已经有自己创业的想法和计划,不过两人互补的性格和经历,更打动我做出1+1>2的选择。”邰从越笑着回忆说。

落地青海:从偏远地区突破

2011年3月28日,邰从越开始了他全新的事业旅程。与王兴维一道,全面规划设计、布局心医国际的发展战略、定位和业务运营。一流的领导力、多年形成的战略思维和市场拓展经验,很快被用到了刚刚起步的心医国际。

当时心医国际只有一个研发的团队和产品,产品也只是一个PACS雏形。为了给产品找一个清晰的定位,也为了快速弥补自己的行业跨度,邰从越从零开始做市场调研,带着团队做了很多医院的访谈。这时也已经有几家医院同意合作试用产品。

“在医院做访谈和试用的过程中,客户觉得我们的产品总体上还不错,比如:我们对需求和服务的理解,我们给客户提出的新理念、新方向等等。客户的认可也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对产品和市场的信心。”邰从越说。“当时公司提出两个目标:一、紧盯市场动态,找准市场定位。二、快速完成从0到1的客户拓展。我们很快确定了PACS产品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锁定更适合我们的三乙、二甲级医院。”

当时全国各地医院信息化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很多县级医院都已经开始信息能力建设。2011年下半年,很多市场快速被瓜分,传统几家大的公司都在圈地。

在这样的情况下,心医国际将主要的市场机会放在了信息化建设相对薄弱或还没有完全启动的地区,比如青海。“团队大部分人前前后后跑了八九趟,2011年9月,我们成功拿到了第一个省级中标项目,青海全省36家县级医院PACS系统建设。当时行业内比较大的公司都参与竞标,大家都没有关注我们。我们中标之后,来自各方的质疑声也此起彼伏,这么新的一个厂商到底能不能按时交货?”

面对各方质疑,心医国际早有准备。调集了团队所有核心和骨干力量进入青海项目,认真全面的进行客户实际情况的调研,了解了具体的实地调研情况之后,后续的项目跟进团队就有了经验。条件虽然艰难,但是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团队克服了高海拔、气候条件复杂、民族地区突发问题等很多客观条件上的困难,总计花了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就圆满完成了项目,整个项目实施下来后,所有团队人员差不多跑了接近三万多公里。”

“借助这样的拼劲和士气,同年12月又成功中标了青海远程医疗建设项目。先后覆盖了42家县级医院,8家省级医院和全省下属的423家乡镇卫生院。几年来,我们先后在青海成立了售后服务中心和分公司。因为我们在当地的服务做得很扎实,用户对我们非常认可,很多医院主动为我们提供升级维护项目和服务需求,从2011年一直延续到现在。”

从2012年开始,心医国际陆陆续续接到全国各地的项目订单,用户数量开始激增,为日后的全产品线和医疗协同业务布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产品全覆盖:拓展远程医疗运营服务

2012年,PACS市场已经进入相对理性的阶段,市场壁垒已经建立,新厂商再想进入市场已经相对困难。同时,越来越多的医院客户希望心医国际提供其他的临床业务信息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心医国际开始考虑延伸产品线,并且团队具有的医学背景的竞争优势又发挥得淋漓尽致。

邰从越说:“我们是以业务需求驱动技术发展的一家医疗信息化公司。跟别的公司相比,我们最大的不同就是对医疗行业有深刻理解,对市场需求的嗅觉更加敏锐,当时团队整天考虑的就是如何围绕整个临床工作需求,展开业务和产品设计。”

在确定新阶段的发展方向之后,心医国际开始网罗和整合更多专业技术研发人才。这个时期心医国际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2012年底启动融资,2013年初获得由李嘉诚先生创立的世铭集团的A轮融资三千万元人民币。

伴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青海和河南等远程项目带给心医国际很多新的感触:“最初我们创立企业的想法,是希望通过我们开发的软件去改进流程、提升效率、服务和帮助医生,从而能够更好地服务患者,但实际上这属于一项间接服务。而通过远程项目发现,我们完全可以做一些更直接满足医生和患者的产品与服务,让看病就医变得简单。”

在对医院、医生、患者和同业公司进行相应的地调研和分析之后,心医国际发现除了做好医院内的业务以外,完全可以在医院之间尝试进行优势资源共享、开展业务协同。这不仅是远程医疗的核心价值所在,也在医院、医生和患者间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服务机会。当然当时远程会诊的现实发展情况和预想还有很大的差别,邰从越说:“首先远程设备覆盖的医院和人群并不乐观,大部分系统都没有投入使用;其次是技术上的标准和规范问题。如果真的想把远程项目运行起来,一要保证互联互通,二要整合多业务系统,三要保证数据安全;第三方面,运营模式不是很成熟,运营机制基本上没有。原来的远程会诊大多都跑在专网里,而事实上远程会诊必须基于互联网才能发展”。

于是,邰从越和王兴维看准了这其中巨大的商业机会,同时也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做出了新的决策,将远程医疗作为核心战略业务,从HIT传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向创新的运营服务商转型。

从去年九月心医国际完成B轮融资1亿元人民币到现在,心医国际已与北京、上海的近40家顶级专家医院展开合作,向全国范围内近1800家县地市医院投放了软硬件设备,并优先获取了业务运营权。下一步目标是到2016年4月份之前联网全国3000家医院,与北上广及各省会地区80%左右的大型医院展开合作。为此,心医已经打造了一支近200人的专业运营服务团队。

“医疗是一个严肃的领域,从事医疗行业必须秉持严谨的态度。在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竞争环境下,我们把价值观和责任作为竞争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我们一方面强调远程医疗的管理和服务品质,同时时间对于患者来说就是生命,我们的远程会诊平台的运行效率也在不断攀升,4.8天、4.2天、3.5天、2.8天、2.2天,现在我们的目标就是争取做到70%的会诊,在48小时之内完成。”邰从越说。

王兴维说“医疗行业的从业者无论从事什么岗位,他所做的一切有成效的工作,最终都是治病救人。希望能将心医国际打造成一个最专业的医疗服务平台,通过大家一起努力,不断创造出,更优秀的产品和服务,使病患能更快速更准确得到医生的救治。”

赞(9)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心医国际:来自大连的HIT黑马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