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李崇铭、朱小兵
【编者按】
HIT专家网开设“对话医院CIO”栏目,每期邀请一位医院CIO进行一对一访谈,揭示他们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角色和贡献,分享他们的职业经历、工作状态、成长感悟,以及对医院信息化的未来洞见,为业界同仁提供借鉴和启发。
本期栏目,我们十分有幸邀请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周国鹏,并在他的带领下参观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新建院区——大兴院区,随后进行了深入交流。
HIT专家网:请问您近两年完成的印象深刻的医院信息化工作任务有哪些?
周国鹏主任:我的工作经历可能特殊一些。我是临床专业背景,2001年从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工作。2011年至2017年,我担任过6年医院信息中心副主任。2017年医院建设健康管理中心和全科医学科,我被调任科室副主任,分管医疗、教学和体检业务。2022年11月,当健康管理中心和全科医学科业务比较稳定之后,我又回到医院信息中心。
近两年印象比较深刻的工作,是医院大兴院区的建设和顺利开诊。2022年12月底,大兴院区还在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工地上只有水泥柱子,很多区域连墙都没有。满打满算,距离2023年12月18日顺利开业的任务节点只剩下一年的时间。
2023年3月到10月,我们突击新院区网络调通、系统优化、人员培训以及各种改造工作。在筹备建设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原来的信息化规划存在问题,需进行调整:系统配置比较旧,采取多个系统“大拼盘”模式,难以支持新院区资源化、一体化的业务思路,需要创新和改变。
在系统建设方面,新院区使用了一体化信息系统。由于很多医生对一体化信息系统并不熟悉,我们只能边建设边培训。新院区系统每上线一个科室,都是提前两周左右进行培训,开放科室的使用权限,逐步完成新系统上线。
在PICU(儿科重症学病房)、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SICU(外科监护室)、RICU(呼吸重症监护室)、C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等接入重症监护系统并启用前,则提前一个月左右进行调整,提前一两周开始试用。
当时,几乎每天都在启用新病房,这种频率持续了一个多月。在病房启用了80%左右之后,新院区的临床需求基本得到了满足。
大兴院区注重管理创新,在床位、诊室、手术室等医疗资源的精细化运营管理中引入了“共享服务”的理念。
比如,通过全院一张床模式,实现护理单元的资源化、一体化,由护理部统一管理、培训,护士垂直管理,在不同科室轮转;引入床位资源化概念,科室按需申请床位资源,打破科室壁垒,高效合理调配床位,缩短患者等待时长。
类似的管理创新还体现在:建立重症护士ICU间轮转制度,突破重症护理资源瓶颈;诊室共享化,依据科室门诊量动态分配诊室;手术中心实行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提高手术室运行效率等。
2023年10月,新院区网络调通。2023年12月,新院区开诊,日门诊量最初有1500人次左右,一个月后增长到3000多人次,目前稳定在4000-5000人次左右。
见证新院区系统上线过程是很难忘的经历,值得回味。整个过程工作强度很大,需要各部门配合,会遇到大大小小的问题。例如,为使重症监护系统兼顾不同科室业务要求、指标统计甚至操作习惯的差异,加速系统上线,我们和临床、医务、护理等部门成立了“重症管理小组”。各类需求经过管理小组评估之后才会推进,这种看似慢的模式实则加快了系统上线的步伐:保证业务需求的合规性,减少“建完再改”的可能;过滤意义不大的需求,避免做无用功。
HIT专家网:您是如何进入医疗信息化领域的?这种身份转换背后的心路历程是怎样的?
