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专访就医160创始人罗宁政:将医院作为撬动移动医疗的支点

来源:HIT专家网    记者:沈媛巧  朱小兵

就医160就像是一匹黑马,在群雄争霸的互联网医疗行业里杀出,成为互联网医疗第一股。

深圳宁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罗宁政

深圳宁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罗宁政

医院、医生依然是互联网医疗的核心

从2012年获得天使投资、2014年完成A轮融资、2015年完成B轮融资,到完成新三板上市,就医160只用了三年时间。尽管从融资到上市只有短短几年时间,但这似乎并没有影响就医160布局医疗IT领域的稳健步伐。“截至2016年1月,就医160平台医院数量超过6000家,医生超44万,注册用户达7000万,服务人次超2亿。在用户规模上,月新增用户超500万,以400%年复合增长率高速增长。”深圳宁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罗宁政介绍。

事实上,就医160在医疗领域沉淀已久。2004年,在就医160还未正式成立时,罗宁政就注册了就医160的域名91160.com。2005年,就医160正式创建。之后,试着做了一些Web2.0产品,并成功推出91160.com的第一个版本,但效果差强人意,网站用户量少,缺少核心价值。

但这并没有影响到罗宁政对互联网在医疗领域应用的执着。“通过最初的摸索,我发现,如果没有医院、医生的深度参与,医疗服务的互联网是很难做起来的。所以,我们后来就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怎么让医院打开缺口,把医院拉到互联网的平台上来。”

顺应互联网医疗发展潮流

自2012年开始,互联网医疗热潮开始一浪高过一浪。顺应互联网潮流,国家卫生计生委也开始重视互联网医疗,强调通过互联网来提高医院的服务能力,提升患者满意度。借助互联网浪潮,就医160迎来了一些机会。

“最早就医160是定位在深圳,之后从深圳开始慢慢地拓展,发展到湖南以及其他地方。现在,在北京我们也开始有一些合作的医院,比如302医院。”罗宁政认为,中国的互联网医疗跟政策有很大的联系,当政策越来越开放,对互联网医疗比较认可的时候,这个行业就会很快地发展起来。

从盈利能力看,就医160已经形成了一些成熟的商业模式,包括与药商做联合推广等。在刚刚过去的财年,就医160收入较上年有大幅增长。

从早期的摸爬打滚,到现在新三板上市,发力于全国市场,在罗宁政看来,凭借的就是一股对互联网医疗的热情和对理想的坚持。登陆新三板后,罗宁政还有着一些更深层次的打算:“我们想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更好地规范我们的服务和管理,通过这样的运作使我们未来在资本运作和并购上得到一个比较好的发展速度。”

罗宁政相信,就医160服务、管理更规范,融资手段更多样化以后,借助资本的力量将会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定位IT服务,搭建开放平台

“作为一家互联网企业,要把医疗做好,就应该创造一个开放的平台,靠一家企业很难把所有事情做好。比如就医160的特点是以医院为突破口,做一些IT、互联网产品,帮助医院做互联网化的运营,这是我们的定位。我们不会去开诊所、电商,也不会自己去做互联网医院或收购医院。”罗宁政介绍,就医160的定位依然是用IT的方式构建一个高效率、高可用性的平台,优化医院、医生、患者之间的沟通联系。

在“互联网+医疗”热潮的推动和医疗信息化进一步深化下,越来越多的医疗互联网公司开始嵌入到医疗服务体系中,逐渐从IT服务往医疗服务拓展。就医160依然坚持自己的定位,只做IT服务,不做医疗服务。因为在罗宁政看来,专注于IT服务才是就医160最准确、最具优势的定位。“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医疗服务本身是需要很多年的积累的,一家互联网医疗公司如果自己去做医疗服务的话,我不认为它具有优势。我们的IT定位是比较恰当的,把连接做好,自己不做服务,为大家搭建一个‘商场’,然后邀请众多企业来做‘商铺’,提供服务,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罗宁政如是说。

尽管医疗互联网前景可期,但是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滞后依然是一道壁垒。对此,罗宁政坦言:“现在医生多点执业正在开放,但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每个地区都会有自己相应的政策,这与医疗资源跨区域性是相冲突的。比如,北京的医生要到河北做手术,如何打破医生多点执业的地域性限制,让医生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流动,这是互联网医疗平台比较关注的。”

【责任编辑:石晨露】

赞(3)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专访就医160创始人罗宁政:将医院作为撬动移动医疗的支点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