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IT专家网 供稿:腾讯健康
【编者按】
为在医疗行业实现“科技向善”的企业愿景,全力构建数字健康的“两面四桥”,腾讯健康加大产品开放,深度开放自研能力,并携手合作伙伴将这些能力集成到各个医疗应用场景中,形成“靠谱”的行业解决方案,实现共生共赢。近期,“腾讯健康专栏”将介绍一批腾讯健康生态合作伙伴的最新成功经验分享。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与腾讯健康合作开发的“云上精准床位预约系统”,日前入选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CHIMA)的“2024年医院新兴技术创新应用典型案例”。这套系统利用OCR智能识别、自然语言智能分析、人工智能算法精准匹配等技术,智能评估肿瘤患者入院条件,使收治住院率比门诊收治大幅提高,不仅降低了患者等候时间和经济成本,更是对医院床位预约堵点的一次精准施策。
医院入院评估流程存在短板
作为新中国成立最早的四所肿瘤医院之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是全国规模最大、学术力量最强的国家级肿瘤学基地之一,承担着来自全国的肿瘤患者对优质医疗资源的强烈需求,也因此面临着“一床难求”以及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的问题。
在肿瘤治疗的临床实践中,存在两类对入院前等待时长容忍度较低的肿瘤患者。首先,是由影像或病理检查确诊为肿瘤且尚未发现远处转移的患者,他们通常具有明确的手术治疗指征,因此需要尽快收治入院进行外科手术,以切除肿瘤病灶;其次,是处于肿瘤化疗周期中的患者,按照化疗方案,他们需要定期返院接受化疗药物的注射治疗。
在传统的线下入院流程中,这些患者通常首先由门诊医生进行评估。一旦医生确认患者具备住院手术或化疗指征,便会为其开立入院申请单,患者随即进入候床队列。然而,若对应收治病区床位已满,患者则不得不回家等待医院的通知,只有当床位出现周转时,患者才能再次返院办理住院登记。据统计,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收治患者中,广州市外患者占比高达85%。由于肿瘤患者病程较长,且反复看诊、反复住院情况多见,因此非医疗等待时间的延长会显著增加异地肿瘤患者的就诊时间和经济成本。
在传统的入院流程中,患者和医生之间存在显著的信息不对称:医生需要将最好的医疗资源给到最需要的患者,但医生无法快速了解患者情况;患者也难以获取关于医院床位周转的实时信息,只能被动等待通知。患者可能会在不同医院的门诊之间来回奔波,以尝试找到能够更快入院的治疗机会。
综上,现有的医院入院评估流程存在诸多短板,一方面,医院和医生无法对有入院需求的患者进行全面的筛选和合理的床位规划,以提高床位周转率;另一方面,患者无法提前获取确切的入院信息,导致其常常在多个医院门诊之间奔波尝试。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时间、经济成本,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因此,有必要对现有入院流程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打造“云上精准床位预约系统”
面对前述需求挑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与腾讯健康携手,提出了一个创新的解决方案:构建基于互联网医院的云上精准床位预约系统,提供“床位申请-审核-预约”一站式服务。
该系统的核心思想是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互联网技术,建设线上的入院前医患沟通渠道,使医生能够全局筛选适合自己医疗组收治的患者,同时让患者能够在线上及时获得入院评估结果,减少不必要的线下奔波。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首先,在互联网医院平台建立入院床位申请渠道,为患者提供按病种和科室分类的医疗团队接诊信息。在患者申请预约床位时,需上传相关的历史检验检查报告。这些报告将通过OCR技术进行识别,系统自动对内容进行拆解及标签化处理。
然后,使用人工智能算法和大数据模型,匹配患者的标签与其所申请的医疗团队的收治患者条件。若二者吻合,则自动创建医疗团队与患者的线上沟通渠道,若不吻合,则驳回申请。
具体建设步骤包括:
(1)建立医生团队资料库并分配权限。以临床科室中的医疗组为单位,建立医生团队,并详细维护团队的相关信息。团队将成为患者入院前评估的受理单位。同时,为团队带头人及成员在互联网医院医生端分配床位预约接诊、开检查单和入院单的权限。
(2)建立各医疗团队的收治条件库。明确每个医疗团队收治患者的规则和标准,包括可收治条件和不可收治条件。这些条件将基于病种、病情和所需的医疗资源等因素进行设定。对于患者上传的所有报告,有任一报告符合其所申请医疗团队的“可收治条件”且无任一报告显示其符合“不可收治条件”,系统才将其标记为符合团队收治条件。
(3)实现患者端床位预约功能的AI精准初筛。当患者提交床位预约申请时,系统将通过AI技术对其上传的检查报告进行初步筛选和匹配。
(4)建立院前医患沟通渠道。对于通过AI初筛的患者,当医生确定接诊后,系统将自动创建包含该医疗团队所有医生和患者的在线聊天群组,有接诊权限的医生可以和患者进行图文、语音和视频问诊交流,且同一医疗团队内共享与患者的沟通记录,保障信息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此外,系统还支持医生线上为患者开立检验医嘱,以完善住院相关检查。患者亦可在线上完成付款等相关流程,再按预约时段赴院检查。当患者拿到入院申请单后,便可线上办理自助入院手续,最后按预约时间前往医院报到入院即可。
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云上精准床位预约系统”上线试运行的5个月中,已接入院内11个科室的28个医疗团队,累计接收床位预约申请8100人次,通过智能评估并被接诊的患者接诊率高达79.1%,最终接诊患者收治率达到了16.5%,成为临床和患者沟通的智能连接桥梁。
作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变革服务模式的重要举措,“云上精准床位预约系统”是其“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服务理念的最新实践,也是腾讯健康在AI技术创新应用的又一次成功案例。
【医疗信息化企业资源对接意向调查】
HIT专家网坚持通过分享前瞻、实用的信息,努力搭建起医疗信息化用户和企业之间的专业交流桥梁。
如您希望对HIT专家网报道的企业产品技术方案做进一步了解,或有重要的需求反馈,请花1分钟填写问卷,我们将尽可能转达相关企业与您取得联系。
【往期回顾】
【腾讯健康专栏】用连接与智能,腾讯健康构建“新一代智慧医保公服”
【腾讯健康专栏】抽丝剥茧的医保大数据技术,抓住“组团推拿”的骗保团伙
【腾讯健康专栏】“一放一扩”重构就医空间,联空网络打造更高效的就医供需模式
【腾讯健康专栏】探索数字化分级诊疗,深圳中迈将三甲医生带到大山居民身边

精彩不容错过!
【责任编辑:陈曦】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