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医院物流机器人:你从哪里来?

来源:HIT专家网    记者:朱小兵 谭啸

医院物流机器人

一款外形有几分可爱,动作有些拘谨的医院物流机器人,在医院川流不息的人流中默默行走,执行着“主人”下达的运送物品的指令,主人可能是医生、护士、药剂师,也可能是一名医院的清洁工,运送的物品可能是药品、耗材,也可能是医疗废弃物。这样的场景,已经不再停留于科幻片,而是正在走入我们真实世界的场景。

2017年10月,由国家人工智能标准总体组全权会员单位——上海木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诺亞”医院物流机器人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投入试运行,用于运送标本、静脉药物、医疗包、医疗器械、被服、餐饮、耗材等物资。近日,上海木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蒋化冰接受了HIT专家网的独家专访。初见蒋化冰,挽着袖管,露着结实的胳膊,应该是长期练习太极拳的缘故。而早已听说,曾任华为手机终端产品线总裁的他,人称“蒋校长”。

从华为提前“病退”:梦到机器人,决心再创业

殊不知,蒋化冰可谓华为手机第一人。

2002年,身在华为无线部门的蒋化冰被公司任命去组建华为手机产品线。对于一直从事电信交换设备和企业网络产品的华为来说,这显然是一次重大挑战和转变,蒋化冰欣然领命。“当时,我在华为无线的职位是3G基站部门的副总,算是比较高的位置了。所以很多人不理解我为什么去做手机业务。”蒋化冰说,“我当年是有勇气和兴趣去做手机的,这是一个新的开始,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它。”

凭着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干劲,蒋化冰将华为手机产品线从无到有地建立起来。到2010年,蒋化冰管理3000人,并将手机业务做到60亿美元。“我们在华为内部做手机比外部还要困难,在大树下面长出小草是很难的,当然好处就是财务方面不用担心。这个经历让我收获特别大。”蒋化冰认为,“抓住趋势,顺着趋势走,能够做出很大的事情。”

2012年12月,蒋化冰调任华为海外做销售已有一年半时,回国体检,被查出肺部有个结节,遂动了手术。而华为有45岁退休的机制,蒋化冰因为重大贡献和手术被公司特批提前3年退休,开始治病修养。

蒋化冰上海木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蒋化冰

2013年7月,仅休息了半年的蒋化冰重新找到了事业的方向,这个方向的灵感却是来源于“梦境”,有一天他梦到了机器人。“我觉得这个方向不错。这相当于手机的延续嘛,手机上再加个轮子,就有了机器人雏形。”蒋化冰的创业灵感来了。很快,经过审慎的调研分析,他判断机器人绝对是个趋势,会有大发展,尽管当时还没有真正地发展起来。

2014年,蒋化冰动了创业的念头。同年9月,上海木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核心团队均来自世界500强公司,在产品研发和运营管理方面有丰富经验。

曾经沧海难为水:高起点、高标准

木爷机器人是国内最早一波做机器人的,与众不同的是,这家创业企业从诞生之时,在行事风格上就植入了“华为基因”。

首先,技术上投入很大。目前研发团队有近百人,研发人数占公司人数的70%以上,而且有近50个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目前公司原创核心专利已超过200项,涉及导航避障技术、人形仿生设计、电磁辐射抗干扰设计、智能语音交互、智能视觉技术、人格化系统等多个方面,并能实现多台机器人同时工作。

其次,木爷机器人拥有自己的工厂,并且是国内首家通过由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质检总局、认监委四部委联手推行的中国国家机器人认证(CR)产品认证和工厂认证的双认证企业。

一家创业企业,为什么从一开始就要拥有重资产、自己做工厂?蒋化冰是这么想的:机器人的组装和测试过程非常复杂。同样一堆元器件,如果外包给第三方组装,一是很难达到自己要求的组装质量,自己还得派研发人员去培训和指导;二是有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隐患。“我们的野心比较大,不是说小干一票就走,而是要干大事,整个布局都是比较大的。”蒋化冰憨厚地笑道。

