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IT专家网 供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月20-21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北大医院)相继发布面向全院医学研究者的“数智医学科研平台”与面向临床科室的“创新药临床应用智能决策系统(IDICDS)”。这两个系统均已接入DeepSeek。
北大医院领导团队高度重视医院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积极推动数智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和变革。北大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周国鹏表示,在确保信息系统安全性、合规性,严格把控关键节点和流程,以及有效控制成本等传统关键要素的基础上,信息中心致力于推动电子病历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探索其在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面的应用场景。当前,大模型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其应用也还在不断探索中。北大医院信息中心将紧密跟踪大模型的发展动态,联合业内先行者,率先研究和应用具有专业性和实用性的数智产品,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数智医学科研平台正式上线
2月20日,北大医院数智医学创新研究中心基于人工智能技术与医学研究垂直领域大模型,正式发布面向全院医学研究者的“数智医学科研平台”。
该平台不仅能够针对具体科研问题进行详尽解答,还可以根据问题智能推荐专业级图文和视频教程资源,助力研究者科研能力和效率的全面提升。值得一提的是,数智医学科研平台已全面接入DeepSeek,进一步强化了其信息检索与分析的能力,旨在打造集深度解答与个性化学习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目前,数智医学科研平台1.0共有三大版块:科研问答、文献阅读、论文润色。
1.科研问答:及时解答科研疑问,智能推荐教程资源
平台同时接入了Qwen-Plus和DeepSeek R1两个主流AI模型,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场景自由切换。
【科研问答】版块收集整理了医学研究者常见的科研问题,研究者可以直接点击这些问题查看解答,或者在对话框中输入科研问题。如果在提问时选择DeepSeek R1模型,则会展示深度思考过程:1模型深度思考中
2.文献阅读:智能解析文献,快速掌握内容
【文献阅读】版块支持上传文献PDF后对文献内容进行总结(从研究设计、统计分析、研究亮点等角度进行总结),还可通过直接提问或者对文献的词句划线提问来解答用户关心的问题,帮助快速了解一篇文献的核心内容。
3.论文润色:SCI语言润色,提升论文品质
【论文润色】版块帮助用户在SCI论文撰写完成后,对文章的语言和文法等进行润色,以提升论文质量。
后续,该平台还将持续进行功能完善,增加辅助标书撰写、个人学术空间、以及科研成果管理等功能。
“创新药临床应用智能决策系统”开启临床试用
2月21日,“创新药临床应用智能决策系统(IDICDS)”在北大医院临床科室开启试点应用。
“创新药临床应用智能决策系统(IDICDS)”是由北大医院信息中心与北京药识科技有限公司强强联合、精心打造的成果。该系统将电子病历等丰富的临床数据与药识科技专业、全面的临床用药知识库相融合,并借助当前以Deepseek为代表的先进的推理大模型技术本地化部署,为医院量身定制插件式的软硬件集成解决方案,具有以下功能特点:
1.临床用药智能推荐。通过对话式的交互方式,为医生提供精准、科学的临床用药智能推荐,帮助医生在复杂的临床决策中迅速做出最优选择,特别是在肿瘤及罕见病等复杂疾病的治疗中,能够为医生提供更为专业、更具前瞻性的用药建议,助力创新药物的合理应用。
2.为患者提供精准医疗。为患者提供及时、全面、系统和专业的医疗服务,让患者能够享受到更精准、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无缝对接临床试验。与医院的临床试验系统无缝对接,依据患者的诊断结果、病理信息以及系统的智能推荐,精准匹配合适的临床试验,助力患者精准入组,为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机会和希望,也进一步推动了创新药物的临床研究和应用。
“创新药临床应用智能决策系统(IDICDS)”的试点应用,是北大医院与药识科技合作探索人工智能在临床诊疗应用场景的重要起点。该智能系统具备使用、学习和改进一体化、自动化的特点,是一个循环迭代、持续优化的过程。北大医院将不断深化与各方的合作,持续优化“创新药临床应用智能决策系统(IDICDS)”,充分发挥其在肿瘤及罕见病创新药物应用方面的独特优势,借助DeepSeek等先进大模型技术的落地应用,为医生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决策支持,为患者带来更优质的治疗体验和更多的康复希望。

精彩不容错过!

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责任编辑:陈曦 版式:明超】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