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吴坤专栏】医信工程师如何构建知识体系?

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吴坤

【编者按】

在2020年末举办的医院IT从业人员发展论坛上,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大数据研究中心原主任薛万国为新一代医院IT从业人员的能力提升方向给出了建议,即从IT纵向知识向跨学科横向知识体系发展,主动学习医学知识、医院管理知识、医学数据统计分析知识、医学信息学知识等,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体系。

年轻一代的医信工程师应如何构建、扩展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信息中心软件工程师吴坤介绍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医疗信息化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行业,涉及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在如此庞杂的知识系统中,医信工程师需要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并根据自身工作需要逐步完善知识技能,形成属于自己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为什么要构建知识体系?

许多年轻的医信工程师估计都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明明看了很多专业书籍,好像学习了很多知识,但是与专业技术大佬相比,在学以致用上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工作好几年了,每天处理大量琐事,非常繁忙也很辛苦,但是感觉自己依然没有实质性的进步。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笔者认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知识技能没有系统化,没有形成知识体系。

打个比方:系统化的过程,类似于把一团杂乱无章的毛线整理成整齐有序的线团;知识系统化的过程,则是把碎片化、零散的知识内容整理成结构清晰的体系。经过系统化整理的知识将不再是杂乱的,它们结构清晰、分类明确、层层递进。

这与医信工程师的工作内容非常相似。笔者作为一名医信工程师,日常工作内容包括:接听电话处理系统用户问题、联系医院科室召开需求讨论会、设计需求方案、撰写医院项目申报书、参加项目周会、协调软件公司联调测试、统计科研数据等。这些工作内容零散杂乱,但就是这些琐事要求医信工程师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如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协调沟通能力、项目管理能力、需求分析设计能力等)、掌握相当的专业知识(如IT知识、程序开发、项目管理、医疗业务知识等)。

而医疗机构基本没有建立完善的医信工程师培养机制,医信工程师的技能提升与能力增长主要依靠自学。所以,医信工程师要特别注意知识技能的系统化,构建起适宜自身工作需要的知识技能体系,才能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塑造自我技能价值,在医院内部和行业内拼出一席之地。

怎样构建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的构建,就是把大量、零散的知识点,通过内化、存储、整理等方式组合起来,以点成线,以线成面,形成系统、有序、清晰的脉络结构。在解决问题和处理事情时,不论是潜意识还是显性意识,我们都在使用自己的知识体系做出选择,每一次处理问题的过程都将迭代我们的知识体系,让其更加明确清晰,强化当下正在使用的技能,同时发现不足,找到可优化、可改进的方向,提升全局整体思维。

所以,知识体系的构建并非一蹴而就,而应贯穿医信工程师的日常工作和学习生活中,不断进行优化与改进。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大致如图1所示,包括4个步骤。

图1

1.知识输入

没有输入,何来体系?通过自我学习、大量输入知识是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医信工程师的知识输入渠道包括:

阅读专业书籍:通过阅读软件工程、信息系统等学科专业经典书籍,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对信息化理论知识有一个全局的掌握。

阅读技术文档:阅读医院内部保存的技术文档资料,对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历史、现状、未来规划等形成清晰认识,特别是在自己分管的业务领域。

阅读网络文章:在互联网上阅读学习专业文章,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向专家大咖学习、请教的便捷方式。行业专业网站(如HIT专家网、CHIMA等)发布的文章,很多都是由在行业内工作多年的专家撰写的,价值很高,非常值得学习。

2.梳理整理

互联网时代的知识信息汗牛充栋。我们在学习和输入知识信息后,需要对知识进行梳理,可以按照金字塔原理、结构化思维,整理成一个基本的树形结构,将对应的知识点填补到“知识树”的相应位置。随着积累的知识增加,这棵“树”将越来越枝叶繁茂、果实累累。

需要注意的是,在整理知识的过程中,一定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知识,而应去伪存真、汲取精华。信息是否正确?信息的应用场景是什么?信息的产生背景是什么?信息的实效性如何?我们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对信息进行加工。这里推荐使用思维导图等高效知识管理工具。

3.思考优化

医信工程师除了具备相当的知识技能外,还需要具备很多“软技能”,如开发效率、工作质量等。因此我们对于组建的“知识树”要经常进行思考,不断进行优化。对于已经过时的、不适用于医疗信息化发展要求的知识点,应及时从“知识树”中删除;对于可以优化的知识点,比如如何进一步提升开发效能、提高工作质量的知识点,要及时完善并更新到“知识树”;当自身知识技能水平程度有所提高后,还应适当合并知识内容,减少“知识树”的层级结构和分支数目。思考优化的过程,其实就是能力提升的过程,应该在工作中不断反复地进行。

4.实践反馈

通过阅读书籍文章等方式获取的知识,都属于间接知识经验,医信工程师必须通过实践对学习过的理论知识进行验证与深化,同时总结出适合实际情况的经验性知识。

在医院内部,医信工程师参与实践的机会可能并不是很多,但是我们可以自己创造实践机会。对于分管的业务领域,如果有可能的话,可以与公司方人员一起直接参与项目开发过程,把自己当成公司人员一样,动手干,甚至比公司方还要积极主动,对于已经完成的项目要反复思考能否通过优化方式将程序开发得更好。除了实际开发工作外,还可以通过知识输出,例如撰写技术文章供行业同道一起学习,并接受其他工程师的反馈,将文章撰写过程假设成项目开发;另外,需求调研等工作也是很好的实践活动。

通过实践反馈,整个“知识树”将更加符合医信工程师的工作实际,反复迭代即能形成自我知识体系。

在写作这篇文章的时候,笔者回忆了自身的工作经历。笔者是计算机专业毕业,此前基本没有学习过医疗信息化内容,初到医院时对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都曾感到非常陌生。笔者在工作中遇到的第一个难关,就是迷茫、没有方向感,不知道该如何学习、如何尽快融入医院工作。当时,医院也没有专业培训,没有人可以带教,因此笔者也曾走了很多弯路。

后来,笔者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对医疗信息化行业有了初步了解,并通过阅读医院文档资料,逐渐对自身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形成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在工作中,笔者坚持阅读学习的习惯,同时积极投身实践,通过临床科室需求调研、与系统直接用户沟通交流、与公司工程师合作开发程序、写作专业技术文章等方式检验自己的知识认知。因此,本文介绍的这些方法都是笔者亲身实践并有所受益的,希望分享给更多的青年医信工程师们,与大家一起加强学习,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

【作者简介】

吴坤,计算机专业硕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信息中心软件工程师。专业计算机程序员,医疗信息技术推广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热衷于以信息技术提高医疗行业服务质量和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关注HIT专家网微信订阅号
精彩不容错过!

【责任编辑:陈曦】

赞(4)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吴坤专栏】医信工程师如何构建知识体系?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