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峰言风语】药事管理之大输液药品

2. 软件设计和实现流程

搞清楚了上面这些药事管理业务内涵,下面我们再交流一下软件设计和实现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2  PIVAS流程图及主要功能

医生在临床CIS系统开立医嘱后,护士在护理NIS系统中进行医嘱确认,并生成了相应的药品处方,这时程序自动将相应的长期医嘱传送到配置中心PIVAS系统,配置中心进行审方后确认,然后通过提取到的医嘱打印标签,药师进行排批次、排药,审核确认药品准确性后,扫描每袋输液进仓核对,再按标签进行配液,配液完成再进行成品核对、出仓扫描,后打印交接单配送到相关的病区,病区护士核对作签收确认流程。

这个流程里面体现的信息化重点有合理用药PASS系统,是贯穿临床CIS和PIVAS的,药师在确认的时候要提示这组液体是正常、未查、关注、忌配还是不定的状态。

即使对于临床医师和药师双签的情况下,也不能保证静脉输注药物配置的处方完全正确,所以还有药学部部门对其进行处方点评,通过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药,可避免ADR(Adverse Drug Reaction,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这样就有了三方的消息互动系统,PIVAS的药师和药学部专业的药学技术人员,对于临床医嘱严格把关并及时三方互动,纠正不合理医嘱,保障病人用药安全;病区的护理人员随时了解病人的每袋(瓶)液体,是在“配置中”、“已完成”等状态。

移动医疗的场景可以应用在进仓、出仓、成品核对,可以用PDA直接扫描条码进行核实,同时在交接单上打印二维条码的单号,如果院方具备自动传输物流车的条件,可以直接将配置好的液体及交接单打包放入,同时PDA扫描记录发送时间,在病区接收到后,也用PDA扫描进行接单确认,这也是一个流程的闭环管理。

3. 贴瓶单的标签内容

 

图3  物流车及静脉输液贴瓶单

对于图3有红色圈标注的,第一个条码是配置中心自己校对的编码;第二是药品的批次,一般医院会用批次决策来分配药品配药时间,比如第一批是8点左右,第二批是12点,第三批是16点,第四批是16点之后的;第三个做的标注是:1普(通用药),其余划分的种类还有抗生素、营养药等;第四个的含义是,这个病人的第262组液体早8点的液体;第五个是二维条码,移动医护的应用,护士在执行医嘱时PDA扫描使用。

刚才讲到的批次决策,另外还有剂量决策,简要叙述一下这两个决策的含义。

医院为了保障病人用药时间与效果,会把第一批次的大输液剂量控制在500ml,这样可以输液到第二批接上,分批次的主要原因是病人使用药品的时间点,在一个时间段内用药效果问题,比如频率bid(一天两次),如果两次接在一起用效果肯定比错开时间用差;而且一组液体配好后在一定的时间内使用是保障药效效果最大化,超过一段时间药效会降低。

剂量决策主要是为了保障用药的一个连续性,保障病人使用的时候能持续输液,免得病人输液中需要封管(封管是在病人输液时候没有液体输入了,就把输液接口关闭起来等有新的液体来再接起来输液,就是留置针)。

所以说分批是保障药效,剂量是保障连续性。

是不是让人想起一个网络名词“不明觉厉”:虽然我不是很明白,但是觉得很厉害的样子。

1 2 3
赞(0)

评论 3

评论前必须登录!

 

  1. #1

    阅读全文对静脉输液中心的流程有了一个大概认识,觉得印象最深刻的的是“批次决策”和“剂量决策”的设计,超越了信息化取代手工管理的功能。请问孙老师,为啥静脉输液管理系统并未在医院普及推广呢?

    chumingli12年前 (2013-07-31)
    • 全面普及了啊,只是有PIVAS的医院很少。

      孙立峰12年前 (2013-08-06)
  2. #2

    本文感谢天门第一人民医院的信息科周同学,多次交集却未成为同事,呵呵。

    孙立峰12年前 (2013-08-06)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峰言风语】药事管理之大输液药品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