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信服陈元春:三个层面的变化,预示医疗信息化走向深水区 | 回顾展望
从硬件适配走向场景适配,从分散部署走向统一规划,从单一中心走向混合架构。

从硬件适配走向场景适配,从分散部署走向统一规划,从单一中心走向混合架构。

在复杂多变的医疗业务场景中,如何借力这一技术驱动力?

2月18日(下周二)14:00,诚邀您关注“2025医疗人工智能与精准诊疗发展论坛”。

金仓数据库已全面覆盖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五大核心系统。

299家医院统一放号时间,245家医院开展周末手术,线上预约就诊率达92.2%。

方德鸳鸯火锅平台的成功应用丰富了国产操作系统的应用生态。

推进落实“云影像”价格新规,探索建立医保影像云共享路径。

医院信息部门可利用国产化切换时机,将切换成本转化为价值。

程序实现了角色定制化展示、院内大事记回顾、个性化分享和精准推送等核心功能。

患者只需要这一张指引单,就能看到检查和取药的全部信息。

医院信息中心可借助日常工作来培养产品化、工具化思维。

密码技术已经逐步参与到“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建设的各方面。

卫宁健康正努力承担起AI专家和数据专家的职责。

中山眼科大模型ChatZOC就好比一个“放大器”,无形中放大了优质医疗资源的作用。

改革预交金管理,主要包括门诊预交金和住院预交金两个方面。

“保基本”和“创新”并重,医院信息部门兼具“稳态”和“敏态”。

实践证明,云上用户的五年拥有总成本没有增加。

100多页详实内容,旨在为医疗行业的上云用云实践提供宝贵参考。

业务场景和属性的强化,成为2024年医疗信创政策的鲜明特色。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基于数据驱动互联网医疗运营带来新思路。

定点医药机构可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自查自纠效率,通过智能筛查等方式及时发现医保基金使用问题。

北京市分节点、分阶段推进国家前置软件部署应用,通过积极探索实践促进软件功能不断完善。

天津市已完成首批4家试点医疗机构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正式切换。

自由生长的医院数据架构,到了需要加以整体规划和下功夫治理的时候。

与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并行,通过二者对比,边试点、边完善。

医疗核心系统的标杆案例,证明了国产数据库的应用价值。

一次技术与数据的高效融合,一次富有温度的年终回顾体验。

信息部门也是与临床部门一样的技术部门,不能把根本丢失了。

从业务需求向管理需求转变,已有的“手麻系统”必须来个“转型升级”。

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牵头打造,华山医院、中山医院、瑞金医院等12所医疗机构成为中心首批验证单位。
最新评论
是的,这需要院内达成一致,领导层面须支持。
非常好,贴合工作实际,有学习借鉴意义。不少年轻人不愿意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做事。一是不学习,无能力,二是跟风躺平,做多做少,收入差别不大。
是的
思路很重要,行动更重要
售后服务(治疗,诊疗后有疑问需要咨询医护人员)很好啊,医院应该提供这样的渠道并且不需要收费吧,除非你是土豪,个人觉得,咨询可以有,收费较难接受,利益分配好像也很难合理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