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琚文胜:完善治理体系,推进健康信息惠民 | 2022年南湖HIT论坛

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姜浩 整理

【编者按】 

2022年12月3日,受疫情影响,主题为“十年,洞见医疗信息化未来”的2022年南湖HIT论坛再次线上开讲。累计吸引超过1.2万名业界观众相会“云端”,最高有1142人同时在线。2022年是HIT专家网成立的第十年,恰逢我国发展历史进程中极不平凡的十年,医疗信息化建设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围绕论坛主题,各位讲者忆变迁、论趋势、谈机遇、话挑战,为业界寻找未来发展的确定性带来思考和启发。现将参加本届论坛的各位讲者发言摘要、视频、课件陆续刊出,以飨读者。

北京市卫生健康大数据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琚文胜

“许多健康信息惠民项目‘久攻不下’,究其根本,是由于治理体系的缺失。”2022年12月3日,在HIT专家网举办的2022年南湖HIT论坛上,北京市卫生健康大数据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琚文胜如是说到。

微信扫描二维码可观看演讲视频,文末可下载课件

建立完善的治理体系是推进健康信息惠民的重要举措

何为治理体系?琚文胜解释说,治理体系是为了实现目标,而由一系列政策、机制、资源形成的组合,是促进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无论是在社会的宏观层面,还是在医院的微观层面,治理体系都非常重要。

根据过往的工作经验,琚文胜深刻体会到:当卫生信息化项目面向大众,涉及卫生行政管理、医院、医生、患者、相关法律、付费方式等多个相关方时,对治理体系的需求更加迫切。

在互联网诊疗发展的过程中,治理体系的重要性即得以展现。2018年,互联网诊疗相关政策出台后,公立医院争相申请互联网医院资质的场面并未出现,反而是在新冠疫情爆发后,互联网医院数量才呈爆炸式增长。琚文胜认为,一方面是因为疫情深刻影响到了医院的正常运转及患者的就诊活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特别是在医保方面出台了有关价格、报销的政策,两种因素相结合,推动了互联网诊疗的发展。这也说明,如果有更丰富的政策工具、更完善的治理体系,健康信息惠民项目就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以电子健康档案为例。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要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实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卫生健康信息共享和动态更新。但目前我国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实际应用情况,与“每个居民拥有一份动态管理的健康档案”的目标仍有不小差距。2022年年初,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徐向东处长在文章中指出:各医疗机构在向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平台汇聚数据时,存在“不愿、不敢、不会”的情况。这真实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电子健康档案建设存在的问题。这项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目标,十多年来仍未实现,其中不乏治理体系建设不完善的因素。

“当一个项目的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特别符合人们的美好期待与价值判断时,建设者往往会轻视项目的建设难度。”琚文胜说,“电子健康档案项目亦是如此,我们的期待过于理想化,对现实产生误判,没有建立相应的治理体系作支撑,导致项目进展缓慢,推进困难。可以说,建立完善的治理体系是推进健康信息惠民的重要举措。”

治理体系建设四大要素

那么,如何才能建立完善的治理体系?治理体系又是由哪些方面组成的?琚文胜认为,建设治理体系需包含四大要素:

首先是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信息化项目建设前期的重要工作,通过科学专业的调查研究,能够合理地确定项目建设目标与内容、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推广应用的可行性,以及确定研究的投入与产出、社会效益等。琚文胜表示,目前国内对医疗信息化项目可行性的前期调查研究较为欠缺,往往是走过程、走程序、走形式;由于缺少调查研究经费,前期调查研究的市场也一直没有培育起来。另外,项目的相关信息无需公开,缺少相关规则的制约,导致前期调研变得可有可无,不利于行业调研水平的提高。

电子健康档案项目就存在类似的问题。建设者们解决了很多技术层面的问题,但是对应用推广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估计不足、调研不深,缺乏充分的政策与措施支持。在对世界各地的电子健康档案应用情况进行调研后,琚文胜发现,相关项目的建设经费巨大,而数据调阅频次却“低得出人意料”。