第三,在标准方面,木爷机器人也具备了先发制胜的独到优势。2018年1月18日,国家人工智能标准化总体组、专家咨询组在京成立,将负责制定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标准。总体组由93家全权成员单位构成,木爷机器人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在这93家全权成员单位中,有9个标准机构、29个科研院所、13所高校和42家企业,会员单位的挑选是非常严格的,基本都是大国企,比如:中国电网、工商银行、人保、华为、中兴、BAT等。

“这相当于国家承认了我们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实力,赋予了我们在人工智能标准制订方面的投票权。”蒋化冰自豪地说,“某一项标准的投票只要超过三分之二,就能被通过成为国家人工智能标准。国内有这么多机构在做人工智能,但是他们很难影响到国家标准,因为不是成员,没有这个权利。这是我们的优势。”

如今医疗行业给蒋化冰最大的感触是:几乎言必称人工智能。虽然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的很多系统来源于海外,但他坚信中国一定会做自己的标准的,或许自身的这一资源优势可以帮助其他医疗AI企业,合作推进国家层面的医疗人工智能标准。

医院物流机器人的前景:细化应用场景、找准机器人优势

说到诺亚医院物流机器人,蒋化冰掏出手机,给记者看了一段医院物流机器人的视频:视频中的多台机器人在医院大厅的人群中走走停停,速度不快,但完全可以避让行人,不会撞到人。

医院物流机器人

医院物流机器人的真正难点,就是不要撞人。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应用场景就特别少,基本上只能在专用区域行走,比如检验科内部通道、手术室内部通道。目前诺亚机器人的技术已经能解决这一问题,这一点是其与国外厂商相比的优势,因为国外一般会有单独的设备层,机器人不会跟人混在一起。

蒋化冰认为,从本质上说,这一技术跟无人驾驶汽车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具体的应用场景不同。

“一家医院的物流量是相当大的,比如一家700张床位的医院,它一天的物流量差不多是20吨。其中有些东西出现差错是问题不大的,而有些东西则是一丝一毫的差错都不能有,否则就是致命的。如何减少失误呢?”蒋化冰分析道,“答案就是:实现物流配送的完全自动化。很多时候人反而会出错,而机器不会出错。一旦实现,物流配送自动化就必将成为医院的一个建设标准,只是说何时实现、谁来实现它而已。”

“我们会针对医院里可用的场景分门别类进行产品线和方案的梳理,可以横着切、纵着切,比如:专门针对传染病、核辐射、艾滋病、精神病等,总之是越细越好,越结合医院的实际使用越好。”蒋化冰举例说,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是一个重点应用场景,它对实时性的要求没那么高,而且计划性比较强,运送的东西很重、距离又远,非常适合机器人运送。诺亚医院物流机器人一次运输的最大负重可以达到300公斤。

广妇儿PIVAS装载图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PIVAS装载图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据测算,在运送标本、静脉药物时,一台诺亞机器人的每天工作量相当于能“顶”两个人;在运送被服、餐饮、耗材等物资时,甚至能替代4个人的工作,还能节约一些其他的人力隐形成本。蒋化冰介绍,广州市妇儿中心有12个手术室,按每天共完成100台手术计算,“诺亞”在手术室运送医疗包,一年可帮助护士避免奔走1944公里的路程,相当于广州到北京的距离。

对于医院比较常见的气动物流(空气炮弹),蒋化冰表示:“它有很多局限:如果是新医院、新大楼,可以安装专门的通道,实现气动物流,但在旧大楼内很难新增实现;而且,气动物流的载重量太小,一次只能运1.5公斤,如果装在手术室,没办法帮助护士拿特别重的医疗器械包。物流机器人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蒋化冰坦言,目前医院物流机器人在配送过程中,最有挑战性的就是乘坐电梯,还不能像人一样机动灵活地选择乘坐适合的电梯。但他坚信,医疗物流机器人是个新事物,大家接受起来还有个过程。这个过程既有难度、也是机会,关键看怎样把握好机会,只要趋势是对的,就有大发展。这一帮有技术、有激情、有追求的团队,他们的志向,就是开启中国医院物流机器人的新时代!

赞(1)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医院物流机器人:你从哪里来?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