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HIT项目实施人员大吐槽:别把我们不当回事

 

理清客户的真正需求

这几乎是所有国内项目的通病,以至于同行们随便一聊就可以滔滔不绝。其原因大概有下面这几点:

一是销售人员的随意性。销售人员的任务在于卖出更多的销售额,开发人员的任务在于满足客户对系统的要求。这两点本来没有什么矛盾,但是当销售人员为了卖出更多的销售额而把合同订立得很随意、很宽泛的时候,开发人员或者说整个项目团队的麻烦就来了。合同里只一句20万元实现报表功能,那对项目来说,一张也是20万,100张也是20万,这工作量差的可就大了。

二是客户需求的随意性。项目中客户的决定人往往是行政负责人,而不是业务负责人,或者即便原来是业务负责人,也可能很长时间不参与实际业务管理了。这就使得客户在总体需求上是一种茫然的、泛泛的,是跟着行政要求而变化,而不是跟着业务要求而变化。同时,对于很多事业单位和国营单位来说,项目的预算和产出也可以是不成正比的,只要能整出政绩就行,并不关心业务方面是否好用。这些都会导致客户的需求很随意,总是在各个阶段不断地加入和变化需求,甚至于整体推翻以前的需求。

对于以上问题,解决的办法不多。针对销售人员,只能是约束其销售行为,对其回款、验收等方面也进行相当的要求,使其不能订立过于空泛的合同,减轻项目组的压力。而对于客户需求的善变,项目组应尽可能在需求调研阶段整理出详细的调研结果,并与客户确认。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进行需求变更跟踪,建立变更的跟踪矩阵。这是销售增补合同的依据,同时也是验收的依据,另外也可以作为请求高层领导出面与客户进行协商的依据。

另外,在实施项目时还会出现“硬扭羊头”、“亦步亦趋”这两种情况。所谓“硬扭羊头”,就是项目组把客户的某些需求故意走形,接到某些功能相似或者相近的已有实现上。或者把以前实现的某个流程或者某几个经典模块硬塞进系统中,从而造成客户对需求实现的不认同。

所谓“亦步亦趋”,是指对于客户的需求进行了真实的实现,但没有实现这个需求的整个上下业务链,导致业务的上下气不通。就像客户要求做一张林志玲的脸,项目给完美的实现了,但是下边挂了一个史泰龙的身材,上下两部分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合在一起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要理清客户的真正总体需求到底是什么,拿出一整套的解决方案,从上至下、完整、一致地贯穿整个客户业务,这样才不会出现需求也做了客户还是闹别扭的情况。另外,这也是不断总结提升、最后整理出业务平台的根基。如果用一百套“扭羊头”做出来的平台做基础,出来的平台还是“扭羊头”的,客户自然不会认可。

当然,这么细致地理清需求会有一个关键的成本问题。但是我相信,如果没有真正满足客户实际的业务需求,成本问题还是会出来的,只不过是通过不断地追加需求和变更需求,而一点点挤出来的。

1 2 3 4
赞(0)

评论 7

评论前必须登录!

 

  1. #1

    HOSmart-叶伟 2013/9/22 14:30:36
    不把项目实施人员“当回事”,是因为没有真正认识清楚实施岗位的特殊性:
    1、软技能要求高、
    2、培养周期不短、
    3、替换成本高

    对于1,大学课程中并无‘项目管理’,相对硬技能来说,既难掌握、又缺乏培训方法;
    对于2,实施覆盖的范围很广,既要熟悉、理解业务,又要熟悉、掌握软件;
    对于3,感情是处出来的,实施与客户间接触频繁、周期长;换人对维系客户关系的成本是相当高的。

    只是感觉实施“硬技能不高、上手时间短”,而在团队建设上选择了短视的‘快进快出’模式

    hit201212年前 (2013-09-22)
  2. #2

    不是很认同作者观点。
    作者很明显是站在了实施人员的角度去看问题,不够全面,如果没有猜错,作者应该是从事实施工作时间较长的一名从业者。

    首先,在HIT行业,实施和研发都是弱势一方。即使研发某些地方要比实施好一些,或实施比研发好一些,都远不能与销售的待遇、前景相比。

    其次,关于文中几个观点:
    “1 首先,最直观的是收入没有开发人员高”不能一概而论,要分公司,分行业的。个人目前所在公司,同等年限的实施工程师,底薪加项目奖是高于客户化工程师的。
    “2 工作强度大”这点也不够客观,我们可以想一下,是提出一个需求,然后等待客户化工程师实现然后再部署工作量大,还是为了一个需求绞尽脑汁几天时间工作量大呢?
    “3 前途不定”,本人加入公司6年多,研发部很多7年8年的,现在也不过仍然是个经理头衔,而同期进入公司做实施的,大部分基本都是总监角色了。
    “4 实施人员能够看到更多的客户需求,比开发人员更了解真实的客户” 这点也未必,一个合格的研发工程师是需要经常去现场呆几天的,不仅仅是项目紧张的时候。合格的研发人员对需求的掌握不比合格的实施人员少。

    yuzhantao12年前 (2013-09-22)
  3. #3

    项目实施人员良莠不齐,直接影响HIT项目的成败。尤其是对于能力偏弱的甲方,钱花出去了,效果可能就只能靠乙方的诚信、良心了。要避免实施人员的个人因素带来项目成败的差别,乙方须十分重视实施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规范与考核。 @麦迪斯顿医疗科技 的汪建华副总在这方面有研究。——新浪微博 @朱小兵-HIT

    hit201212年前 (2013-09-22)
  4. #4

    Neusoft Jee 15:22:28
    我觉得这4点都是在拿假设条件反驳现实
    黄新霆(172232915) 15:24:10
    没有定式吧,都要看个人的
    实施人员比较辛苦是肯定的
    朱小兵-HIT(1458087316) 15:26:17
    实施也是最能增长行业技能的一种工作历练。
    Neusoft Jee 15:26:49
    实施没有出路是现实的

    hit201212年前 (2013-09-22)
  5. #5

    实施人员有时不紧紧需要知道客户需要干什么,还需要实现客户的需求可能的方式方法(了解开发将更好),很多实施人员有时更习惯于做到前者,而没有做到后者。这就是为什么实施人员觉的自己苦逼的原因,还是需要从自身去寻求原因,不要太埋怨外界的不公平。

    剑冢11年前 (2014-04-20)
  6. #6

    实施人员有时不紧紧需要知道客户需要干什么,还需要实现客户的需求可能的方式方法(了解开发将更好),很多实施人员有时更习惯于做到前者,而没有做到后者

    zhouleyu11年前 (2014-04-30)
  7. #7

    只能说明作者的情况和作者公司的情况,不代表全部的实施人员。前面的回复都已经说了很多。

    谭艺强11年前 (2014-08-09)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HIT项目实施人员大吐槽:别把我们不当回事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