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HIT项目实施人员大吐槽:别把我们不当回事

 

有必要建立一支稳定的实施队伍

一般来说,IT企业似乎并不在意实施人员的频繁流动,认为实施工作是比较简单的工作,只要做好交接即可,或者临时安排开发人员补充,在新的实施人员到位后,进行简短的培训就替换上岗。企业所抱怨的只是频繁换人造成的一定程度的成本增长,例如培训成本等。

笔者认为,上述认识有待商榷,项目实施并不是这么简单的。

首先,大量的项目信息是保留在一线实施人员的脑子里的,而不是文档中。国内的项目,尤其是国内公司对国内客户的项目,其项目文档管理并不是完全参照CMM各体系来的,其文档体系在整个开发过程中或许还能保持不断的更新完善,但是在实施及维护过程中,却不见得总能得到及时修正。而且有很多与客户约定俗成的东西也可能不太好放入文档中,而是成为了口口相传的信息。例如,开发中心对某些小bug没有安排修改,而是给出了一个绕路的办法。这些信息随着人员的频繁更替会迅速流失。一般来说,如果在半年内对一个项目的实施人员更新三次,那么基本除了文档以外,其他的信息很难再保留下来。很多本来可以迅速解决的小问题,就变成了惊动客户的大问题,影响了客户评价。

第二,实施人员能够看到更多的客户需求,比开发人员更了解真实的客户。比如,开发人员做了一个录入的功能,也经过了严格的测试,但是到了实施人员手里后,往往会被各种抱怨。为什么?就是因为没有满足客户的需求。

开发人员是坐在办公室里开发的,他只要完成录入的功能,自己录入一下就可以了;而测试人员也是一样的测,或许角度不同,但是差别不大。但是到了实施人员手里,他们往往就会以真正客户的心态来看这个需求。你录进去了是不假,但是我一天要录300条怎么办?6小时的满负荷工作相当于我一分钟就要录入一条,但是你的软件基本上要四五分钟才行,这个客户能用得起来吗?这种差别虽然细微,结果却是能用与不能用的根本性不同。

第三,稳定的实施人员有更好的客户关系。如果我和你萍水相逢,又不擅言辞,那么我们之间谈谈天气还是可以的。如果我和你有十年的交情,那我们之间可以谈谈彼自家庭的琐碎细节。对于客户也是这样的,如果总是不断地换人,客户没有安全感,还要重新与实施人员建立稳定的交流方式,这对客户也是一种成本。当过于频繁时,客户也就不会太投入于这方面,降低了沟通的意愿。

第四,现在建平台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但是这个平台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平台,似乎甲乙双方还没有谈得拢。有基于开发和架构层面的,也有基于业务层面的,但是我更倾向于基于业务层面的。即提出一个完整的基于各种现实情况下的业务规范,然后实现这一套规范,就像Web Service一样,只要实现了相关约定,就能互联互通,从而达成一个满足客户需求的软平台。

这个平台的前提假设就要基于各种现实情况,那么怎么来获取这种现实情况?其实,他们就淹没在大量的一线实施人员反馈的现场情况中,如果不针对这些进行总括设计,而是基于已经实现的一两个固定流程与几个经典模块的拼接,是很难真正贴近客户需求的。

因此,频繁地更换项目实施人员其实并不是一个明智之举,加大对一线实施人员的倾斜,建立一支稳定的实施队伍是和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开发队伍一样,是十分必要的。

1 2 3 4
赞(0)

评论 7

评论前必须登录!

 

  1. #1

    HOSmart-叶伟 2013/9/22 14:30:36
    不把项目实施人员“当回事”,是因为没有真正认识清楚实施岗位的特殊性:
    1、软技能要求高、
    2、培养周期不短、
    3、替换成本高

    对于1,大学课程中并无‘项目管理’,相对硬技能来说,既难掌握、又缺乏培训方法;
    对于2,实施覆盖的范围很广,既要熟悉、理解业务,又要熟悉、掌握软件;
    对于3,感情是处出来的,实施与客户间接触频繁、周期长;换人对维系客户关系的成本是相当高的。

    只是感觉实施“硬技能不高、上手时间短”,而在团队建设上选择了短视的‘快进快出’模式

    hit201212年前 (2013-09-22)
  2. #2

    不是很认同作者观点。
    作者很明显是站在了实施人员的角度去看问题,不够全面,如果没有猜错,作者应该是从事实施工作时间较长的一名从业者。

    首先,在HIT行业,实施和研发都是弱势一方。即使研发某些地方要比实施好一些,或实施比研发好一些,都远不能与销售的待遇、前景相比。

    其次,关于文中几个观点:
    “1 首先,最直观的是收入没有开发人员高”不能一概而论,要分公司,分行业的。个人目前所在公司,同等年限的实施工程师,底薪加项目奖是高于客户化工程师的。
    “2 工作强度大”这点也不够客观,我们可以想一下,是提出一个需求,然后等待客户化工程师实现然后再部署工作量大,还是为了一个需求绞尽脑汁几天时间工作量大呢?
    “3 前途不定”,本人加入公司6年多,研发部很多7年8年的,现在也不过仍然是个经理头衔,而同期进入公司做实施的,大部分基本都是总监角色了。
    “4 实施人员能够看到更多的客户需求,比开发人员更了解真实的客户” 这点也未必,一个合格的研发工程师是需要经常去现场呆几天的,不仅仅是项目紧张的时候。合格的研发人员对需求的掌握不比合格的实施人员少。

    yuzhantao12年前 (2013-09-22)
  3. #3

    项目实施人员良莠不齐,直接影响HIT项目的成败。尤其是对于能力偏弱的甲方,钱花出去了,效果可能就只能靠乙方的诚信、良心了。要避免实施人员的个人因素带来项目成败的差别,乙方须十分重视实施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规范与考核。 @麦迪斯顿医疗科技 的汪建华副总在这方面有研究。——新浪微博 @朱小兵-HIT

    hit201212年前 (2013-09-22)
  4. #4

    Neusoft Jee 15:22:28
    我觉得这4点都是在拿假设条件反驳现实
    黄新霆(172232915) 15:24:10
    没有定式吧,都要看个人的
    实施人员比较辛苦是肯定的
    朱小兵-HIT(1458087316) 15:26:17
    实施也是最能增长行业技能的一种工作历练。
    Neusoft Jee 15:26:49
    实施没有出路是现实的

    hit201212年前 (2013-09-22)
  5. #5

    实施人员有时不紧紧需要知道客户需要干什么,还需要实现客户的需求可能的方式方法(了解开发将更好),很多实施人员有时更习惯于做到前者,而没有做到后者。这就是为什么实施人员觉的自己苦逼的原因,还是需要从自身去寻求原因,不要太埋怨外界的不公平。

    剑冢11年前 (2014-04-20)
  6. #6

    实施人员有时不紧紧需要知道客户需要干什么,还需要实现客户的需求可能的方式方法(了解开发将更好),很多实施人员有时更习惯于做到前者,而没有做到后者

    zhouleyu11年前 (2014-04-30)
  7. #7

    只能说明作者的情况和作者公司的情况,不代表全部的实施人员。前面的回复都已经说了很多。

    谭艺强11年前 (2014-08-09)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HIT项目实施人员大吐槽:别把我们不当回事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