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信息化支撑管理变革

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朱小兵

本硕博都在天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攻读、毕业后留校任教4年的李宁,按照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于2009年调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信息科,主要负责制定信息化建设规划。当时信息科只有6人,新院区(即现在的院本部)还是一片工地。2011年新院区开业,信息科改为信息中心,李宁出任信息中心主任。

如今,医院由当时的两个院区扩展到5个院区,院本部、西夏分院、宁夏医疗急救中心、宁夏眼科医院这4个院区位于银川,宁南医院则位于300公里之外。5个院区的编制床位数为2630张。信息中心队伍也从成立之初的10人增加到27人。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李宁

医院综合改革,驱动信息化持续进阶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前身是宁夏省立医院,可以追溯到1934年,后续由于省立医院整建制成为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即现在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1971年,自治区人民医院另辟新址重新起建。

2011年之前,医院只有以收费为核心的挂号、收费、药房等系统。2011年底,医院急速扩张为5个院区。医院信息化建设需求随之井喷。

“医院信息化建设起步晚,但好处是有整体规划性。”李宁主任介绍,当时做了完整的软硬件整体规划,并在随后几年重点建设了各项临床业务功能系统,包括电子病历、PACS、LIS、静脉配液中心、心电、超声等系统。

医院的快速扩张也带来新的矛盾:资源浪费、学科分散、医务人员积极性不高等。5个院区还分别是4个医保定点单位,导致结算体系复杂;各院区管理模式、物价标准不尽相同,学科管理程度不一,有的科室是两个院区统一管理,有的则是各个院区自成体系。

2016年8月,医院启动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目标是实现5个院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一体化管理,组织架构、科室管理、业务流程、薪酬激励体系等发生根本性变化:统一5个院区的管理体系,整合全院物资和医疗资源,包括号源、床位资源、药品物资等。一系列重磅组合拳下,原来的99个临床医技科室被整合为16个学科中心;全院号源统一管理,医生在各院区轮转;优化了医保结算体系,医保定点单位缩减为两个(银川4个院区为1个,宁南院区为1个);在医药物资管理方面,取消各分院原有的二级药库,药品直接配送到各院区药房,取消病区的物资小库房,对物资供应实行上下限管理,从而有效降低了医院的库存成本。

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对信息化的需求也前所未有。同时,随着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医疗集团的成立和医院获批远程医疗中心、互联网医院,互联网、远程医疗、集团化管理、绩效改革等被纳入新一轮信息化规划建设重点内容。所有改革举措,均需要数据支撑。

2017年,医院开始进一步夯实信息化基础:建设集成平台、临床数据中心、运营管理平台。管理对于数据的需求,反过来又对各个业务系统的功能模块提出了升级要求,针对各院区存在的缺项进行“填平补齐”。

医院实行一体化管理后,信息系统架构也进行了相应调整。5个院区中,实现在银川的4个院区共用一个数据库,地处偏远山区的宁南院区受通信技术条件限制,HIS采用独立数据库,医技系统、运营数据、质控数据实现全院统一管理。

业务和管理变革,在信息化应用中落地

夯实信息基础设施、理顺系统架构之后,医院信息中心紧接着落地了一系列医疗检查检验业务应用,以全面支撑医技部门的组织和流程变革:

设置在院本部的临检中心配置最全的设备,其他院区只保留基本设备,通过物流将样本送到院本部集中诊断,系统将检验结果推送共享。

建立远程心电诊断平台,不仅5个院区的90多个病区以及3家社区全部实现了床旁心电采集、无线传输,医疗集团内18家签约机构的心电数据同样传输至心电诊断中心,集中诊断和出具报告,利用心率分析等人工智能提高效率。除常规静息心电诊断外,医院进一步实现了动态心电和动态血压集中诊断的高级应用,患者在就近医疗机构或社区佩戴心电设备,系统可将结果上传到诊断中心进行统一诊断。