面对这一调研结果,琚文胜再次审视电子健康档案项目,并提出一系列问题:在电子健康档案共享的问题上,我们是否把理想化的愿望当作了现实的需求?电子健康信息共享的实际应用需求是什么?以区域电子健康平台来适应和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是否合理?是否可以有更多的模式?在移动应用广泛深入的情况下,是否有新的共享技术路线?现有的管理模式、支付机制是否有利于共享?推动共享的投入效益如何,是否符合绩效原则?琚文胜认为,这些问题都值得行业深入研究,同时也说明,对于电子健康档案这类政府投资的医疗卫生信息项目,前期的审慎调查研究更是重中之重。

其次是政策法规。政策法规是通过规则与利益调节来驱动事业,其发挥作用的方式有三种:一是倡导,力度相对较弱;二是准入,明确规定禁止事项,其余事项“法无禁止则可为”;三是惩罚,力度最大。琚文胜表示:“推进一项事业需要政策法规的加持,政策法规不一定要多,但一定要好,好的政策法规是带能量的,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医疗信息化行业。”以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为例,如果将其限于技术部门应用,那么效果显然不如将评价结果纳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

在电子健康档案项目中,澳大利亚最初的推动方式是采用“选择加入”的方式,民众依据个人需求选择是否建设电子健康档案,在2002-2019年的18年间,澳大利亚只为539万人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占人口的20%;后来,澳大利亚将政策改为“选择退出”,电子健康档案系统默认包含所有居民,民众可自由选择退出该系统。策略调整后的三年间,澳大利亚约有2268万人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占人口的97%。

上述案例说明,在推动健康信息惠民时,需要合适的政策法规进行支撑。北京市卫生健康大数据与政策研究中心调查发现,2009-2020年,我国下发了至少48份与电子健康档案相关的政策文件,这些政策更多是聚焦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支撑及服务推广,缺少目标规划、策略性措施、标准规范、制度/法律保障。

第三是信息公开。信息公开是为百姓服务的重要形式和载体,能够倒逼政府部门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做到“面子好看、里子耐看”,同时有助于社会各界监督政府,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琚文胜表示,在推进健康信息惠民方面,信息公开是必由之路。

在信息公开方面,世界各地的先进范例同样值得学习。其中,澳大利亚建立了健康档案门户网站,从2019年起每月公示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的应用情况。美国ONC(美国国家卫生信息技术协调办公室)网站能够提供包括HIT认证、ONC资金支持、患者登入电子健康档案等多种功能,供不同角色使用。同样,英国NHS(英国国家卫生服务部)数字部门每年都会发布内容详尽的年度报告。

目前,我国对于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的公开大多仍采用新闻的方式。这种信息公开方式,是基于提供方发布信息的角度出发,而非从广大受众使用和理解信息的角度出发,存在单一性、无法动态修改等问题。

最后是专业评价。专业评价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便于社会的参与、监督。卫生信息化是专业的,是存在门槛的,专业评价可以从繁杂的专业信息中提炼出大众容易理解、接受、可以使用的信息,有助于普通民众的知情和参与监督。二是促进行业的规范发展,电子病历分级评价、智慧服务分级评价、智慧管理分级评价、互联互通成熟度测评等专业评价,都推动了健康信息惠民。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认识决定治理体系,治理体系体现认识。”琚文胜表示,希望未来的卫生信息化能够有更科学的理论指导、可以充分利用的政策工具,来完善治理体系,助力数据发挥更大价值,真正实现健康信息惠民。

【课件下载】

此图片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HIT%E4%B8%93%E5%AE%B6%E7%BD%91%E8%AE%A2%E9%98%85%E5%8F%B7.png
关注HIT专家网微信订阅号
精彩不容错过!
寻求“商务合作”请扫码填写需求
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责任编辑:秦勉】

赞(1)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琚文胜:完善治理体系,推进健康信息惠民 | 2022年南湖HIT论坛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