周国鹏主任:我是心血管内科专业的,1991年入学首都医科大学,1996年继续攻读北京大学医学部(前身为北京医科大学)心血管专业临床博士。
临床上我重点关注心血管疾病和老年重症,而与医疗信息化的结缘是在2003年左右。抗击非典疫情时,我全程参加医疗队并管理非典病房。我记得当时在病房污染区最大的信息化设备就是一台多功能复印机,用于接收通知传真,医生写病历或对资料进行总结非常繁琐困难。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2005年左右,我去法国参加灾难医学培训,看到他们的信息化已经做得很好了。那时我们医院正处于手写病历和打印病历切换的过渡期,打印病历当时还被认为“不是手写的,法律不承认”。这种反差给我带来的冲击比较大,于是萌生了开发电子病历的想法。
当时我在医院内科病房工作,自学了VBA编程语言,将Office Access作为轻量数据库,开发了一个比较初级的电子病历书写工具,实现病历查询、病历书写续打等基础功能。在当时的大内科主任支持下,我们把这套软件部署到内科所有病房,系统功能虽然简单,但有相当好的实际效果。
此后至2012年,我担任病房主治医生管理病房。领导觉得既然我对信息化很感兴趣,不如轮岗到信息中心当副主任。之后我主要推动电子病历系统、无线网络、电子医嘱等建设,算是正式入行了。那时医院信息化还处于缺什么建什么的阶段,系统化的交互与整合较少,数据信息交换、集成平台的概念刚刚兴起。
2017年,我被调回全科医学科任副主任。这段经历很充实,通过对全科医学概念的学习、与社区老师们的沟通,加深了我对健康数据的理解,增强了公共卫生管理领域的宏观整体观念。同时,我对慢病管理及基层信息化有了一定的了解,慢病管理、随访管理,甚至医保政策、商保条款,都离不开数据和信息手段的支持。
2022年,我又回到医院信息中心,不久便投入大兴院区的建设筹备工作中。
HIT专家网:从一名医生到一名医院CIO,您认为自己最大的改变是什么?如何发挥临床医生的优势来推进全院信息化工作?
周国鹏主任:改变主要体现在看问题的角度或思路上,从“一人一事”变成从一个面上系统地考虑问题,对医疗的观念也不再限于针对个体诊治,而是针对群体干预。在临床和信息化两个领域之间转换,这两方面工作其实是彼此促进的,启发我如何用信息化的手段赋能临床,在临床诊疗中思考如何优化信息系统。
在新院区系统刚上线时,我给自己排了一个门诊,扮演患者的是我们医院软件科科长。只有从医生角色出发,亲自体验流程,才能更清楚地向临床部门解释:这里为什么不能改,那里为什么要那样设计。我是新系统的第一个医生用户,只要能正常叫号、开药、取药,新系统就基本跑通了。
这样的身份转换,让我能更深刻地认识信息化对公共卫生的支持作用。在中老年常见心血管疾病治疗、长期管理及老年危重症治疗中,重症感染的老年人死亡率很高,其治疗特点是不惜代价的抢救,采取“重锤猛击”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开销大、效果差,资源利用效率不够高。如果能将同等资源用于面向几万人的大范围健康教育或慢病管理,可以降低发病率或延缓严重病症的出现。因此,面对老龄化导致的诊疗需求转变和医疗专业人员的巨大工作负荷,信息化手段能够帮助医生在减负的同时更加高效地诊治患者,让更大范围的人群获益。
临床背景带给我的优势,是在和临床科室对话时能够拥有一定的主导权。比如我之前提到组建“重症管理小组”,由于熟悉医疗安全和管理规定,可以直接筛掉很多不合规的需求。我可以从临床制度和经验角度分析:如果这么做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帮助临床科室发现核心需求,这样就减少了系统建设“绕远路”或是更改需求的情况,沟通起来也比较快。
临床科室有时不理解医院信息部门的工作,觉得信息系统应该让他们的工作更简便,但实际上信息化首先考虑管理的安全性、低成本,管理的合规性、关键节点和流程控制是摆在第一位的,之后才会考虑操作是否简便、快捷。
这种合规性要求,从手写病历到打印病历再到电子病历的沿革中是始终不变的。对于目前一些大模型书写病历的应用,我是坚决反对的,因为写病历这个看似机械的工作,是培养临床思维必须经历的过程,训练医生拥有“看到症状就反应出可能风险、检查检验方案、初步诊断”的职业本能。
【CIO简介】
周国鹏,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导师,现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多年从事信息化相关工作,擅长全科常见疾病诊治,未分化疾病诊治,老年内科疾病诊治及老年共病管理。
【对话医院CIO】
【责任编辑:陈曦 版式:明超】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