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国内首个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大模型“南方智麻”正式发布

来源:广东卫生在线

7月11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正式发布国内首个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大模型“南方智麻”,为手术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这标志着围手术期麻醉管理迈入数字化、智能化的新阶段。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实施手术的患者超8000万例,围手术期心脑血管事件、急性肾损伤、肺损伤、肠损伤等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显著加重医疗负担。南方医院麻醉手术中心主任刘克玄教授介绍,围手术期麻醉管理涵盖术前风险评估、术中麻醉维持与生命支持、术后监护与康复等关键环节。当前麻醉决策高度依赖医生经验,缺乏系统化、多模态、可追溯的辅助支持工具,面临临床风险预测不精准、信息整合困难等挑战。

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大模型“南方智麻”以DeepSeek大语言模型为基座,融合了麻醉学权威教材、国内外临床指南、专家共识,以及百万例中国手术患者的高质量麻醉病历,构建了术语-知识-病例三层次麻醉专业知识图谱,并针对不同临床应用场景设立了三大功能端口。

医院端:面向大型医院麻醉科,通过与手术麻醉信息系统深度集成,实现术前风险评估、个体化麻醉方案制定、术中风险实时预警与辅助决策、术后结局追踪等功能,覆盖围手术期全流程,助力麻醉医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改善患者术后转归。

患者端:面向接受手术和舒适化诊疗的患者,提供通俗易懂的麻醉知识科普、术前准备指导和个性化问答服务,提升患者对麻醉过程的理解与配合,促进医患沟通,并提高麻醉医师问诊工作效率。

基层医师端:面向基层麻醉从业人员,依托标准化知识图谱与智能问答系统,为日常临床麻醉提供即时查询与辅助支持,帮助提升基层麻醉管理能力和规范性,推进麻醉医疗同质化发展。

据悉,刘克玄教授团队早在2018年便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围手术期数据库”,并牵头组建“中国围手术期结局研究电子数据库联盟”,目前已涵盖全国近30家医疗机构,汇集超1000万例手术的多模态数据,构建起国内最大规模、数据质量最优的围手术期协作网络。

“这一数据库正是‘南方智麻’本土高质量训练数据的核心来源,为大模型的专科化转化提供了坚实基础。”刘克玄说,模型通过本土高质量数据微调与任务定向优化,具备对围手术期任务的精准理解与响应能力。“读取患者资料后,大模型可在2分钟左右给出详尽的麻醉计划,而传统的人工则需要2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随着模型的不断优化和推广应用,“南方智麻”将会成为麻醉医生的日常工作中的“超强”助手,显著提升围手术期麻醉管理的个体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南方智麻”是南方医院部署的第二款应用于临床的AI大模型。今年5月,侯凡凡院士团队发布了全国首个慢性肾脏病综合管理大模型“智肾”

此图片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HIT%E4%B8%93%E5%AE%B6%E7%BD%91%E8%AE%A2%E9%98%85%E5%8F%B7.png
关注HIT专家网微信订阅号
精彩不容错过!
寻求“商务合作”请扫码填写需求
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责任编辑:明超】

赞(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国内首个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大模型“南方智麻”正式发布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