建立基于5G的院前急救体系,分为南北两个中心,胸痛病人在救护车上完成心电等基础信息采集,传送至诊断中心实时诊断,医院在患者送达之前提前做好诊疗准备。   

建立远程超声诊断平台,采集14家医疗机构的超声影像,院本部超声医生可以远程音视频实时指导这些医疗机构完成远程诊断。

由于病理医生尤其缺乏,医院建立了病理诊断中心。各分院只保留冰冻方便术中切片,其余切片送到院本部进行诊断,只有最远的宁南院区还保留一名病理诊断医生。所有病理医生都使用同一个病理系统、同一个数据库。“目前人工切片还有一个上机过程,无法共享,计划将来采用数字病理,病理诊断的效率可以进一步得到提升。”李宁主任说。

值得一提的是,医院于2015年开始建设智慧影像平台,将基于DICOM标准的影像数据都流转到PACS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平台延伸到部分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主要指导基层医疗机构规范采集影像数据。这些基层医疗机构的影像设备也都很好,但是技师操作需要上级医院培训。平台将符合要求的影像数据采集上来后进行三维重建,并将报告返回给基层。每个分院区急诊科仍配置了少量影像医生以便快速接诊。大部分影像科医生都集中在院本部,完成三维后处理、人工智能筛查、质控等工作,并将报告回传到各个分院。而且云平台可以将三维重建从PACS推送到各个院区医生工作站,让临床和放射科协作,更进一步满足外科、神经科等科室的业务个性化需求。

物联网应用方面,医院对织物、工服采用电子标签集中管理。衣物不属于个人,全部共享。同时规定每周清洗次数,降低了采购和使用成本。

医院自行设计绩效评价体系。创新医、技、管、护、保5大岗位序列,分层分岗重新定义,形成岗位库,构成134项绩效关键指标库,其中70%左右由信息系统提取量化。

夯实基础,以评促建,提升信息中心能力

宁夏自治区人民医院坚持依托实体医院建设互联网医院。医院认识到,不管是实体还是互联网医院,基础还是医院诊疗水平。为此,一方面,重点建设线上线下一体化诊疗体系,提供远程诊断、放射、心电、超声等对外服务;另一方面,加强互联网诊疗监管,要求质控、危急值管理和线下实体医院保持一致,严格医生准入、药品准入、权限管理,有些要求还要高于实体医院,比如互联网诊疗医生,须要有10年以上执业经验。

李宁主任认为,线下实体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基础,直接决定了互联网医院的质量。智慧服务高级别的前提是电子病历高级别,否则就是空中楼阁。因此医院高度重视电子病历、互联互通等信息化评级。

从2018年开始,医院申报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经历首次失败后,总结教训,不断完善,再次申报后高分通过了互联互通四级甲等测评。2019年,医院首次申报电子病历应用水平五级评审,未能通过。总结教训后,医院加强了临床业务应用系统建设,特别是医疗质量控制,包括危急值管理、传染病上报等模块。2021年,医院终于进入2020年度电子病历评级五级榜单

“这对我们是莫大的鼓舞,我们是自治区唯一通过两项评级的医院。”李宁主任说,“对西部医院来说,很多信息化需求可能不是很明确;以评促建,有助于理清发展方向。”

参加评级,更让信息中心的能力得到了质的提升。平时鲜有培训机会的信息中心,通过参加评级宣贯会等途径,加深了对标准的理解。所有评级材料、实证截图,都由信息中心独立完成。现场评审前,信息中心先做好内部培训,再去培训临床业务科室。

“评级过程很辛苦,但在与临床共同配合完成评级的过程中,信息中心的作用被大家认可。”李宁主任说,“今年医院又申报了互联互通五级乙等评级工作,大家的心态轻松很多。只要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自觉融入标准,信息中心在项目管理上就越来越主动。掌握标准,就有更多话语权。”

此图片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HIT%E4%B8%93%E5%AE%B6%E7%BD%91%E8%AE%A2%E9%98%85%E5%8F%B7.png
关注HIT专家网微信订阅号
精彩不容错过!
寻求“商务合作”请扫码填写需求
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责任编辑:陈曦】

赞(3)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信息化支撑管理变革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